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6月28日,愛爾眼科(300015.SZ)在接受調研時表示,每年末都會根據會計准則的要求對商譽資産進行謹慎的減值測試。據介紹,公司正在打造“1+8+N”計劃,建設“1+8+N”實際是爲10年、20年發展布局。愛爾眼科指出,現在已經有兩個億收入的地級市醫院出現。現階段長沙愛爾收入4個多億,新醫院按照更高的標准來設計。愛爾眼科表示,新的意見函一手放松、一手收緊,具有很強的合理性。其中,“收緊”在于對醫生和技術人員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化、合理化,新增了“具有2年以上眼科臨床工作經驗、主治醫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展望未來,價方面,近年有很多新技術逐步普及,如ICL、全飛秒等,高端術式和服務占比提升帶來了公司客單價的持續增長,並且這個趨勢還在持續。
新的意見函具有很強的合理性
關于近期流傳的《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關于征求角膜塑形鏡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範和操作規範意見的函》,愛爾眼科指出,從這份文件的內容來看,體現了政策的與時俱進。相較2001年頒布的《衛生部關于加強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管理的通知》,新的意見函一手放松、一手收緊,更加貼合現實國情,具有很強的合理性。
“放松”在于其對醫療機構的驗配條件取消了“二級(含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的要求。老規範在當時醫療機構眼科普遍比較弱的情況下是必要的。隨著二十來年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新規範更符合現在眼科臨床能力的實際,也符合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需要。
“收緊”在于對醫生和技術人員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化、合理化,新增了“具有2年以上眼科臨床工作經驗、主治醫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新的征求意見稿更加注重醫療機構的質量控制,適當放松對級別資質的限制,更加符合當前的實際需求。“未來法規更新、實施之後,對公司視光中心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愛爾眼科表示,國家的政策,一直以來都是允許、支持、鼓勵民營醫療的,從始至終沒有變化。前段時間國務院發布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文件,也再次重申了支持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國內這麽多患者需要多層次的醫療服務和醫療手段,一定需要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共同發展才能解決。
已有兩個億收入的地級市醫院出現
據介紹,公司正在打造“1+8+N”計劃,指的是建設1家世界級眼科醫院,即長沙愛爾;建設8家國家級眼科中心,即北、上、廣、深、武漢、沈陽、成都、重慶;N代表各省會級城市醫院,要達到當地一流水平。未來,部分醫院要具備具有全國影響力。
愛爾眼科稱,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以前覺得地級醫院能做到5000萬收入就很好了,現在公司已經有兩個億收入的地級市醫院出現。現階段長沙愛爾收入4個多億,新醫院按照更高的標准來設計。另外,建設“1+8+N”是從集團的戰略需要出發,是爲未來而建,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實際是爲10年、20年發展布局。
展望未來,量方面,我國眼科醫療服務需求越來越大,同時愛爾眼科綜合競爭力越來越強,發展基礎越來越好,公司將保持持續穩定健康增長。價方面,近年有很多新技術逐步普及,如ICL、全飛秒等,高端術式和服務占比提升帶來了公司客單價的持續增長,並且這個趨勢還在持續。眼科行業的新技術層出不窮,比如老花手術、幹眼治療等,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和普及、老百姓對于更高視覺效果的進一步追求,公司的業務結構將不斷優化。
多指標均達到國家三級眼科醫院評價標准
愛爾眼科介紹海外發展情況時提到,歐洲恢複比較快。去年歐洲業績增長較高,原因一方面是疫情之下,歐洲患者更加傾向選擇專科醫院而非綜合醫院進行眼科手術,降低染疫風險。歐洲分部的發展穩步前進、擴張井然有序。實際上,公司也在關注一些其他地區的項目,但在國際形勢現狀下,還是穩字當頭,穩步發展,夯實現有醫院。
在東南亞,子公司ISEC在新加坡上市,醫院分布于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緬甸。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很嚴重,但隨著東南亞各國全面放開,業務已恢複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關于把控醫療質量方面,2021年,公司白內障術後眼內炎發生率0.0121%(國家統計三甲醫院發生率約0.03%);玻切術後眼內炎發生率0.0166%(國內外相關統計發生率約0.05%);平均醫院處方合格率97.6%;平均醫院醫囑合格率98.6%;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7.79%;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百分率6.14%;以上指標均達到國家三級眼科醫院評價標准。
每年末對商譽資産進行謹慎的減值測試
愛爾眼科談及,在並購中,項目估值高于可辨認的賬面淨資産從而産生商譽,是一種正常的財務現象。公司每年末都會根據會計准則的要求對商譽資産進行謹慎的減值測試,存在減值迹象的計提減值准備。公司的財務原則是減值測試後應提盡提,甯過勿欠。近年來,愛爾眼科國內外並購,都是始終圍繞戰略和主業,並購前進行嚴格的盡職調查,並購後進行全面的賦能整合,總體上保障了項目發展符合預期。
而以前並購基金的模式爲何不用了,愛爾眼科回應稱,産業並購基金模式是階段性的、過渡性的。現在公司體量越來越大,資金實力逐步增強,隨著上市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承載能力持續提高,上市公司自建的醫院逐步增多,産業基金陸續到期後會慢慢退出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