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加坡2月1日電(記者李曉渝)金融信息公司埃信華邁(IHS Markit)公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從2020年12月的50.8上升至51.4,這是東盟國家制造業連續第二個月處于擴張狀態。
圖爲東盟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趨勢圖(截自埃信華邁報告)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高于50點枯榮線說明制造業正在擴張,低于50點則顯示萎縮。2021年1月,報告涉及的7個東盟國家中,有3個國家的制造業指數在50以下。
報告涉及的7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緬甸。1月,新加坡制造業連續第4個月處于擴張狀態,PMI從2020年12月的55升至55.9,在7個國家中最高;菲律賓制造業PMI從2020年12月的49.2升至52.5,達2018年12月以後的最高水平,意味著該國制造業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萎縮且有小幅擴張;印尼制造業PMI從2020年12月的51.3上升至52.2,達六年半來的最高水平,並且標志著該國制造業連續第3個月處于擴張狀態;越南制造業PMI從2020年12月的51.7下降至51.3,但仍然說明該國制造業仍有小幅擴張。
泰國制造業PMI在連續3個月高于50點枯榮線後,1月從2020年12月的50.8跌至49,意味著該國制造業當月有小幅萎縮;馬來西亞制造業連續第6個月處于萎縮狀態,制造業PMI從2020年12月的49.1回落至48.9;緬甸制造業PMI連續第3個月上升,從2020年12月的44.7升至47.8,這意味著1月該國制造業的萎縮幅度降到了2020年6月以後的最低水平。
造成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PMI強勁增長的核心原因是工廠産出和新增訂單在當月快速增加。報告稱,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的産出增速達到了兩年半以上時間內的最高水平,同時新增工作量增幅也達到了2014年7月之後的新高。
與此同時,隨著需求再次改善,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減少了裁員數量。報告稱,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用工數量的降幅是2020年2月以後的最低水平,而且裁員的實際數量很少。盡管人員配備水平下降,但制造業企業的積壓工作量卻進一步下降,不過下降速度降低到了最近19個月來的最低水平。
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在1月繼續削減投入品采購數量,幅度與2020年12月持平,實際上並不大。其結果是,制造業企業的産前庫存在1月有所下降,但降幅是一年多來的最低水平。同樣,制造業企業的産成品庫存也在1月下降,且降幅達到了2020年2月以後的最低水平。
在價格方面,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承受的成本壓力加劇。當月的投入品價格創下2018年10月以後的最大漲幅,而且實際漲幅顯著。爲此,制造業企業連續第三個月提高出廠價格,提高幅度是2019年5月以後的最高水平。
展望未來,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對未來一年的産出增長仍持樂觀態度。不過,樂觀情緒較2020年12月略有下降,且處于曆史低位。
IHS Markit經濟學家路易斯·庫帕(Lewis Cooper)表示,2021年1月,東盟國家制造業的健康狀況連續第二個月改善。總的來說,1月的PMI數據對制造業來說是好消息,表明複蘇終于開始了。但是,東盟各國制造業的情況仍然不平衡,其原因在于更嚴格的封鎖措施抑制了一些國家的需求。但是,如果目前的封鎖措施能在遏制疫情方面取得成功,隨著疫苗的推廣和相關措施的全面放松,整個東盟國家制造業應該能夠得到進一步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