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白帆
編輯 | 沈霄戈
一邊是船運巨頭不斷調高對下半年的盈利預期,一邊則是貨主們用盡渾身解數也難敵一路飛漲的航運價格,這讓處境截然不同的雙方站在了對立面。
近日,美國一家公司作爲托運人(即貨主)指控地中海航運公司 (MSC)和中遠海控操縱航運價格、拒絕履約托運貨物。但最新消息顯示,目前尚且沒有證據證明航運公司串通漲價。
上述案例說明貨主們面臨瘋漲的航運市場被逼急了,其背後反映的問題是,持續上漲的航運價格以及一箱難求的窘境,正在嚴重挫傷這些貨主們的生意。
貨主被逼急了
前不久,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家居用品企業MCS Industries,通過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指控地中海航運公司 (MSC)和中遠海控(COSCO)“不公正和不合理地”剝削客戶,並串通操縱市場,同時,航運公司停航等行爲會造成“人爲稀缺並提高現貨市場的價格”,從而降低運力。
據了解,一些貨主通常會與航運公司簽訂長期合同。而MCS指控稱,兩家航運公司合約規定的一小部分艙位,因此他們不得不通過高價的航運市場購買艙位,由此導致運輸成本大幅增加。
雖然該公司僅舉報了兩家航運公司,但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在近期對全球9家集裝箱航運巨頭都進行了審計,以調查他們針對托運人收取的附加費是否合法合理。據悉,相關調查小組將于9月2日提交中期報告,12月2日提交最終報告。
這一問題起源,與前段時間航運公司紛紛收取附加費相關。今年5月份鹽田港出現擁堵的情況後,馬士基、赫伯羅特、MSC、Ocean Network Express(ONE)等多個船運公司紛紛制定了收取滯留費、擁堵費等附加費用的新政策,而且不斷更新,增加數額,這成爲近期航運價格上漲的關鍵。
比如從8月15日起,地中海航運公司(MSC)運征收亞洲到北歐的服務中斷附加費SDS,具體費用執行標准將另行通知。達飛集團也從8月15日起,征收從東北亞、東南亞、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至英國利物浦(GBLIV)的擁堵附加費PCS,征收的標准爲150 美元/TEU,並從9月5日起,征收至南美東超重附加費OWS,征收的標准爲300美元/20尺幹箱。
赫伯羅特也多次上調費用,近期再次上調跨太平洋航線的增值附加費,上調幅度爲每20英尺集裝箱上調至4000美元,每40英尺集裝箱上調4000美元,8月15日生效。
此外馬士基宣布從2021年8月16日起征收至墨爾本、悉尼、布裏斯班旺季附加費PSS,征收標准爲所有20尺櫃750美元,40尺櫃1500美元,45尺高櫃1500美元,征收範圍包括從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蒙古、日本、朝鮮和韓國到墨爾本、悉尼、布裏斯班港口的所有貨物。另外,9月1日起,馬士基還將調整新加坡港滯箱費和滯港費。
貨主和航運公司之間的對立,也正是因附加費的收取而開始加速。面對附加費的頻繁上漲,貨主要麽接受附加費,要麽放棄艙位。但接受附加費便會導致運輸成本大大增加,MCS首席執行官Richard Master對外表示,從亞洲到西海岸的進口集裝箱成本從此前的2700美元/40FT 飙升到15000美元-20000美元/40FT。他還指出,MCS在亞洲的業務價值1.2億美元,運輸成本一夜之間增加了3000萬美元-4000萬美元。
對于收取附加費所造成的市場變化,航運公司認爲這主要是因爲市場發展造成的,而非故意爲之。丹麥海事咨詢公司Vespucci Maritime首席執行官拉爾斯·詹森(Lars Jensen)在某社交平台上表示,如今空運領域所面臨的運價上漲也進一步證實,是市場需求因素導致的航運價格不斷上升,而不是像一些托運人所指控的由航運公司串通漲價。
但不可否認,在整個航運市場價格瘋漲的一年多以來,航運公司是最大的受益方,一舉扭轉了以往常年虧損的局面,一個季度就賺足了過去幾年的利潤。近日,全球第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發布了今年的二季度財報,該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爲65億美元,投資資本回報率 (ROIC) 在過去12個月爲23.7%。此外,達飛集團、中遠海控等全球幾大航運公司,第一季度的財報均實現了暴漲。
買船還是停産?
航運價格上漲的情況仍在持續,一些觀點認爲這種情況甚至可能會持續至2023年。
“以前從國內往智利的航線中,一條櫃子3000美元,最便宜的時候只有400美元,現在報價已經漲到了16000美元到18000美元。”提起近期的航運價格,義烏一位做外貿的廠家沈強如此說。
沈強表示,面對航運公司的漲價,自己作爲托運人也沒什麽辦法,即便是航運公司要收取附加費,也沒有反駁的余地。
但這樣的漲價速度還是讓沈強有點吃不消,雖然航運的成本主要由沈強的客戶買家來承擔,但運輸成本的上漲讓沈強流失不少訂單。
沈強已經從事外貿出口有10年之久,之前從未經曆過如此大幅的漲價潮,他表示,受這一情況影響,不少買家取消了訂單,預計今年的産能比去年將減少一半以上,“往年都是5億多美元的産能,但今年可能只有兩三億美元。”
他還指出,那些産品價格更爲低價的商家會有更大的壓力。實際上,已經有貨代開始表露出不願接受低價值産品的運輸訂單。“現在裝櫃的都是優先滿足重要客戶,能少裝盡量少裝。”一位貨代工作人員在同業信息分享群中如此說道。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貨主要想預定到櫃子,比以往更加困難。“現在你去問裝櫃的同行,基本都說沒位置,以前周二去問還是要多少有多少。”這樣的情況讓貨代們也感到不可思議。
在航運公司紛紛漲價的同時,依托與航運公司關系的黃牛紛紛出動,拿下集裝箱和艙位,轉手就能賣個高價格。即便如此,很多貨主仍舊願意承擔,只要貨物能發出去。這讓市場變得更加混亂,由于倒賣集裝箱的利潤更加好賺,因此一些手上有櫃的貨代也開始不願意承接運輸業務,更傾向于直接到賣集裝箱,“直接倒賣櫃子就能賺2000美元。”一位貨代如此說。
受這一現狀的影響,航運班次延誤成爲常態,也擠占了不少運力。航運咨詢公司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港口擁堵和船期延誤擠占了主要貿易航線上的大量運力,因此,集裝箱班輪運營商當前無法爲航線提供足夠的運力,這正是目前各方都難以解決的問題。
Sea-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2021年6月,全球近9.6%的運力被船期延誤占據,這意味著在2021年6月有260萬TEU的名義運力被擠占。
一些航線還有更誇張的情況,Flexport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從上海經洛杉矶/長灘港到芝加哥的運輸時間從35天增加到了73天,一個集裝箱需要146天才能回到始發地,相當于運力減少了50%。在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如果貨主要訂艙發貨,一些歐洲和美國航線,可能要提前一個月才有可能排上號。
面對新冠疫情、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運價飙升、准班率下降等問題,一些有財力支持的公司開始成立自己的航運公司,以解決眼前的難題。
美國第二大零售商、第三大進口商Home Depot近期宣布自己租集裝箱船專門用來運輸自己的貨物。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保障運輸的穩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控運輸的成本。但做成這件事不僅需要大量的財力以支付不斷高漲的貨輪租金,同時運輸、清關等各個關節都不是貨主所擅長的。
還有一些貨主顯然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當下,新一輪的漲價潮有增無減,部分航運價格已經超過了貨品的價值,因此一些貨主幹脆就不發貨了。對此,中國遠洋海運大學企業管理學院副院長王鵬指出,運價大于産品的價值本身,這就有巨大的棄貨風險,需根據物流的效率,來適當調整自己的生産。
未來漲勢如何?
目前多個行業報告顯示,今年的航運運價還將繼續上漲,集裝箱短缺問題仍會存在,甚至到2023年都很難緩解。
目前,中集集團、DFIC和CXIC這三家中國公司生産了全球約八成的集裝箱,面對市場需求,集裝箱的産量急劇上升,預計今年集裝箱運力將增長 6%-8%。但即便如此,集裝箱的生産仍舊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這背後的主要原因便是,黑天鵝事件頻發、港口擁堵,集裝箱回流難。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之下,中歐班列、空運以及內貿的航運市場,都直接受到波及。目前,由于不少船公司集中力量沖進國際航運市場,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因此從內貿航運市場中抽調走很多運輸船舶,導致內貿航運運力收縮,運價上漲也在持續。
“現在一班船一個價格,經常在變化。以營口到廣州的航線爲例,以前20英尺的集裝箱在旺季的價格也就是3000元,淡季的時候1000元多一點,但現在的價格已經到了5000元左右。”一位遼甯營口的貨代介紹說,“像中遠海運這類國企對價格還是很克制的,但如果私企還在漲,整個市場也將陷入漲價的大趨勢中。”
隨著價格的上漲,不少客戶開始選擇鐵路運輸。國際貿易市場也一樣,中歐班列的生意愈發火爆。
實際上,在正常運輸市場中,航運價格原本是最便宜的,有數據顯示,國際貿易總運量中的2/3以上,中國進出口貨運總量的約90%都是利用海上運輸完成的。
但如今,海運的價格甚至超過了中歐班列價格,不少托運人便開始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中歐班列開行1352列、同比增長8%;運送貨物13.1萬標准箱,同比增長15%。這是自2020年5月起,連續15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而在航空貨運市場,“一艙難求”的情況也在加劇,尤其在前段時間,由于印度暴發大規模新冠疫情,從廣深地區出發到印度的航線基本要提前一周訂艙。一位做跨境電商生意的商家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兩個月前的空運價格還沒有明顯變化,甚至還有降價的情況,但這段時間以來,空運價格在不斷上調。
運輸市場的價格的全面上漲,讓商家的運輸成本急劇增加,而這最終將反映到物價上。出面指控航運公司的家居用品企業MCS Industries對此指出,運輸成本的增加,最終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並將導致MCS運營的行業出現20%-40%的通貨膨脹。
目前,一些廠家已經開始著手調整商品價格。全球日化用品巨頭寶潔公司前段時間在公布財務數據時指出,受大宗商品成本上漲和運費上漲的疊加因素影響,寶潔公司增加了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億)的稅後額外成本。因此,寶潔將于今年9月起提高美國地區嬰兒護理、女性護理和成人護理産品的價格。
(文中沈強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