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正式納入《國際疾病分類》
“陰虛陽虛”不再虛幻
中醫藥打通世界“任督二脈”
“奇經八脈”“任督二脈”….。。這些聽起來很玄的中醫“術語”,如今獲得世界權威組織的認可。新華社5月25日19時17分發布消息稱,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25日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首次將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其中。這是中國政府和中醫專家曆經10余年持續努力取得的寶貴成果。
國際數據
支撐中醫研究
更高效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報告》指出,《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包括一個題爲“傳統醫學病證——模塊1”的補充章節,將起源于古代中國且當前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普遍使用的傳統醫學病證進行了分類。將有關傳統醫學的補充章節納入《國際疾病分類》,使人們首次能夠統計傳統醫學服務和就醫情況,評估其形式、頻率、有效性、安全性等,並可與主流醫學和研究進行對比。
納入《國際疾病分類》後,中醫藥具體對哪些人群、哪些疾病有效,相關數據不僅可以從中國收集,還能在國際上更廣泛地收集,因此可爲中醫藥臨床研究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依據。
《國際疾病分類》是世衛組織制定頒布的、國際統一的疾病分類標准,是各國政府在醫療、管理、教學、科研以及政策制定方面,關于疾病分類的規範性標准,是全球衛生健康領域具有權威性的基礎和通用標准之一。
陰虛陽虛
“奇經八脈”
獲世界認可
長江日報記者查詢《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發現,傳統醫學150條疾病和196條證候條目納入傳統醫學章節,其中“奇經八脈”“任督二脈”“陰虛陽虛”“風寒肝火”等描述中醫證候的詞彙均在列。
《國際疾病分類》曆經百年已經過10次修訂,並于2007年啓動第11次修訂工作。在世衛組織牽頭組織和技術指導下,在中國與相關國家的通力合作下,《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最終建立了以中醫藥爲基礎,兼顧日韓傳統醫學內容的病證分類體系。
世衛組織傳統醫學、補充醫學與整合醫學處處長張奇表示,將傳統醫學納入《國際疾病分類》,標志著以世衛組織爲代表的整個國際公共衛生系統對包括中醫藥以及來源于中醫藥的這部分傳統醫學價值的認可,同時也是對中醫藥在中國、在國際上應用越來越多這一現實的認可。“可以說,納入本身對中醫藥具有裏程碑意義”。
從《刮痧》“虐童”到奧運會“拔罐熱” 中醫藥一步步走出“國際範兒”
在不少專家眼裏,認爲是中醫文化在海外社會從“被認識”走向“被認同”的過程。中醫在海外的傳播度和地位正在不斷提升。
2001年
刮痧=虐童?
電影《刮痧》裏,爺爺用中醫傳統“刮痧”療法爲孫子治病,卻在美國被當作是對孩子的一種虐待。
2010年1月
世界話語權
國際標准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秘書處落戶上海,中國才開始逐漸把握中醫藥國際標准化的主導權。由于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理論體系,中藥有效成分不清、作用機制不明、質量標准缺失始終制約著中藥走向國際化。
2017年5月
首個世界標准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正式發布了《中醫藥——三七藥材》國際標准,該標准是我國主導制定的第一個針對藥材産品質量評價的國際標准。
隨後,艾葉、靈芝、板藍根、鐵皮石斛、天麻等中藥相繼獲得國際標准。我國也將在推行中醫藥國際標准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15年10月
屠呦呦
獲諾貝爾獎
中醫藥學家屠呦呦憑借“青蒿素”的發明摘得諾貝爾獎,成爲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屠呦呦將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進程推向快車道。
2016年
奧運會裏的中國印
拔火罐、針灸等作爲“神器”意外走紅裏約奧運會,受到美國泳壇巨星菲爾普斯、美國體操運動員艾利克斯·納杜在內諸多奧運健將的追捧。古老中醫理療方法成爲輿論關注焦點。
中醫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就中醫藥發展發表白皮書。
目前
融入世界
中醫藥傳播遍及18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建立的中醫藥中心已有10個。
數讀中醫藥
世界成績單
已 傳 播:183個國家和地區
合作協議:與40余個外國政府、地區和組織簽署
海外中心:“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建設了一批
院 校: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
自由貿易區談判:我國與14個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
據了解
中醫藥已納入與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意大利等國高級別合作框架;中韓、中新(新加坡)、中馬(馬來西亞)政府間傳統醫學合作會議機制已經建立。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准化組織、中東歐國家、東盟、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構在傳統醫學國家政策制定、科學研究、標准化等領域的合作也在不斷加強。
本組稿件長江日報記者張偲 整理 制圖/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