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理解雙循環的概念,需要對中國改革開放曆史做一個簡單的回顧
文 | 余永定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如何理解雙循環?對于雙循環可以從不同角度和維度加以理解。我本人更願意把雙循環的提出看作是發展戰略的調整。改革開放前,中國執行的發展戰略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後中國基本上執行了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而中國的出口導向政策又具有兩個突出特點:大力推行加工貿易和大力吸引FDI。
爲了理解雙循環的概念,需要對中國改革開放曆史做一個簡單的回顧。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外彙短缺是中國實現經濟起飛的最突出瓶頸。第一,中國希望引進外國先進設備,但外彙奇缺。1978年中國的外彙儲備只有可憐的1.67億美元。第二,中國希望積極參與國際分工,通過開展對外貿易,發揮中國的比較優勢,但沒有外彙難以起步。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像沙特,有石油可以出口。它們憑借出口初級産品賺取外彙,“有出有進”,即可以擴大貿易。中國雖然稀土資源豐富,有些石油,但總體上是個資源貧乏的國家。中國具有較強的工業制造能力,特別是擁有龐大、廉價和技術熟練的勞動大軍。中國應該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産品。但是中國不了解海外市場,沒有設計圖紙,沒有必要的原材料、中間産品,因而生産不出在海外有市場需求的制造品,只能出口農副産品和少數制造品。當然,中國也就無法通過大量出口制造品賺取足夠的外彙。但是,沒有外彙就沒法購買設計圖紙、原材料和中間産品,從而擴大出口。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死結,用英文來形容就是“Catch-22”。
1978年2月,中國和日本簽署了能源換技術的協定,日本向中國出口技術和設備來換取石油。1978年12月中國進出口技術總公司和新日鋼鐵公司在上海簽訂了關于訂購上海寶山鋼鐵總廠成套設備的總協議書。1985年寶鋼一期工程完工投産,總投資85億美元。在1978年到1985年中國對日本出口石油、煤炭的總價值100億美元。1978年外彙儲備不到2億美元。1979年中國出口總額137億美元。1979年-1989年,除兩年外都是貿易逆差。外彙短缺使中國無法更多引進外國先進設備與技術。
中國也是幸運的。OEM(代工、貼牌生産)上世紀70年代甚至更早的時候在東亞國家和地區興起。中國改革開放恰逢代工、貼牌生産的高峰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廣東沿海地區出現“三來一補”企業(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這種企業最大的特點是不需要花外彙儲備買原材料和中間産品,外商提供圖紙、技術、原材料、中間産品和銷售,我們的企業只負責加工這一環節。這樣一種貿易方式正好能夠幫助中國解決由于外彙短缺而無法大規模開展對外貿易的問題。在來料基礎上加工,我們可以在出口後獲得對應于價值增值的外彙。隨著“三來一補”貿易的發展,中國開始逐漸積累起一定的外彙。由來料加工,中國的對外貿易又進一步提升爲“進料加工”。 “進料加工”同“來料加工”的主要不同是原材料、中間産品是由中國企業自己用外彙購買;提供原材料、中國産品的外商也不一定是中國出口産品的買方。
對外貿易可分爲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所謂加工貿易是境內出口商利用本國的勞動力資源將自己進口或進口商提供的原料、材料或零件加工裝配成工業制成品後再出口至國外以獲得收益的貿易方式。“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都是加工貿易的具體形式。
伴隨“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發展,加工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按定義,加工貿易一定會形成貿易順差。進口原材料、中間産品,經過加工、裝配,即經過在國內的價值增值之後出口。盡管在改革開放初期,一般貿易量高于加工貿易量,但一般貿易一直維持逆差,直到2014年之後,這種情況才開始改變。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盡管有多種形式的貿易,中國的貿易順差基本上是由加工貿易提供的。
1987年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 王建提出“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國際大循環理論,受到了鄧小平的支持,最後中央出了文件,成爲了中國的正式戰略。王建表示,當年他提出國際大循環的初衷是解決外彙缺少,難于解決國內技術改造的資金問題。可見王建的“大進大出”不僅指加工貿易意義上的“大進大出”,而且包含了一般貿易的“大進大出”。
除積極發展加工貿易外,中國還通過建立合資企業大力引進FDI。到1982年底,成立合資企業83家,外商投資1.4億美元(武力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第702頁)。在建立三資企業的時候,中方特別強調兩點:第一,三資企業必須保證自身的外彙平衡;第二,産品是面向國際市場的。這又是因爲只有通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才能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同時合資企業的産品技術含量較高、價格較貴,在國內市場不大,只能外銷。總之,合資企業應該是創彙型的而不是用彙型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也通過借債的方式引入外資。在80年代, FDI並不占主要地位。後來,由于拉美債務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政府最終選擇了以FDI爲主的引資方式。與此不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是靠借外債引資的。
無論是開展對外貿易還是建立合資企業,一個指導思想就是要創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流行的經濟口號就是建立“創彙經濟”。通過發展加工貿易和引入FDI,中國外彙儲備迅速增加,由1978年的1.67億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1050億美元,超過了當時國際公認的外彙儲備持有量的安全線。
現在回過頭來談談所謂的“雙循環”的問題。即然是循環,就必須存在一個周而複始的回路(loop)。“兩頭在外”的國際循環簡單來看就是:進口原材料、中間産品,經國內加工後出口,再用出口得到的外彙重複以上過程。由于是在國內加工,循環一定是一個價值增值的過程,出口額一定大于進口額,一定是有外彙淨收入。與國際循環並存的另一個循環是“兩頭在內”的國內循環:在國內市場購買原材料、中間産品,國內生産加工銷售,在國內市場出售。一定程度上,中國經濟可以看作是這兩個循環的一個共同體(圖1)。
我們定義的國際大循環是以加工貿易爲特征的,因而在反映國際大循環的左圖的進口中並未包含設備(資本品)。在現實中,加工貿易企業也必須進口機器設備。但是即便考慮到這點也不會影響加工貿易導致外彙儲備增加的結論,因爲參與加工貿易的企業大多是合資企業,購買設備的外彙是FDI提供的。同時,以國內市場爲主的企業也要從海外進口機器設備。應該看到,國內、國際循環的劃分只是一種理論抽象。一個企業或一個行業很難被簡單歸類爲國內循環或國際循環。事實上,國內、國際兩個循環相互影響,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相生相克,又衍生出許多小循環(圖2)。
如圖2所示,國內企業(或産品)有四種基本循環形式。第一,國內循環可以叫做“內-內”型,兩頭在內,封閉經濟。這樣一種循環,既不使用外彙,也不創造外彙。第二,國際循環是“外-外”型,這種循環以加工貿易爲載體,創造外彙。這兩個基本循環形式之外,還有四種相關的循環:1. 外-內a型,一頭在外,一頭在內。在國際市場進口原材料、中間産品等等,在國內加工、組裝,但在國內市場銷售最終産品。例如,電子産業中的大部分企業的循環形式爲外-內a型。2. 外-內b型,原來最終産品用于外銷,但由于某些原因變成了“出口轉內銷”。外-內a和外-內b型都是用彙型的循環形式。3. 內-外a型,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傳統的出口創彙産業,稀土企業即是這種類型。4. 內-外b型,原來最終産品用于內銷,但由于某些原因變成了內銷轉出口。外-外、內-外a、內-外b都是創彙型的循環形式。2019年中國的兩大出口産品是電氣機器設備(占出口總額的27%)和含計算機的機器(占出口總額17%)。由此可以推斷,外-外型産品是中國的最主要創彙産品類型。在執行國際大循環發展戰略時期,我們的政策是有傾斜的:鼓勵創彙型企業,鼓勵創彙型經濟活動。當然,出口導向發展戰略不僅鼓勵“兩頭在外”企業,而且鼓勵傳統出口企業的發展。但用彙型企業則一般不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
這裏還應該強調:國際大循環同國內大循環是相輔相成的。例如,國際大循環企業可能會對國內循環企業産生技術溢出效應。比如我在外-外企業工作,之後辭職到內-內企業工作,就可以把外-外企業的先進管理技術帶到內-內企業。雖然兩種循環確實有不同特點/不同目的,但是它們相互影響,互相滲透,是不可分割的。事實上,也很難把中國的經濟截然分成兩個循環。另外,有相當多的經濟活動,即不能歸入外-外循環也不能歸入內-內循環。例如,從境外購入消費品在國內消費的純進口活動,由于並不涉及國內加工和裝配,不能納入任何循環過程。
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國際大循環中占有極爲重要的地位。事實上,在作爲國際大循環的主要載體的加工貿易中,外商投資企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直到2019年,外商投資企業在加工貿易進、出口中的占比仍分別高達77.3%和80.7%。
FDI企業或者合資企業也有這樣四種基本循環形式:1.外-外型,兩頭在外的,大部分的外資企業都是兩頭在外的。比如外資的電子産業中的企業就是兩頭在外,富士康是兩頭在外的。2.內-內型,兩頭在內的,應該是少數。3.內-外型,國內采購原材料、零部件,外銷,比如紡織企業。4.外-內型,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內銷,比如汽車企業。
以電子行業中的企業進、出口對總産值的比例爲例,說明電子行業企業在雙循環中的地位。
第一,電子産業出口/總産值比≥50%,說明電子産品對國外市場有很高依存度(例如同汽車等行業相比)。第二,電子産業進口/出口的比高達2倍-5倍說明大部分或絕大部分電子産品進口用于國內最終消費,不參與國際循環。第三,電子産品(作爲最終産品和中間産品)嚴重依賴進口。事實上,半導體出口的進口含量達90%。因而可以推斷:電子産品(或相關企業)的循環類型是“外-外型”和“外-內a型”。同時,還可以推斷,電子企業既有創彙企業(參與外-外型循環)也有用彙企業(外-內a型),電子産業則是用彙産業(進口大于出口)。在電子産業中,參與外-內a型循環和純進口(不參與循環)的企業占支配地位。總之,在電子産業中中國是消費者、組裝者、用彙者。
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兩個循環上沒有很大不同,不同的是對國際收支的影響不同。外資(合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擁有企業的股權,作爲股東在企業獲利後取得投資收入。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收入在國際收支平衡表示爲經常項目上的流出。而國內企業的進、出口則僅影響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貿易項目。地方政府和企業非常歡迎FDI, 用股份換取資金,好像我們自己不需要花什麽錢。但企業一旦盈利後,大量利潤是要彙出的。任何一種引資形式都有利弊。比如借債,債我還清就完了。但FDI只要工廠存在,就要永遠分享利潤(表1)。例如,德國汽車企業,靠它們在華合資企業的盈利,彌補了它們在國內的虧損。所以,對中國而言,從長遠來看,FDI是成本更高的一種引資形式。
根據世界銀行,貿易可以分成傳統貿易和全球價值鏈貿易。後者又可分爲簡單全球價值鏈和複雜全球價值鏈貿易(表2)。在考慮到全球價值鏈的“大進大出”的循環中,中國所進口的原材料、中間産品可能已經在多個國家進行過加工。這個産品在中國加工後又出口到其他國家進行加工或作爲最終産品銷售。才進入中國,才在中國組裝、加工後出口。貿易品可能要在經過多次跨境的加工後才能成爲最終産品。
圖5顯示了電子産品作爲最終産品出現在市場之前要在不同國家完成不同的工序。日本(硅錠、裸晶圓)→美國(IC晶圓制造)切割成芯片→澳大利亞(封裝、測試)→新加坡(半導體最終商品)→中國(完成集成電路消費品)→美國(消費者購買集成電路消費品)。
在執行國際大循環發展戰略時期,我們的政策是鼓勵創彙型企業,鼓勵創彙型經濟活動。這些政策包括彙率政策、出口退稅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保稅區、自由貿易區等等。應該注意,出口導向發展戰略不僅鼓勵兩頭在外企業,而且鼓勵傳統出口企業的發展。而用彙型企業則一般不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
國際大循環戰略成功克服了中國外彙短缺、缺乏現代化資本的發展瓶頸,爲中國經濟走上高速發展道路做出了重要貢獻。1979年中國GDP全球排名第11,荷蘭之後,在世界經濟當中的比重僅占1.79%。1978年中國出口97.5億美元,在世界出口當中的比例爲微不足道的0.78%(武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第662頁)。2009年,中國成爲世界上的第一大出口國。2013年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一大貿易國。1995年中國進出口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僅爲3%,2018年上升到12.4%。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中國GDP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在世界GDP當中占比爲16%,是日本GDP的2.7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8月中國的外彙儲備是3.16萬億美元。在2014年的時候,中國外彙儲備一度高達近4萬億美元,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積累起如此之多的外彙儲備。
既然如此,爲什麽中央提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馬克思曾指出,辯證法中對任何現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必然包含著否定理解。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會發生轉化。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也可能會成爲失敗之母。我們的成功給我們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如果我們不能與時俱進、處理好這種挑戰,中國經濟就可能陷入停滯。
(本文寫作過程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許多研究人員的幫助。在此要特別向東豔及其團隊、肖立晟、徐奇淵和楊博涵表示感謝。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編輯:王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