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髒疾病與糖尿病關系密切。例如在新加坡,罹患糖尿病腎病的成年人比例高達1/4。
患者人數之所以急劇上升,原因之一爲公衆對這種疾病缺乏基本認知,以致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一旦病情進入中、後期階段,治療就會變得十分艱難。
另外,當患者得知自己患有腎病時,心理承受的壓力難以想像,而擔憂所引起的恐懼、抑郁、焦慮等情緒波動,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
1.研究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和SingHealth 綜合醫療中心共同合作發表了一則報告(刊登在BMJ Open雜志),建議對糖尿病慢性腎病者除了治療以外,還要提供專業指導、飲食建議以及情緒心理的協助。
研究員利用世界衛生組織廣泛認可的社會生態模型(SEM)作爲實驗模版,指導分析患者的行爲,並提出可能的協助策略。
具體如下:
2.醫生專業指導
醫生需要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病者苦況和實際需要,並非單純給予小冊子或健康信息作參考。因爲病痛已令患者感到不安,甚至不知所措。醫生有責任詳細如實地告訴患者病情現況,並具體提出積極的實質性建議。
01腎病並非絕症
腎病聽起十分可怕,事實上對于患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十分常見的。在糖尿病腎病變的早期階段,可以通過藥物來緩解症狀,避免病情發展到中期、晚期。對于腎病末期患者,可以通過透析治療來輔助過濾體內毒素,並盡快找到匹配的腎髒進行器官移植。
02飲食信息
很多人認爲,糖尿患者需要嚴格限制飲食,更何況加上腎病。
事實上沒有想像中那麽可怕,不論糖尿病還是腎病,患者也需要均衡攝取營養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等。重要的是少食多餐,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爲主。以下膳食表作一參考。
注意忌吃:乳制品、堅果類。而咖啡和茶也要少喝。
03多鍛煉身體
糖尿病腎病患者容易造成多器官受損,運動時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不然很可能會加重病情,得不償失。
醫生建議,糖尿病腎病餐後1~2小時做一些輕松的運動,如慢跑、熱身操、太極拳、社交舞等。對于打球、遊泳、舉動等強體能運動則不太建議。
3.自我情緒管理
有些患者較爲消極,聲稱做任何事情都爲時已晚,並將責任推在醫護人員身上。這對患者自身病情絕對百害而無一利。醫護人員要讓患者明白保持樂觀、積極心態的重要性,與其建立良好關系。這對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也有幫助。
4.家人的支持和協助
有些患者害怕連累家人,刻意隱瞞自身病情的嚴重性。因此,他們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經常感到孤獨和無助,這對治療成效有所影響。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員會提點患者日常注意事宜(吃藥時間、作息時間、飲食控制),令他們更容易控制病情。
參考文獻:Hwang, Sun Joon, et al. “Perceived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are among patients in Singapore: a qualitative study.”BMJ open 10.10 (2020): e04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