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2021年,多家造車新勢力官宣出海,且好消息不斷;但進入2022年之後,造車新勢力出海明顯沉寂了許多,多家車企選擇繼續修煉內功。與造車新勢力進入低調期不同的是,中國今年汽車出口數量快速攀升,中汽協數據顯示,我國已實現汽車出口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今年有望成爲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與之相伴而來的還有,上半年重回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比亞迪,今年已作出了多個出海大動作,尤其是近日官宣進軍日本,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表示,“與其他市場相比,日本是傳統汽車強國,比亞迪進入日本市場意義重大。”
比亞迪登陸傳統汽車強國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中國市場湧現了大批品牌,不僅有造車新勢力,也有特斯拉等知名企業,同時傳統車企也積極開展電動化轉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在汽車銷量上,中國市場也占到了全球的半壁江山,根據乘聯會數據,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達246.7萬輛,同比增長122.9%,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伴隨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快速發展,本土車企的出海戰略也在快速推進中,已成爲我國汽車産業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的一道靓麗風景線。
蔚來、理想、小鵬、愛馳、威馬、岚圖等造車新勢力已于近年陸續出海,歐洲、東南亞市場成爲這批企業的出海首選,其中,挪威更是成爲很多造車新勢力出海的第一站,“挪威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友好,滲透率高,而且對新能源汽車免征進口關稅。”某業內人士表示。
而從出海力度和影響力看,比亞迪的動作更受到市場期待。7月21日,比亞迪官宣進軍日本乘用車市場,元PLUS、海豚和海豹將成爲首批登陸車型,據了解,這是繼電動大巴、電動叉車之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再次發力日本市場,該事件也受到了汽車産業的廣泛關注。
锂電行業分析師陳磊表示,“與其他市場相比,日本是傳統汽車強國,比亞迪進入日本市場意義重大。”其進一步指出,比亞迪能進入日本市場,與其自身實力分不開。而這也可以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當日致辭中得到體現,“作爲全球最早研發新能源汽車的企業,比亞迪經過27年對綠色夢想的堅守,全面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和車規級芯片等全産業鏈核心技術。今天,在日本消費者的支持和期待下,我們帶著新能源乘用車來到日本。”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比亞迪之于日本,好比特斯拉進入中國,“日本是傳統燃油車大國,産業鏈完善;但在電動車領域,雖然動力電池等相關專利全球領先,但發展進度很慢,比亞迪的入場,將會刺激日本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與日本汽車頗有淵源,曾經大賣的比亞迪F3,外觀有參考日本豐田花冠設計風格,比亞迪也憑借該車真正進入到汽車制造業,此後老款比亞迪唐等多款車型也均有日系車風格身影。從學習到引領,也是行業高度關注比亞迪進軍日本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不只日本市場,比亞迪乘用車也已登陸美國、英國等傳統汽車大國。
不過此前比亞迪出海進度相對緩慢,在今年6月8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王傳福表示,“公司的新能源公交車已實現全球化發展,歐美市場行業領先,未來將加大澳大利亞等市場布局;乘用車方面,未來也將加大海外市場布局,目前的壓力是汽車産量不夠,未來全球一定有比亞迪的聲音。”
爲滿足市場需求,比亞迪持續加大擴産力度,今年二季度,隨著撫州、合肥兩家新工廠投産,比亞迪汽車産量再次獲得提升,但全球缺芯下,以IGBT爲代表的增量芯片供應跟不上比亞迪的生産需求,對其持續擴産仍形成較大壓力。公開數據顯示,隨著在手訂單持續擴大,目前比亞迪可用于出口的乘用車還較爲有限,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僅爲5523輛,其中4月、5月因産量跟不上需求及疫情影響,比亞迪繼續優先滿足國內市場,實際出口量爲連續下滑趨勢,直至6月才恢複至2177輛水平。短期看,比亞迪乘用車出口量仍受限于其産量。
比亞迪今年1-6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走勢(來源:乘聯會,單位:輛)
新能源車出海之路並不平坦
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分別爲106萬輛、113萬輛、122萬輛、106萬輛,4年間並沒有多大變化,處于徘徊階段;不過在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飙升至213.8萬輛,同比翻倍。今年上半年,中汽協數據顯示,我國已實現汽車出口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按此發展趨勢,我國今年有望超越德國,成爲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速要高于整體增速。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倍,今年上半年再出口20.2萬輛,同比增長1.3倍。出口靠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主要有特斯拉、上汽乘用車、東風易捷特、比亞迪、神龍汽車、上汽大通等;進入二季度,吉利汽車、奇瑞新能源 、長城新能源、江淮汽車、一汽紅旗等均加大出口力度;造車新勢力中,愛馳汽車、創維汽車銷量排名靠前,哪吒、威馬繼續發力海外市場。
需指出的是,乘聯會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國出口汽車7.7萬輛,占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8.59萬輛)比重達41.42%。
事實上,國內造車新勢力早在2020年就開始出海,其中愛馳、小鵬、威馬于2020年開始進軍歐洲;2021年,蔚來、哪吒也加入到出海行列。
截至目前,愛馳雖然在國內銷量不及其他同行,但在出海方面遙遙領先其他造車新勢力,旗下愛馳U5已成功登陸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丹麥、以色列、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克羅地亞、法羅群島、冰島和斯洛文尼亞等15個市場。
不過,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主要表現在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海外銷量不理想,其中,愛馳、小鵬、蔚來2021年分別出口汽車1676輛、約500輛、約200輛,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相比2021年的“轟轟烈烈”,進入2022年後,造車新勢力出海明顯收斂,特別是上半年疫情反彈,導致造車新勢力産量不足,汽車出海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而分析中筆者也發現,我國汽車出口增長實際依賴引進的特斯拉以及上汽、東風等傳統汽車集團,今年1-5月汽車出口數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爲上汽集團、奇瑞集團、特斯拉、長安集團、東風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沃爾沃、江淮汽車、華晨汽車,造車新勢力無一上榜。同時,仍能持續出口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僅有比亞迪、愛馳等少數幾家企業。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目前無論是品牌還是技術實力,要與歐美傳統汽車品牌同台競爭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還需持續積累,“比亞迪新開拓的日本市場也不好進,這幾年特斯拉在日本的表現並不是很好。”
據媒體報道,2020年、2021年,特斯拉在日本的銷量分別爲1900輛、5200輛,遠不及豐田、寶馬、三菱等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特斯拉的“前車之鑒”,對比亞迪來說也形成了一定壓力。
不過,即便困難重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決心並未改變,除了比亞迪持續破局外,蔚來、小鵬、哪吒等頭部造車新勢力仍在加速海外布局,其中,蔚來計劃以在新加坡上市爲跳板,加快全球擴張計劃;後進場的造車新勢力也在爲出海做准備,如岚圖已在加快“入歐”認證,旗下岚圖FREE計劃銷往歐盟27個成員國。
(校對/占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