7月7日,多家研究機構發布行業報告顯示,受疫情下包括寫字樓、購物中心、酒店在內的地産行業大宗商業物業經營普遍陷入低谷影響,大宗商品交易也隨之低迷。其中,北京二季度僅有兩宗成交記錄,創下近年新低。研究顯示,當下大部分機構投資者仍處于持幣觀望階段,但隨著資産價格持續下探,大宗商品正在成爲投資人“抄底”的目標。
商業地産漸有複蘇迹象
“上半年疫情對中國的經濟産生了廣泛複雜的影響,樓市的不同細分市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複蘇的時間表也不盡相同”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董事長麥安東表示。
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7月7日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北京房地産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二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開始逐漸恢複正常的租賃活動。但上半年僅有兩處寫字樓正式投入使用,有部分項目因受新增供應的影響而調整入市時間。盡管供應有限,但全市空置率繼續走高,目前處于13.6%的高位。同期,北京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仍在緩慢下行,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環比下滑,爲360.5元/平方米/月,平均租金指數環比、同比分別下降0.9%、3.4%。
盡管疫情在一季度對寫字樓市場産生了抑制,但市場租賃需求仍然存在,部分租戶也希望借助當前租金下行的趨勢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完成續租、新租或者搬遷成交。同時,二季度,疫情期間所擱置的客戶帶看及簽約活動也有了複蘇的迹象。
商業零售市場是受到疫情沖擊較爲嚴重的領域之一,電影院、娛樂場所、培訓機構等租戶無法營業,直接影響消費環境。
2020年1-5月,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37.5億元,同比下降18.2%。其中,限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網上零售額爲1408.9億元,同比增長19.1%。
此外,疫情對零售市場的沖擊還體現在新增供應的延期上,2020年上半年,北京未有新增供應正式投入使用,部分即將完工的項目正在謹慎選擇入市時機。盡管如此,北京購物中心平均空置率仍然有所上升至9.7%,環比、同比分別上升1.7、3.5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當前政府采取了發放消費券等有針對性的消費刺激政策,拉動了部分消費場所的客流量回升,以促進行業景氣複蘇。
大宗商品交易低迷
樓市大宗商品交易仍處低點。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報告顯示,二季度北京大宗交易市場表現平淡,季度內僅完成2宗大宗投資交易,合計成交49.6億元。對此,該機構表示,盡管國內外投資者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但受制于疫情的困擾,在短期內大部分機構投資者仍處于持幣觀望、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階段。
另一家研究機構——萊坊根據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地産大宗投資市場狀況調查後,在7月7日發布了《中國商業房地産投資市場》主題研究報告。
統計顯示,過去十年,中國內地房地産投資市場大宗交易年度成交總額平均達到2060億元,平均每年的大宗交易成交宗數爲877宗。
2019年全年,中國內地房地産市場大宗交易總金額接近2780億元,同比上升24.5%,同比上升24.5%,也是近十年來年度成交總額最高的年份。大宗交易宗數爲726宗,同比下降11.8%,但每宗交易平均金額同比大幅上升41.2%,達到3.8億元。
2020年第一季度,內地房地産投資市場大宗交易成交總額爲708億元,錄得大宗交易成交宗數爲193宗,平均成交金額爲3.7億元。成交宗數爲過去十年內,年平均成交宗數的四分之一。
大宗商品迎抄底時機?
隨著越來越多物業持有人和開發商面臨現金流的困擾,國內投資者正聚焦于債務和結構性融資。
事實上,一些房企已經挂出或計劃出售包括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等在內的旗下大宗商業資産,以改善企業資金鏈狀況。
“酒店和購物中心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這些業務收入大幅下降,經營性指標數據都處于曆史低點,目前還沒有完全複蘇。”萊坊資本市場部董事鄭楠表示,但從投資角度看,現在確實投資的契機。已有投資者開始積極尋找酒店等不良資産“抄底”機會,這可能是房地産大宗投資市場中最大折扣的資産類別。畢竟,從長遠看,商業地産仍是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投資類別之一。
萊坊中國區戰略咨詢部高級董事陳鐵東分析,疫情下,受商務出差、會議決策等因素制約,一些大型交易至少推遲了3個月。未來交易接觸會有所增加。畢竟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對投資者而言仍會有吸引力。他接觸到的不少國際投資機構,正在積極地尋求國內寫字樓、物流地産、數據中心等大型商業物業投資機會。例如新加坡投資者對中國房地産投資市場的關注度有所增加。
此外,一些國際基金也正在通過本土資産管理團隊積極參與投資收購。
但也有業內人士提醒,現在下地産大宗商品交易近期複蘇的結論還爲時尚早。一方面疫情影響尚在,商用物業估值仍不穩定。尤其是酒店資産關注度較低。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房地産投資市場大宗交易錄得寫字樓、商業、工業地産和酒店的交易金額占比分別爲:57.9%、27.1%、10.9%和4%。
同時,從2013年開始,私人買家所占的比例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2019年全年,私人買家投資金額僅占市場買家投資總額的39.4%。此外,多數投資者只對核心城市的核心區位資産感興趣。北京商報記者 董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