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加坡9月1日電(記者李曉渝)金融信息公司埃信華邁(IHS Markit)公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8月份東盟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從7月的46.5上升至49,連續第四個月上升。
報告稱,8月份PMI指數升至49,說明東盟國家制造業的健康狀況連續第6個月惡化,但同時也意味著惡化程度減小,該行業的運營狀況正趨于穩定。造成PMI指數上升的關鍵因素是工廠産出企穩,同時新增訂單量降幅收窄。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高于50點枯榮線說明制造業正在擴張,低于50點則顯示制造業萎縮。8月份,報告涉及的7個東盟國家中,有2個國家的指數在50以上。
總體而言,8月份的數據表明,東盟國家制造業的表現有所改善,但仍較爲低迷。當月,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繼續削減員工數量,幅度是今年2月以來最小的,但仍然可觀。積壓工作量進一步顯著下降,反映出行業仍有閑置産能。與此同時,企業繼續減少采購活動,但減少的幅度是6個月來最低的。企業放慢了減少采購庫存的步伐,但庫存仍在下降。在價格方面,由于通脹加速,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的成本負擔再次上升。不過,企業的平均出廠價格普遍沒有發生變化。
展望未來,8月份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對未來一年的産出前景所持信心進一步增長,樂觀程度達到了今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但與長期平均水平相比仍顯低迷。
IHS Markit經濟學家路易斯·庫帕(Lewis Cooper)表示,8月份東盟國家制造業進一步企穩,PMI上升2.5點,表明行業運營狀況的惡化繼續得到緩解。總體而言,數據顯示出一些行業趨穩的初步迹象,産出和新增訂單等關鍵分項指標遠高于4月和5月份疫情最嚴重時的數值。盡管如此,還沒有發現任何實際迹象能夠表明東盟國家制造業正在複蘇。庫帕說,當工廠有客戶需求和産量的明顯增長時,複蘇才會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