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與與中國,印度、孟加拉國、老撾和泰國接壤,國土面積67.7萬平方公裏,在東南亞11國之中,僅次于印尼,是越南的2倍。緬甸三分之二的土地是由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沖積成的。滔滔不絕的伊洛瓦底江水是緬甸的生命線。
它是緬甸的第一大河,縱貫緬甸中部,全部在緬甸境內,全長約2170公裏,流域總面積約41萬平方公裏。伊洛瓦底江年均徑流量約4860億立方米,其中緬甸境內4550億立方米,約占緬甸河川徑流量的40%。沖擊成的河谷平原爲緬甸最重要的地區,本地區面積僅占全國1/8,而人口卻占全國30%,幹流沿岸主要城市密集,中遊地區有油田,下遊三角洲盛産稻谷,爲世界主要稻谷産區之一。
緬甸曆史短暫,公元11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才進入有文字的編年史。1044年,安納雷薩國王登基,開始蒲王朝的統治,建造數以千計的寺廟和寶塔。緬甸人曾經說過:“沒有到過蒲甘,就等于沒有到過緬甸。”當時小乘佛教傳入,興建佛教寺塔之風盛極一時。在短短的兩三百年間,一座方圓幾十公裏的蒲甘,處處寺塔簇擁。
傳說,最盛時期佛塔共有444萬多座,因此號稱“400萬寶塔城”。隨著政治中心的南遷、年久失修等原因,現存佛塔不過5000座。其中,以達比紐塔最爲壯觀,它高達200多米,登上塔頂蒲甘盡收眼底。
19世紀20年代起,英國殖民者進入緬甸,曆經三次英緬戰爭,最後淪爲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48年才獲得獨立。
緬甸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居民中約有85%是佛徒,在日常生活中,宗教占著很重要的地位。所有男孩在一定時期內,都須制發爲僧,披上黃色的袈裟。大部份緬甸人崇拜耐賜神,它是守護神,緬甸人常用鮮花食物、金錢供奉這位神。
人們也許會把緬甸描繪成一個靜止的國度,可口可樂也不過是在9年前才重返緬甸市場。與相鄰的幾個國家,如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相比,緬甸經濟可謂是沉默到底,至今仍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工業發展緩慢,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不足1500美元,相當于是中國20年前的水平。
有人曾這樣形容,從泰國的曼谷到緬甸的仰光就好比從一座繁華的大都市來到一個偏僻的縣城。即便是今天,人力車、馬拉輕便雙輪車,牛車在緬甸仍到處可見。只有不到50%的人能看到電視,不到35%的人有手機,不到5%人有電腦,汽車普及率只有3%。
實際上,就其資源潛力而言,緬甸卻是東南亞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緬甸的氣候非常適宜種植雙季稻,約有60%的田地種植了水稻。5500多萬緬甸人,7成以上從事農業生産,水稻的出口值占到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其他作物,如小麥、玉米、煙草、橡膠都占有一席之地。
緬甸另一作物收入是鴉片,罂粟種植面積超過一百萬畝,僅次于阿富汗。緬甸北部的撣邦是鴉片和海洛因種植中心。罂粟種植區的農民飽受食品短缺和貧窮困擾,種植罂粟是他們的重要收入來源。緬甸罂粟的實際産量也由于生産技術提升而倍增,每年因罂粟帶來的貿易價值數十億美元。
礦産豐饒是緬甸的另一個特征,緬甸的礦産資源非常豐富,有金、銀、汞、鋅、鉛等多種礦,此外還有紅寶石、玉石、綠寶石、水晶等貴重資源。緬甸際上壟斷著紅寶石市場,仰光每年二月舉行的寶石交易會是世界主要的寶石交易會之一。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石油是緬甸的主要工業。前景儲量爲131億桶,天然氣主要蘊藏在近海,儲量預計有2.54萬億立方米,它是緬甸出口創彙最多的産品,每年出口額達30億美元,中國、泰國是其兩大買家。中緬合作的油氣管道項目不僅帶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而且推動了管道沿線經濟發展、油氣産業發展,改善了當地民生。
遊業同樣是國民經濟的一大收入,疫情發生之前,每年能給緬甸帶來近10億美元的收入。
整體而言,緬甸在經濟發展水平在東南亞比較靠後,面積大過越南、泰國,但是經濟水准同它們差得很遠。年輕的勞動力與豐富的礦産資源卻一直沒能得到完全釋放。
究其原因,主要跟外部制裁與內部動亂有關,缺少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投資有限,以至于蹉跎至今,從昔日的亞洲富國淪落到如今窮困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