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愛麗
預期利率上升,機構投資者第一季大幅買進銀行股並抛售科技股。分析師認爲,新加坡股市能成爲投資者應付停滯性通脹風險的避風港,市場第二季估計將聚焦重開股和建材股。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在今年第一季上升了9.1%,是2021年第一季以來表現最好的季度,也是亞太區表現最好的市場。
新加坡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在第一季淨買入新加坡股市的金額爲11億2000萬元。機構投資者主要買入金融服務(4億4750萬元)、電信(4億零312萬元)和工業股(2億5792萬元),賣出科技股(3億2623萬元)和房地産投資信托(1億7962萬元)。
IG市場策略師葉俊榮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爲美國將收緊貨幣政策而提前布局,因此銀行股吸引最多資金流入。另一方面,科技業和房地産投資信托這些被認爲對加息更加敏感的板塊則不受青睐。
“盡管如此,到了3月份,收益率曲線趨于平緩令投資者擔心將壓縮銀行的利潤空間,機構投資者已逐漸賣出銀行股。這與美國最近的趨勢是一致的,金融股的表現滯後,在過去一周更是如此。”
葉俊榮認爲,美國聯邦儲備局估計將在第二季揭露更清晰的加息路徑以及縮減資産負債表的計劃。“就目前而言,銀行股已經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接下來就看看因經濟進一步重新開放而受惠的行業能否吸引到機構投資者的資金。”
泰源公司技術分析培訓主管王彬妮受訪時指出,如果美國放慢加息步伐,銀行股的吸引力將減弱,反而早前被大幅抛售的房地産投資信托,尤其是酒店信托,估計會再受到機構投資者關注。
除了加息,新交所市場戰略師霍維(Geoff Howie)受訪時說:“第二季度的關鍵市場驅動因素還包括烏克蘭危機的地緣政治風險、全球每日冠病確診病例的情況、整體經濟增長減速、供應鏈調整和企業第一季度的盈利表現。”
這些宏觀經濟因素造成了市場擔心的滯脹(stagflation)風險。輝立證券研究部主管周冠龍卻認爲,在滯脹環境中,新加坡股市反而能成爲投資者的避風港。
新加坡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在第一季淨買入新加坡股市的金額爲11億2000萬元。(何炳耀 攝)
“我們要說的是,新加坡股市在全球市場將能帶來超額收益,海指幾乎每一個板塊都能迎來順風。”周冠龍指出,進入加息周期,銀行盈利將得到大幅提升。利率上升100個基點,銀行盈利將增加大約18%。
邊境重新開放和防疫限制放寬將進一步促進企業盈利複蘇,主要受益的是運輸、電信、零售和酒店業,相關成份股占海指20%。
周冠龍的首選包括星展銀行(DBS)、華僑銀行(OCBC)、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和城市發展(CDL)等。
非海指成份股,例如提供建築材料的BRC亞洲(BRC Asia)和泛聯集團(Pan United),則將因爲外籍勞工短缺的情況緩解,建築活動增加而獲益。
邊境重新開放雖將帶動一些行業複蘇,卓星企業融資(SAC Capital)分析師麥敏媚指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爲了抑制通脹讓新元升值,強勢新元可能令遊客卻步。若遊客無法快速回流,將削弱旅遊業和酒店業複蘇。
不過,政府放寬大型活動和演唱會的出席人數限制,估計有助吸引區域市場的旅客。麥敏媚認爲,飛凡有限公司(UnUsUaL)、mm2全亞影視娛樂(mm2 Asia)和長信傳媒集團(G.H.Y Culture & Media)將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