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健康社區”爲切入點,結合美國洛杉矶健康社區規劃要點與地産項目在開發、運營過程中的各種可能性與先行方案,重新審視社區。
◎ 易居克而瑞深圳區域
“社區”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翻開各大詞典,該詞往往被解釋爲“以某種特征劃分的居住區”或“在一定地域內由相互關聯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然而回顧曆史,“社區”其實是個舶來品,在中國的古代社會中並無該詞的應用。直到近百年前的1933年,以費孝通爲首的燕京大學的一批青年學生,在翻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帕克的論文集時,才第一次將英文Community翻譯成了 “社區”,並逐漸成爲了中國社會的通用詞彙。
▲圖:費孝通與鄉土中國
在過去的100年裏,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不斷進步與轉型,社區一詞的含義也在持續地演化。從以“鄉村共同體”爲代表的傳統社區到城市化下的“現代社區”;從“居住空間”爲聚焦的實體社區到互聯世界下的“線上社區“,人們賦予了”社區“更多的時代內涵與特有價值。
另一方面,“城市化”同樣是過去100年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面臨著各種全球性的挑戰,從環境汙染、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再到老齡化,諸多因素影響著我們城市的發展模式與人們的居住形態。
面對這些挑戰,相關國際組織紛紛提出應對策略與目標遠景,世界衛生組織于20世紀80年代就發起了“健康城市”的運動,繼而“健康城市項目”“歐洲健康城市網絡”逐步展開。在而後的2016,厄瓜多爾首都基多舉行的聯合國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人居三)通過了《新城市議程》,將“人人都能居住和建設公正、安全、健康、便利、負擔得起、有韌性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列爲其共同願景目標,並致力于城市範式與生活方式的轉變。
▲背景信息:作爲聯合國唯一聚焦城市和人居環境議題的峰會,也是全球範圍內有關城市和住房問題最高級別的大會。,2016年10月在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舉辦了第三屆人居大會(人居III)。此次會議制定的《新城市議程》, 爲今後20年世界城市的發展確立了目標和方向。
社區是構成城市的最小單元,承載的不單是居住的功能,還包括構建一個健康城市、情感和精神的歸屬地。在這裏,人、自然、生態、城市、文化、智慧,與健康組成完整的生態和社會模式。在此背景下,“健康社區”的概念也就孕育而生了。這個概念在80年代在美加兩國提出和實踐,隨後西歐、美洲地區等世界範圍內相繼推廣和普及。
▲健康社區的特征與實施步驟
來源:NPO組織-衛生資源行動(Health Resources in Action)
盡管就如何建設“健康社區“而言,各地並無統一定義,但著眼點卻往往相同。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爲例,就將健康社區方案定義爲能夠使居民更容易獲得健康生活的社區規劃和設計。健康的社區設計鼓勵土地混合用途開發,使人們更接近他們居住、工作、學習、娛樂空間更加接近。減少了對汽車的依賴,並提供了經濟適用的住房、良好的單車出行和步行基礎設施、社交空間、交通、公園和健康食品。而洛杉矶則在建設健康洛杉矶的實踐中,將社區的關注重點聚焦到了“社交環境(社會資本)、衛生環境與建成環境”三大維度,形成了相關的健康社區營造策略。
▲“設計一個健康的洛杉矶項目”(Designing a Healthy LA),健康社區是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來源:gensler.com
本文將以“健康社區”爲切入點,結合美國洛杉矶健康社區規劃要點與地産項目在開發、運營過程中的各種可能性與先行方案,重新審視社區。
Part 1 建成環境
混合用地
1961年簡.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談及功能混合造就了城市經濟、社會和物質環境等多方面的多樣性,城市活力也正是來源于多樣性。另一方面,土地用途會影響人們的活動,合理有效的土地規劃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有充分的證據顯示,促進散步或騎車出行等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明顯有助于改善公共健康。
當下不少城市社區面臨的功能、形態、空間與服務場景等單一的問題,功能單一的城市社區環境往往會形成單調低效且無活力的居住區,居民要解決日常生活需求如去超市、上學、工作等都必須依賴私人小汽車出行。迫使居民采取這種“過時”的出行方式,不僅不利于個人的身體健康,也會對城市的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汽車制動、輪胎磨損和汽車尾氣所帶來的汙染對城市造成極大的健康負擔。
▲圖:被稱之爲“睡城”的北京回龍觀社區,遍布著密集的居住區。區域內不僅幾乎沒有寫字樓,公共配套設施也嚴重不足,醫院、學校、商業購物場所均不足以覆蓋整個社區需求。數十萬人的日常通勤與外出,給地區周邊交通造成了極大壓力。
不僅如此,遠離相關功能設施還會造成社會隔閡、生活割裂、通勤困難、社區歸屬感缺失等問題,體現在找工作、學習、結交新朋友方面,進而造成精神層面的各種問題。
▲圖:根據紐約市政府公布的《積極設計方針:促進體育活動和健康的設計》一文,每增加四分之一的混合土地使用程度,就可以通過鼓勵步行減少12%的肥胖發生率。
與之相反,基于功能混合的混合社區,通過土地利用和行爲的混合性,不僅可以産生建築與空間的豐富性,也往往會給社區生活帶來重疊化和複雜化,交通與生態的多樣性,信息數據與服務的綜合性,進而可以營造健康並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間。
▲圖:由MVRDV設計,坐落于阿姆斯特丹露台綜合體“山谷”項目,將打造成一個更適合居住和具有更完善配套設施的城市社區,迎接在未來十年大量遷入的居民和其他公共項目。“山谷”涵蓋公寓,辦公,地下停車庫,露天酒吧,各式零售商鋪及文化設施等。
因此,我們在社區開發時,首先在開發思路上需要考慮如何通過多樣化的用地模式使人們更傾向于選擇健康、綠色的生活及出行方式,同時解決日常生活所需(如“超市、學校、零售商店和酒店距離居民區不超過0.25公裏)。特別是在當下生活與工作方式不斷轉變的環境下,家庭,工作和休閑之間的界限變得越發模糊。社區空間將很可能成爲三種空間的混合場所,傳統的社區共享公共活動空間、社區的商業空間等也或成爲工作與社交的融合場所。
▲圖:在谷歌Sidewalk Lab多倫多未來社區規劃中,提倡混合利用的空間概念和辦公室,零售,住宅混合的模塊化單位,造就社區的生活多元化和城市的活力。
另外,混合開發的思考維度還可以體現在不同層面上。除了相較宏觀的城市層面和片區層面,在街區與地塊層面和建築層面的混合建築有著不同的關注要點與策略,具體如下:
運動設施與公共空間
有規律的身體活動不僅能提升人們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改善和控制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減少過早死亡的機率。在混合開發模式下,多樣的設施、公共空間爲各類人群活動提供了豐富的選擇性,滿足居民多層次身心健康的需求。
▲圖:作爲新加坡最大的“社區綜合體”, 淡濱尼天地(OUR TAMPINES HUB)是集公共服務中心、大型露天體育場、遊泳池、多功能健身設施、室內劇院、家庭健康中心、圖書館、各類學習中心、幼兒園、餐飲、商場于一體的新式社區生活場所。
社區是人們開展體育運動和鍛煉身體最便利的場所,健康社區的開發需要考慮公共健康基礎設施的品質與可及性。一個優秀的健康社區,應該將運動、健身融入日常生活。相關運營和設計策略與項目可以主動(如社區廣場和公園內的活動)或被動(社區連通性,可步行性、公共交通可及性)地影響著社區居民是否選擇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淡濱尼天地5樓,鋪設了室內環形塑膠跑道和雨棚,可以無懼日曬雨淋跑步,跑道繞一圈是705米。除此外還有全長6.9㎞的自行車環道與新加坡城市騎行線緊密相連。
一個優質的公共空間應對人群有足夠的吸引力,因此從街道到室內的延展變化就變得至關重要。理想情況下,這種空間的變化應是自然而然的:空間的區隔或不需分辨,走出一個空間,進入另一個空間,不應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決定而是人們的本能。
▲圖:設置在淡濱尼天地3樓的室內羽毛球館。這裏有20個羽毛球場地,可以舉行各類比賽。
另外,將健身運動空間、公共服務設施布置在步行範圍之內等手段打造擁有充滿活力的社區中心,也可以激發人們日常運動鍛煉和健康飲食,從而通過物質空間功能有效整合實現健康水平提升。除倡導步行外,優良的自行車基礎設施;鼓勵積極交通的基礎設施;也是有效促進日常體育鍛煉的策略。
根據機構smartgrowthamerica的調研顯示,如果公共休閑空間在離住所1公裏之內,12-15的年輕人則更有可能采取步行,是他情況下的2.5倍。
——節選部分,下期敬請期待——
聲明:文中圖片除注明來源外,均源自網絡,如涉版權,敬請聯系刪除。
免費獲取全文
♥ 戰“疫”期間 ♥所有報告可免費獲取
請後台回複!
後台留言申請加入灣區多元化地産交流群
(請備注:姓名+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