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態勢放緩,貿易保護主義不斷蔓延,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增長態勢分化明顯。美國經濟維持擴張勢頭,歐洲經濟依舊增長緩慢,日本經濟景氣回升前景不明。展望下半年經濟走勢,中美貿易爭端能否達成協議將更加令人關注,一定程度上會對世界經濟的走勢産生影響。
世界經濟形勢新特點
(一)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
2019年上半年,世界經濟繼續保持低增長,但增速放緩,不穩定因素增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等機構紛紛下調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IMF將該預期從3.7%下調至3.3%,爲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國際貿易增長持續放緩,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4月2日發布的最新預測,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將連續第二年放緩,增速從2018年的3%下降至2.6%,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而此前WTO預計2019年全球貿易增速爲3.7%。國際投資同樣在持續下滑,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6月發布的《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201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13%至1.3萬億美元,連續三年下滑,降至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蔓延
2018年以來,美國特朗普政府開始推出貿易保護政策,全面調整其同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日本、韓國等主要貿易夥伴的經貿關系,以此減少貿易逆差、推動制造業回流。2019年上半年,除美加墨于2018年達成貿易協定之外,美國同其他國家的互征關稅行爲仍在持續。根據歐盟委員會2019年6月發布的《貿易和投資壁壘報告》,2018年,23個非歐盟國家設置了45項新的貿易壁壘,使全球貿易壁壘總數達到了425項,涉及59個不同國家,創下最高紀錄。此外,根據WTO發布的最新貿易監測報告,從2018年10月中旬至2019年5月中旬,二十國集團(G20)國家實施了20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包括提高關稅、進口禁令以及新的出口海關程序。這些措施涉及價值3359億美元的商品,上一個報告期則錄得4809億美元的最高紀錄。貿易保護主義蔓延正在對全球價值鏈、産業鏈和供應鏈形成沖擊和破壞,導致全球價值鏈加速轉移,增加了國際市場交易成本,擾亂了國際市場資源配置。
(三)全球經貿秩序加速重構
當前,二戰以來形成的以WTO爲核心的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正在遭到沖擊和破壞,全球經貿秩序亟待重構。WTO談判、監督及爭端解決機制三大職能均出現危機,改革勢在必行。在全球貿易秩序遭到破壞之際,各國紛紛尋求通過區域或跨區域貿易協定推動貿易合作。2019年上半年,區域或跨區域貿易協定如火如荼發展。歐盟與日本的貿易協定正式生效,與新加坡的貿易與投資保護協定得到歐洲議會批准,與越南簽署了貿易與投資保護協定,與南方共同市場就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英國和韓國簽署臨時貿易協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談判進入關鍵階段,《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或將開啓擴容進程。
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態勢
(一)美國經濟持續擴張,放緩風險提升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維持擴張勢頭,但增長疲態顯現,經濟複蘇步伐或將放緩。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産總值(GDP)折合年率增長3.1%,大大超出預期;就業維持穩定態勢,4月和5月失業率均爲3.6%,維持在近50年來的最低水平。然而,受貿易緊張局勢和減稅政策刺激效果逐步減弱等因素拖累,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前景並不明朗。5月,美國新增就業遠不及預期,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出現大幅下滑,僅爲7.5萬個,而4月是22.4萬個。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下行,6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制造業PMI已降至51.7,創該指標自2016年10月以來最低值,反映美國制造業擴張速度在急劇放緩。
(二)歐洲經濟緩慢增長,下滑風險加劇
今年一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0.4%,同比增長1.2%;歐盟28個成員國GDP環比增長0.5%,同比增長1.5%。家庭消費支出加快增長是拉動歐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不過,歐洲經濟衰退風險正在上漲。上半年歐元區及主要經濟制造業PMI呈下滑趨勢,歐元區制造業PMI均值爲48.4,而3月歐元區制造業PMI爲47.5,創下2013年4月以來新低。德國制造業萎縮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歐洲經濟增長,上半年德國制造業PMI均在50榮枯線以下,貿易局勢緊張對德國工業産出及制造業出口帶來不利影響。
(三)日本經濟增長疲弱,擴張前景不明
今年一季度,日本GDP折合成年率增長2.2%,高于預期,公共投資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相比之下,個人消費、出口及私人投資均不景氣。在全球經濟放緩以及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沖擊下,日本內外需疲軟拖累了經濟增長。一季度,日本進出口額同比下降4.7%,其中,出口額同比下降5.7%,進口額同比下降3.6%。5月,日本出口額同比下降7.8%,是自去年12月以來連續第六個月下降。在此背景下,日本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受到質疑,世界銀行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將2019年日本GDP增速下調0.1個百分點,增長率降至0.8%。
(四)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增長放緩
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受外部影響較大,由于貿易局勢緊張和國際投資疲弱,世界銀行、IMF等國際機構紛紛下調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期。世界銀行預計2019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將下滑至4%,爲四年來的低點,並將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增速下調至5.9%。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加劇了部分新興經濟體的貿易困境。根據OECD數據,一季度印度尼西亞出口下降了4.3%,日本出口下降了2.3%,韓國出口下降了7.1%。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韓國經濟出現下滑,2019年一季度其GDP環比萎縮0.3%,是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最差表現。當然,貿易戰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也令個別國家受益,越南是最明顯的受益國。根據美國統計,一季度越南對美國出口速度同比增長40.2%。另根據越南數據,截至2019年6月20日,2019年越南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達184.7億美元,相當于2018年同期的90.8%。不過,總體來看,個別國家受益並不足以抵消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對世界經濟整體帶來的沖擊,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壓力不可小觑。
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
(一)貿易保護主義拖累世界經濟增長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推動金融資本在全球範圍內擴張並獲得巨額利潤,美國由于過度追求金融業發展,造成實體經濟萎縮、制造業就業崗位外流。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新自由主義理念的失敗,並催生了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浪潮。近十年來,世界經濟增長處于新舊動能轉換之中,新産業、新模式仍在孕育過程中,亟待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實現穩定過渡。然而,美國特朗普政府卻開出貿易保護政策這一“藥方”,追求“立竿見影”“以鄰爲壑”,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國內經濟問題,反而將關稅成本轉移到國內企業和消費者身上,同時影響全球價值鏈、産業鏈和供應鏈深入發展,破壞多邊貿易體系,損害世界各國總體福祉。
(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應對危機空間有限
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應對危機空間有限,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有待進一步完善。近年來,全球經濟金融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貿易局勢持續緊張、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正在促使各國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立場,以支持本國經濟增長前景。2019年以來,印度、埃及、尼日利亞、菲律賓、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央行紛紛降息,而美聯儲和歐洲央行也開始釋放寬松貨幣政策信號。然而,不少經濟體利率水平長期處于曆史低位,下調空間十分有限,且長期寬松政策對經濟的刺激效應逐漸減弱。此外,全球債務規模依然處于高位,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最新報告,截至2018年底,全球債務總計約243.2萬億美元,與全球GDP的比率爲317%,債務高企有可能在中長期讓世界經濟面臨下行風險。
(三)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複蘇和增長勢頭已延續多年,但今年以來,美國經濟放緩乃至衰退的信號增多,美國投行、金融機構及部分經濟學家對未來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的預計都有所上升。例如,近期摩根大通發布的2019年年中展望報告預計,未來12個月美國的衰退風險增加至40%。從具體指標來看,作爲美國經濟衰退的關鍵指標,3月和5月、10年期和3個月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出現持續性倒挂,而從曆史經驗來看,關鍵期限美債收益率倒挂之後,美國經濟都會陷入不同程度的衰退。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121.5,爲2017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金融市場的泡沫在加劇,過去十年美股大幅飙升,市場價格被高估,而美國國債已超過22萬億美元,對未來應對危機形成一定限制。
(四)地緣政治博弈加劇
當前,國際政治格局深刻調整,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大國關系重組分化,爲世界經濟增長帶來諸多不確定性。近期,全球範圍內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尤其是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急劇上升。美國加大對伊朗的石油和經濟制裁力度,日本油輪遇襲、美軍無人機被擊落等事件進一步加劇美伊關系緊張。中東地區存在局部失控的可能性,這對國際石油和天然氣供給以及國際油價走勢帶來不確定性,也爲世界經濟增長蒙上陰影。
中國面臨的外部挑戰與應對
(一)中美經貿關系期待解局
自2018年以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開啓“關稅戰”“投資戰”“科技戰”,中美經貿關系乃至中美關系陷入僵局。2018年底,中美兩國元首在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會晤後,雙方重啓經貿磋商。然而,美國依然高舉關稅大棒,並將華爲等中國高科技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實施出口管制,使得中美經貿關系仍然處于緊張態勢。持續一年多的貿易戰不僅影響中美自身經濟增長,也有損世界經濟整體增長,在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特朗普追求連任等背景下,中美經貿爭端的解決窗口再度打開。2019年6月,中美兩國元首在G20大阪峰會期間舉行會晤,雙方同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重啓經貿磋商。美國承諾不再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新關稅,中國期待中美雙方按著中美首腦大阪會晤精神的指引,爲中美經貿磋商盡早達成協議加緊工作。
(二)國際經貿規則重塑有待加快推進
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沖擊下,國際多邊貿易體系處于震蕩之中,WTO面臨停擺危機,各國紛紛尋求區域和雙邊自貿協定談判,這對中國參與自貿協定談判、構建高水平高質量的自貿協定網絡、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談判形成一定壓力。2018年以來,日本主導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日歐“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美墨加協定先後達成,美國還試圖同日本和歐盟開啓貿易談判,歐盟更是加快了自貿網絡構建進程,同新加坡、越南、拉美國家達成或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相較之下,中國的自貿網絡水平、質量乃至速度都有待提升。中國的自貿夥伴多爲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開放水平相對較低,目前通過推動自貿協定升級談判,有望提高貿易投資開放水平。在國際經貿規則變革之際,中國要融入這一變革趨勢乃至成爲新一代經貿規則的制定者,更需要從國內改革開放著眼,深化國內改革,尤其是加快制度改革,改善營商環境,同時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使中國市場更具吸引力,推動中國成爲新型全球化的引領者。
(三)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亟待加強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以G20爲主的國際經濟治理平台在應對危機、推動世界經濟複蘇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G20缺乏有效的執行機構,無法積極應對國際經濟、貿易、投資等出現的變化,也無法有效推動各國制定新的國際經貿規則,世界銀行、IMF、WTO等傳統的國際經濟機構也亟待改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存在失靈風險。更讓人憂心的是,美國爲維護本國經濟發展選擇“以鄰爲壑”的貿易保護政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將加劇全球經濟治理難題,使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面臨重大挑戰。
轉自丨世界知識
作者丨姜躍春,張玉環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爲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爲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衆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