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聯合國“大年”。習近平主席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同各國領導人“雲端”共商世界和平與發展大計。
特殊的年份,特殊的聚會。回望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紐約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全面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一系列促和平、謀發展的倡議舉措,在聯合國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國印記。
5年來,全球挑戰此起彼伏,世界變局加速演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緊隨時代脈動不斷豐富發展,曆經時間考驗、更加深入人心。
面對自我優先、自私自利對國際合作的挑戰,面對“退群”、“毀約”、單邊制裁對國際法治的破壞,中國展現擔當,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積極搭建對話協商、互利共贏的合作平台,腳踏實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以遠見見未見,彰顯思想魅力
今年3月,在全球抗疫的艱難時刻,埃及《金字塔報》刊登了一篇題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章。文章寫道,世界正經曆前所未有的危機,恐慌情緒在不斷蔓延,這推動人們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疫情暴發之前就反複提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增量風險與存量難題彼此交織,世紀災疫與百年變局相互疊加,當下無疑是人類曆史一段艱難時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一種特殊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讓世人更深刻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思想力量與時代價值。
通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並從中發現“關于世界發展新觀點”的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在疫情期間的通話中這樣告訴習近平主席:這次疫情再次凸顯了踐行您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緊迫性、現實性、時代性。
“新冠病毒的迅速蔓延,正讓全世界人民深刻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實意義。”這是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反複強調的一句話。“在我們這個動蕩的時代,遠見至關重要。所有國家都應該認識到人類的共同命運。”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2015年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習近平主席向世界發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倡議。
回望過去5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項宏大事業,如生命之樹,汲取時代土壤的滋養,在世界各地紮根生長,日益枝繁葉茂。
從共同打造好中拉命運共同體之船、推動建設中阿利益和命運共同體、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打造核安全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從簽署構建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到啓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倡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5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理念和實踐兩個維度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不斷拓展,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不同于“西方中心論”的舊視角、零和博弈的舊思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承繼“天下爲公”“世界大同”的中國傳統理想,爲世界各國人民打開了一個實現公平正義、共贏共享的新天地。從載入聯合國多項決議到寫入雙多邊合作文件,從列入國際論壇重要議題到成爲各國學者研究課題……5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出巨大的感召力。
在巴基斯坦總統阿裏夫·阿爾維看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刻诠釋了合作、和平與發展的真谛,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訴求。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則感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向“創造所有人幸福生活的人類共同理想”。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現場聽取習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憶及當時場景,他感慨道:“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對此完全支持。這難道不正是我們應當致力于建設的世界嗎?”
爲全球求進步,再塑時代動力
自人類社會進入“世界曆史”以來,“建設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便成爲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命題。康德的“永久和平論”、威爾遜的“理想主義”……不同的時代提出了不同的理論方案。
邁過21世紀的門檻,世界展開新的圖景。發展進步的中國,對這一“世界之問”將如何作答?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5年前,站在“世界政治中心”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會廳,習近平主席清晰擘畫了“五位一體”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布局、總路徑,就“建設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給出了中國方案。2017年1月,在多邊主義大舞台日內瓦萬國宮,習近平主席又進一步提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主張。
夥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5個維度完整呈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路徑。
——5年來,中國與世界並肩同行,走出了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從中東到非洲,從歐洲到拉美;從二十國集團峰會到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從上合峰會到金磚會晤……以元首外交爲主線,中國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密織全球夥伴關系網絡。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中哈永久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中瑞創新戰略夥伴關系等一系列雙邊關系定位令人耳目一新,中非合作論壇、中拉論壇、中阿合作論壇、“金磚+”等各種多邊合作形式拓展共贏空間……世界大舞台,吹起一股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新風。
“無論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5年來,習近平主席多次會見聯合國主要機構負責人,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世界衛生組織總部並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等聯合國活動,推動中國同聯合國的合作,發出支持聯合國事業、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的時代強音。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秘書長特別顧問法布裏齊奧·霍克希爾德指出,中國是塑造聯合國和人類未來極其重要的角色,來自中國的支持與合作至關重要。
——5年來,中國與世界安危共擔,爲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貢獻力量。
“中國爲和平而來”。5年前,站在聯合國講台,習近平主席提出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5年來,秉持新安全觀,按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思路,中國成爲推動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建設性力量。從“堅持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到“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再到共建“健康絲綢之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從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到推動解決朝鮮半島核、伊朗核、阿富汗、敘利亞等熱點問題,再到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反極端主義公約》生效……中國爲建設和平世界獻策獻力。
——5年來,中國與世界各國攥緊“發展”這把鑰匙,開創了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
聯合國發展峰會、南南合作圓桌會、全球婦女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問題領導人工作午餐會……2015年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期間,“發展”是習近平主席“聯合國日程”分量最重的部分。
5年來,中國一直扮演著經濟全球化進程推動者、全球發展事業引領者的關鍵角色。面對世界經濟低迷不振,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開出創新增長、結構性改革的“中國藥方”;在經濟全球化陷入迷思的時刻,習近平主席來到達沃斯論壇,引領全球化發展的正確方向;爲實現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等合作倡議;爲解決疫情後經濟複蘇難題,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新加坡知名學者馬凱碩感言,中國找到了正確道路,勇于加入全球化浪潮,並“在遊泳中學會了遊泳”。
——5年來,中國與世界美美與共,繪就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鑒、融合的動人畫卷。
在埃及盧克索神廟,同塞西總統共憶中埃文明交流的源遠流長;在法國尼斯海燕別墅,同馬克龍總統縱論中國古代先賢和歐洲文藝複興;在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同帕夫洛普洛斯總統探討中國儒家民本思想與古希臘人本主義的共通之處……追隨習近平主席的文明交流對話足迹,世界感受到“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開闊胸襟,體悟到“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和美之誼。
當一些人試圖利用所謂“文明沖突論”“種族優越論”在人類大家庭制造偏見與對立,中國堅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拉文化交流年、中芬冬季運動年、中意文化和旅遊年……一項項精彩紛呈的文化交流活動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文化文明的力量。
——5年來,中國與世界共護家園,爲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砥砺前行。
“我們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用破壞性方式搞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這些平實而深刻的洞見,不但成爲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也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明行動方向。
從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談判進程,到推動二十國集團發表首份氣候變化問題主席聲明;從見證中法發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氣候變化北京倡議》,到出席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發出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的倡議……習近平主席同各方溝通立場、協調行動、凝聚共識,爲完善全球生態治理發揮引領作用。西方最早提出“綠色GDP”概念的學者之一、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如是評價:“中國給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希望之光。”
以笃行行擔當,展現行動魄力
2020年世界經濟預計將下滑5.2%;全球貨物貿易預計下滑13%至32%;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人口可能增至2.65億;全球1億人可能重新陷入極端貧困……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一組組來自權威機構的數據,不斷預告著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
在國際機構和經濟學家發出悲觀預測之際,中國已在用行動爲世界注入力量和信心。9月4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率先複工複産的中國敞開大門,爲國際社會搭建當下最稀缺的交流平台,創造當下最珍貴的合作機遇。
“大道至簡,實幹爲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但是行動的方向,更是行動的力量。
這是重信守諾的大國品格。組建8000人規模維和待命部隊和300人規模常備維和警隊,成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成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5年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合作倡議一一落地,爲世界和平發展事業注入強大動力。援建非洲24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惠及50余萬當地民衆;舉辦100多期減貧培訓班,爲116個發展中國家培養減貧專業人才……譜寫人類曆史上“最成功脫貧故事”的中國,既努力讓自己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也願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過上好日子。
這是垂範先行的大國風範。從成爲聯合國會費和維和攤款第二大出資國,到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士兵最多;從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到提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從承諾本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爲全球公共産品,到率先提出《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維護和平發展、應對全球挑戰,中國主動作爲、紮實行動。
這是逆風而行的大國氣魄。多次削減關稅、爲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瘦身”、出台《外商投資法》,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談判取得重大突破、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加快中歐投資協定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面對外部環境的逆風逆水,中國勇開頂風船,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舉辦中法全球治理論壇,聯合舉行中國、法國、聯合國氣候變化問題會議,協調發表《金磚國家關于多邊貿易體制和世貿組織改革的聯合聲明》,推動聯合國大會通過新冠肺炎疫情決議並寫入“以人爲本”理念……當國際合作遭受阻滯,中國聯動各方、形成合力,堅定捍衛多邊主義。
站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特殊曆史節點,習近平主席2020新年賀詞中的一段話在耳畔回響:“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點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之光,不懼風雨,不畏險阻。在人類前途命運面臨重要抉擇的關鍵時刻,中國站在並將始終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郝薇薇、商婧、曹筱凡、黃尹甲子、陳杉、王雅晨、金正、黨琦、王建剛、陳俊俠)
《人民日報》( 2020年09月22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