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推行“以僑引僑、以僑引台”,融僑開發區發展成福州首個千億産業園
瞧“僑”,叩開發展大門金鑰匙
取下面皮,放好餡料,輕輕一卷,幾秒鍾,一個春卷就做好了。連日來,在福建名味食品有限公司內,300多名工人正在生産線上忙碌制作春卷。這些春卷,將通過福州江陰港,走向全球大衆的餐桌。
作爲福州較早的一批僑資企業,福建名味食品有限公司見證了華僑心懷桑梓、反哺家鄉的曆程。打好“僑”牌,開創性地推行“以僑引僑、以僑引台”的招商引資模式,是“3820”戰略工程爲福州改革開放留下的一把金鑰匙。
金鑰匙啓門,由此拉開了華人華僑全面參與家鄉建設的序幕。在福清,他們主導或參與建設了融僑開發區、洪寬工業村、元洪投資區等,僑資外資企業紛至沓來,形成福清獨有的“僑資主導型”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飲水思源 在甘蔗地建起食品廠
福建名味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産春卷、春卷皮等,它的前身是福建冠輝食品企業有限公司,由“世界薄餅大王”——新加坡愛國華僑魏成輝1988年在福清創辦。如今已由魏成輝二女兒魏蘭玲接棒管理。
“老一輩華僑魏成輝捐資助學、投資興業,助力家鄉脫貧致富;新一輩華僑魏蘭玲接過接力棒,繼續添磚加瓦,與父親一道共築中國夢。”昨日,說起魏成輝、魏蘭玲的桑梓情懷,福建名味食品有限公司廠長吳傳銘贊不絕口。
吳傳銘是當年響應政府號召,支援外資企業建設的最早一批“體制人”。他說:“魏成輝和多數華僑一樣,喜愛家鄉的味道——春卷,這成爲他進軍食品行業的初衷。但是,更令魏成輝念念不忘的是故鄉福清。”
早在1979年,31歲的魏成輝首次回到福清,看到家鄉落後的面貌,立志要改變家鄉。幾年後,魏成輝跟隨福清著名僑領林紹良回到福清,建學校、修道路、架設電源,在老家三山鎮鳌頭村出資數百萬元興建了鳌頭小學。
融僑開發區首任管委會主任魏唐茂說,當時林紹良、林文鏡等一批老僑領認爲福清要發展,必須要用實業幫助家鄉造血,改變以往傳統輸血模式。于是“融僑工業小區”應運而生,形成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雛形。魏成輝是最早響應的一批人,在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融僑開發區)創辦了冠輝食品企業。
“當時的條件並不適合辦廠,但是秉著飲水思源的家鄉情結,魏成輝還是在一片甘蔗地上建起了廠房。”吳傳銘說。
國內首次 外資收購國營啤酒廠
“作爲著名僑鄉,福清華僑華人衆多,遍布五洲四海,實力雄厚,素有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是福清獨一無二的發展優勢。”魏唐茂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以僑引僑、以僑引台”,由此掀起了福州第一波僑台投資潮。
1992年,融僑開發區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爲迄今爲止全國唯一以“僑”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融僑開發區還被盛譽爲“不是特區的特區”,成爲福清市工業發展強勁的火車頭。
在這期間,華僑既當謀劃者,又當投資者,還當宣傳員,最後形成了“以僑引僑、以僑引台、以僑引外”的招商引資新模式。洪捷廠房動建了,冠輝食品開工了,冠捷産品下線了……一大批企業在融僑開發區落地生根,並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
有了融僑開發區的成功實例,林文鏡延伸發展了洪寬工業村,林紹良創辦了元載工業村、海口工業村,林學善創辦了友精工業村……福清獨有的“僑資主導型”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就此形成。
1993年,魏成輝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收購福州一家國營啤酒廠——榕城啤酒廠。這也成爲改革開放後,外資企業在中國擁有的第一個啤酒廠。吳傳銘說,當時國企改革尚未開展,這個決定比較大膽,也有一定的風險。
魏成輝投資思維裏有個“三利”原則: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當地人民的生活,有利于公司的發展。吳傳銘說,秉持著這樣的原則,魏成輝的足迹從福清拓展到許多省市,深度參與地方的建設發展,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添磚加瓦 父女一道共築中國夢
最近,吳傳銘一直在忙碌一件事:名味食品項目二期的開工建設。他說,因爲疫情,魏氏兩代華僑身在異國他鄉,但仍時時牽挂家鄉發展。在疫情影響等因素下,魏成輝、魏蘭玲父女並未退卻,繼續擴大投資。
在食品廠的30多年裏,吳傳銘見證了“僑一代”創業、“僑二代”接棒的全過程。吳傳銘說,魏蘭玲接棒期間,冠輝食品企業生産不斷擴大,于2004年在福清成立了福建名味食品有限公司,隨後又和日本合作成立了福建隆祥房有限公司,先後引進了七條日本春卷皮生産線,形成綜合性食品加工廠,産品遠銷世界各地。
就在企業走過30年之際,又迎來了一次重大轉折。2018年,因爲福清城市擴容需要,原有廠區需要搬遷。魏蘭玲在和父親商量後,決定利用廠區拆遷的補償款,仍在融僑開發區再建一個廠房。
從冠輝食品企業到名味食品,這一路變遷,也是融僑開發區的一路壯大曆程。從最早的一平方公裏起步,經過30多年發展,已成爲功能完善、環境優美、主導産業鏈完整、投資環境優良的國家級顯示器産業園區,形成電子信息、汽車部件和光學器件3大産業,成爲福州市首個千億産業園,還跻身國家級開發區百強榜單。
(記者 王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