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鄭偉彬
近日,越南中心城市岘港確認其2018-2025年智慧城市發展計劃得到批准,其項目不僅將向基于技術的城市管理過渡,同時還將成爲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根據規劃,該計劃將最終在2030年完成。
除了岘港外,不久前,越南河內北部占地272公頃的智慧城市開發工作也正式開始。日本財務公司住友集團(Sumitomo)和聯合企業BRG Group已在東安區(Dong Anh)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投資額超過42億美元。
該項目將分爲五個階段進行建設,所有階段均計劃于2028年投入運營,涉及的領域包括智慧能源管理、交通系統、安全管理、教室系統、智慧經濟和智能生活。
該項目的亮點在將配備多功能系統,以監測空氣質量、水、天氣、災難風險以及安全性,以確保居民的最大安全。事實上,這也是日本參與東南亞國家建設的亮點之一。
越南岘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東亞,智慧城市建設的蓬勃之地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是智慧城市建設最爲蓬勃的地區。這裏有大量的人口形成了大量的大城市群。同時,由于人多地少所導致的城市擁擠、交通擁堵,加上地理上屬于災害的多發區,導致很多城市政府都願意積極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去,期望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可以快速解決上述問題。
目前來看,新加坡、中國、韓國及日本是亞太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較爲領先的國家。其中,日本除了自身的智慧城市建設外,也積極向外拓展輸出其智慧城市建設方案。東南亞國家是其重要的輸出地。
據資料統計,目前日本大約有200多家企業參與到東南亞國家的26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涵蓋包括菲律賓的新克拉克城(New Clark City)、越南河內和岘港、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馬來西亞的亞庇(Kota Kinabalu)、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Jakarta)等城市。
雖然這些城市的建設都涉及相當的基礎設施、城市交通以及移動支付等內容,但更爲重要的是,日本企業在智慧能源與環境保護上著力,以確定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或具備彈性,確保在城市即使遭遇到自然災害的破壞,也能夠快速恢複。
其中,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工作成爲日本企業參與東南亞國家的重要切口。根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環境省已在其2019財年預算中撥出約1860萬美元(20億日元),以建立一個公私財團,該財團將就東南亞國家的廢物管理交易提出建議並競標,其中大多數面臨嚴重的汙染挑戰。
日本提供的服務包括廢物處理系統、人員培訓和回收,以滿足各個國家的特定需求。爲此,該部將日立造船、JFE工程、三菱重工等私營公司以及在垃圾收集、分離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專門知識的地區市政府成員召集在一起。然後,日本公司將針對東南亞的不同地區提出專門計劃,以應對各種問題,例如菲律賓城市的垃圾堆積或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的地下水汙染。
日本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路徑
日本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路徑明顯與中國、新加坡以及韓國不同。後三者建設智慧城市的模式,往往更注重數字技術帶來的改變。尤其是在中國,互聯網企業參與城市的智慧化建設成爲相當重要的力量,包括阿裏巴巴、騰訊、美團、京東、百度等企業。得益于中國龐大的人口以及良好的數字環境,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迅速,基礎架構、技術實施和數據收集等方面獲得巨大的成就,因此現階段已經逐步轉入到以用戶爲中心的解決方案上。
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智慧城市建設更注意能源、社區的發展。中國雖然有500多個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但目前沒有一個城市到達全面的智慧化運營。相反日本的藤澤是一個全面運營的城鎮。它已經將數字技術充分地融入到社會和環境生態之中。
日本在能源管理和社區智慧化方面尤其注重,與日本社會的發展以及所遭遇的自然災害頻繁有關。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及海嘯,增強了日本建設智慧能源(智慧電網)以及智慧社區的迫切性,目的是爲了使能源系統、社區不易遭遇自然災害的破壞和影響,或是在災害發生時依然能夠通過太陽能等能源應急,並在災後借助智能技術重建社區。
上述提及的藤澤即是一例。“藤澤可持續智慧城市”項目是松下在地震後,在舊土地上建造的一個項目。該項目于2014年啓動建設,並于2018年完成。建設該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居民中間建立和樹立一種社區意識。因此,社區空間是有意建造的,並在城鎮內預留了空間。人行道還設計成環繞著莊園,從而增加了居民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
這也是當前全球新的智慧城市建設的新趨勢,即規劃設計公司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是面向城市居民,而不僅只是關注使用何種技術、技術是否最新等問題。
由于這些經驗教訓,同樣容易遭遇自然災害頻繁襲擊的東南亞國家,更加注重環境能源的管理與城市所具備的彈性、可持續性發展能力。菲律賓新克拉克市的建設正是出于這樣的一種目的。這種可持續性正在使得日本參與建設的基礎設施變得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顯然,日本智慧城市建設的路徑明顯與更加注重技術的新加坡、中國和韓國不同,日本的建設經驗也值得中國各個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借鑒。畢竟,城市的建設都是爲城市居民所服務。
更何況,隨著中國的發展,當前中國的環境、能源等亦到了精細化運營的時刻。過去粗放式的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較大,現在需要往更精細化的方向轉變,提高資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回收各類可回收的資源、物質。
在此基礎上,中國各地方城市可進一步提供自身基于居民爲中心的解決方案,爲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更好的建設模式、發展模式。
□鄭偉彬(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範娜娜 校對:李項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