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軍最早是由20世紀30年代英國皇家海軍駐紮在新加坡的兩艘巡邏艇起家的。1934年4月20日英屬海峽領地的皇家海軍志願預備隊在馬來亞地區成立,1941年新加坡志願部隊從馬來人志願部隊中脫離,成爲了新加坡海軍的人員基礎。
二戰之後的1948年,馬來亞地區的共産黨實力不斷壯大繼而爆發了馬來亞危機。該年新加坡地區的共産黨人發動了暴亂隨後新加坡進入了戒嚴狀態。1952年英國准予新加坡和馬來亞海軍部隊以“皇家馬來亞海軍”自稱,從而表彰海軍部隊在馬來亞危機中協助政府戒嚴的表現。
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成爲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而“皇家馬來亞海軍”也更名爲“馬來西亞皇家海軍”1963年9月22日。新加坡志願海軍則正式由英國皇家海軍轉至馬來西亞皇家海軍,成爲新加坡志願部隊(Singapore Volunteer Force,SVF)的一部分。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由馬來西亞正式分離而獨立,並加入了英聯邦。1966年1月22日,新加坡志願部隊海事分隊改名爲新加坡志願海軍部隊。1967年5月5日,新加坡志願海軍部隊第一次升起自己的軍旗,同年9月,新加坡志願海軍部隊改名爲人民海上防衛部隊,受海上防衛司令部的指揮。1968年,海上防衛司令部改名爲海事指揮部(Maritime Command,MC),即現在新加坡共和國海軍部隊的前身。此後海事指揮部立志于擴大海軍部隊的規模以更有效的防衛新加坡海域。
1975年4月1日,海事司令部正式改名爲新加坡共和國海軍部隊,隨後新加坡武裝部隊正式確立海陸空三軍分立。
新加坡共和國現役海軍4500人,編成兩個艦隊。第一艦隊爲作戰艦隊,擁有導彈巡邏艦、導彈炮艇和巡邏艦;第三艦隊爲保障艦隊,由支援艇、坦克登陸艇及小型運輸艇和民用船只等組成,分別駐紮在布拉尼島的兩個海軍基地。由于艦隊的不斷擴充,海軍計劃將在東部的樟宜地區修建第三個基地。
可畏級多功能隱形護衛艦(Formidable class frigate)是新加坡海軍的最新型主力戰艦,由法國海軍多功能護衛艦拉斐特級改裝而來。
可畏級除了首艦由法國DCN的洛裏昂海軍造船廠(Lorient Naval Dockyard)造船廠承造外,其余五艘都在DCN的協助下由新加坡STM的造船廠建造,DCN並負責協助新加坡建立對新護衛艦的維修能力。
可畏級除了具備較強的防空、反潛、反艦等正規作戰能力之外,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水面巡邏,以在交通頻繁、龍蛇混雜的東南亞水域(如馬六甲海峽)阻絕非法移民、走私、販毒、海上劫掠乃至于恐怖活動等,並保護新加坡的經濟海域。
可畏級自定位建造之初就被要求能超越東南亞各國海軍的任何水面作戰艦艇,而事實上,可畏級在服役後的一段時間內都將是東南亞地區最精銳強勁的中型護衛艦。
性能參數:
艦長:114.8米
舷寬:16.3米
吃水:6米
排水量:2800噸(標准)3200噸(滿載)
動力系統:CODAD
4×MTU20V8000M90柴油機/48276軸馬力
艦員:86人
最高航速:25節-28節
武器系統:1×奧托·梅萊拉76mm超快速型艦炮
4×八聯裝SylverA-50垂直發射系統模塊(裝填32枚Aster-15/30防空導彈)
4-8×魚叉Block1C反艦導彈
2×MK-38 Mod2 25mm台風遙控武器站
4×12.7mm勃朗甯M2重機槍
2×雙聯裝B-515324mm魚雷發射器(使用A-224/S Mod3白頭魚雷)
艦載機:1×S-70B
1983年,新加坡海軍從德國購進了6艘勝利級巡邏艦。該級首艦由德國制造,剩下的五艘則由新加坡海事技術公司負責制造。勝利級是新加坡第一個擁有反潛能力的新加坡戰艦。勝利級六艦隸屬新加坡海軍188中隊。
性能參數:
艦長:62米
舷寬:8.5米
排水量:60噸
最高航速:30節
艦員:46人
武器裝備:1×奧托·梅萊拉76mm超快速型艦炮
4×魚叉Block1C反艦導彈
2×雙聯裝B-515324mm魚雷發射器(使用A-224/S Mod3白頭魚雷)
堅忍級兩棲登陸艦是新加坡海軍中噸位最大的艦船。由新加坡海事技術公司設計制造,以取代原先軍級兩棲登陸艦。每艘登陸艦可以容納4艘登陸艇,飛行甲板可以容納兩架中型直升機。新加坡海軍將堅忍級歸爲傳統的坦克登陸艦(LST),但由于其具有直升機飛行甲板且登陸方式以釋放登陸艇和開啓首部登陸出口以釋放兩棲力量爲主,所以堅忍級也被認爲是兩棲運輸艦。該級的4艘艦隸屬新加坡海軍第191中隊。
性能參數:
艦長:141米
舷寬:21米
排水量:6000噸
最高航速:20 節
艦員:65人
武器裝備:1×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
1ד西北風”艦對空導彈
2×CIS 50 12.7mm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