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盈利組織“社會進步促進會”(Social Progress Imperative)發布“社會進步指數”(Social Progress Index),彙總了 52 個社會和環境指標,對168個國家/地區進行了排名。
排名衡量各國的社會及環境方面的表現,而不是單憑經濟成長來衡量發展情況。在最新排名中,新加坡排名第30,位居亞洲前列。
社會進步指數
該指數一共有52項指標,涵蓋健康、衛生、居住、個人安全、信息獲取、可持續性、包容性,以及高等教育等多方面。這些指標歸納爲三大類別,分別是:人類基本需求、人民福祉的基礎和機會。
新加坡今年整體的“社會進步指數”在受評估的168個國家當中排名第30名,而在東南亞國家中處于領先地位,去年,新加坡則在受評估的163個國家當中排名第29名。
新加坡今年推出的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在環境質量方面獲得高分,應對氣候變化並且鼓勵可持續生活方式持續做出努力。
新加坡高等教育
新加坡高等教育最顯著的三個特點是高度的國際化、職業化和信息化。
1、高度的國際化
國際化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精髓所在,主要體現在:
課程設置:學科設置、教材、選課制和學分制等均向世界前沿看齊;
教學語言:雙語教學的先天優勢,爲其國際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保障;
學生群體:NUS和NTU每年都有20%的本科生和超過60%的研究生來自海外;
教師隊伍:新加坡大學教研人員65%來自國外,均是歐美頂尖大學博士學位獲得者,本地教師也大多從這些大學獲得高等教育學位;
學術評價體系的國際化:通過有效的教育效果反饋系統和專家團隊評價,對教學質量進行嚴格監控。
2、高度的職業化
新加坡政府辦大學的宗旨相當明確,就是培養學有所用的專業技術人才,滿足社會實際需求。
課程設置的職業化。 大學各項專業課程的開設均以社會需求爲標准,以適應社會及經濟發展對新型人才的需求。鑒于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大學生在選擇專業前要考察將來的就業前景,學校也會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追蹤。
教學與實習方式的職業化。倡導“少教多學”的教育理念,將更多時間交給學生自由規劃,培養學生的個人創造力和自學能力,爲個性發展和挖掘潛能提供空間。學生畢業後能盡快進入工作狀態,適應工作角色,將所學知識在較短時間裏用于複雜的實際工作環境中。
3、高度的信息化
各高校在教學中都廣泛采用各種最先進的互聯網、多媒體等高新技術,並且將這些技術對于提高教育質量的作用發揮到極致。NTU有新加坡第一個數字化圖書館,爲師生提供大量國內外教學科研資源。
新加坡環保教育
新加坡民衆之所以有著超高的環保意識,源自于新加坡政府對環保教育的重視。在新加坡的各個教學階段,都有著明確的環保教育目標。新加坡小學至初級學院的環境教育課程也都各有側重。
1、小學階段
對全球變暖和環境問題(如汙染和砍伐森林)有基本了解,並通過社會知識課學習負責任使用資源的重要性。
2、中學階段
會進一步解釋碳循環和溫室氣體如何影響全球變暖。中學生也在地理課上探討氣候變化的影響。
3、初院學院
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學課皆幫助學生了解人類生活方式如何影響氣候變化,以及采取緊急行動減低影響的重要性。學生也在理解與寫作課上就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展開討論。
關于新加坡疫情入境最新政策及留學院校申請等問題,歡迎留言分享哦~或者私信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