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州知識城加快打造現代化郊區新城 賈自豪 攝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卓楠 侯夢菲 通訊員 張成 曾妮 陳土華 石钰
廣州九龍大道上,百度Appollo無人駕駛汽車正緩緩而行,兩條綠色地標線爲它開辟出一條專屬車道,這裏是廣州無人駕駛汽車運行試驗點。而在九龍大道兩側,高樓林立,它們是中國納米谷、灣區創新部落、高新研究院……眼前的中新廣州知識城俨如科幻電影裏的未來之城,難以想象2010年中新廣州知識城奠基時,這裏還只是一個8.08平方公裏的郊區荒村。2020年8月,國務院批複同意《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總規》)。如今,《總規》實施滿一周年,隨著一個個高端産業和綜合配套服務項目插標落地,紙上藍圖逐漸落成現實,創造了讓人驚訝的“大變化”。
以産興城 三年計劃引進百大項目
“基地今年3月投産,新增産能2萬升,將生産康方生物全球首創的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凱得甯,主要適應征有肝癌、宮頸癌、肺癌等。”在康方藥業中新廣州知識城生物制藥基地,康方生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張鵬說道。在康方生物制藥基地周邊,集聚了衆多國內外知名的醫藥研發機構,如諾誠健華、百濟神州、GE-龍沙等,這裏正努力建成全球頂尖的生物制藥産業集群。
除生物醫藥産業外,納米産業、集成電路産業、新能源汽車産業等高新技術産業集群也在知識城迅速崛起。2020年《總規》落地後,知識城編制了《落實〈總規〉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100項重點任務和100個重點項目,僅2020年,引進項目達到32個。一年來,創維智能、廣電運通等290個項目動工建設,總投資約5736億元。寶潔新智造中心、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一期等21個項目竣工、試投産。
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産業,離不開對創新成果的保護和運用。作爲經國務院批准的知識産權綜合改革“試驗田”,廣州開發區打造了“投資基金—質押融資—證券化—上市輔導—海外保險”知識産權金融服務鏈,爲24家企業融資4.34億元。發行全國首單知識産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打造覆蓋6大洲63個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産權保護全球服務網絡。現在的知識城已經形成集司法、行政、仲裁、海外維權爲一體的大協同大保護格局,聚集200多家知識産權專業服務機構,成爲知識産權要素最齊全的區域。
以業聚人 十年新增人口32萬人
知識城的産業發展,也吸納著國內外人才的落戶。
韓昕超和安娜是一對夫妻,他們畢業于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如今夫妻倆都在中烏(黃埔)國際創新研究院工作。十年前,他們就已開始在“國際人才引進”方面探索,爲廣州開發區招攬頂尖科學家。韓昕超說,與十年前相比,國際人才的引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他們正在和東歐一所大學洽談,爲該校的理工科大學生開設中文課程,畢業後可以直接到知識城的企業工作。
今年7月2日,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人才自由港正式運營,爲海外人才提供創新創業“零跑動”一站式服務,包括政策咨詢、人才住房、知識産權、金融超市、博士博士後等。
國外人才紛沓至此,國內人才也不斷集聚。王曉東、施一公、趙宇亮、郝躍、方濱興、葉思宇等21位院士,400多名高層次人才以及3500多名碩博研究生在知識城埋頭創新。今年6月開放的知識城澳青部落致力于穗澳人才的創新創業培養。而在知識城東南角,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廣州大學黃埔研究院等多所高校研究院崛地而起……未來這裏將是知識城發展的人才智庫。
人才引入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才?住房、子女教育、醫療是關鍵。《總規》發布一年來,知識城大力推進“職住平衡”,把人才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規劃新加坡特色鄰裏中心18所,2019年以來新增人才住房2146套。教育方面,布局了23所中小學,引進了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會元學校等多所“名校”。同時,知識城先後引進規劃建設南方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看病再也不用“進城”了。據統計,十年間,知識城人口從最初的3萬人增長至35萬人,已成爲一座名副其實的郊區新城。
以景美城 與自然相融的“花園城市”
“廣州莫奈村”迳下村、抖音網紅“火車餐廳”、鳳凰湖、九龍湖、風雨連廊、知識塔……如今,知識城崛起了不少“網紅打卡點”。近年來,知識城致力于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概念貫穿到知識城規劃、建設、治理各領域各環節,對標新加坡“花園城市”的規劃思路,營造“城在林中、山水相望”的新型城市形態,2020年城市色彩規劃榮獲法國NDA金獎。
過去,知識城只有九龍大道這一條“南北主動脈”,如今,創新大道、開放大道共同串聯起知識城、科學城、臨港經濟區、生物島四大片區,共同組成黃埔區南北聯系的“黃金軸帶”。未來這裏將實現直升機航線30分鍾直飛港澳,打造30分鍾通達珠江新城、機場、高鐵站、港口,1小時連接大灣區主要城市的交通圈。
編輯:正龍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