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在過去的30年裏,中國—東盟關系發展迅猛,雙方在貿易和投資、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爲此,本期特約記者采訪了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吳士存教授,爲我們進行系統梳理和深入解讀。
吳士存 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
領導文萃: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可以說是一衣帶水、山水相連,而且有著悠久的交往史。尤其是1991年冷戰結束後,中國與東盟建立了對話關系,雙邊關系翻開了新的篇章。那麽,該如何理解1991年以來中國—東盟關系的發展曆程?
吳士存:1991年7月19日,以中國外長錢其琛應邀第一次參加在吉隆坡舉行的第24屆東盟外長會議爲標志,中國與東盟正式建立對話夥伴關系。但在此之前,中國與東南亞地區或東盟就已經建立密切的往來關系,同時雙方能在冷戰結束後建立對話夥伴關系也是經過共同不懈的努力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關系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立狀態。
東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泰國、馬來亞、菲律賓于1961年7月31日成立的“東南亞聯盟”(ASA)。但“東南亞聯盟”此後因菲馬領土爭端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治而瓦解。直到1967年8月,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同時發表《東盟宣言》,正式宣告成立新的東南亞地區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但是在美蘇對抗的兩極格局下,中國與東盟間的關系直到1970年代之前一直處于對立狀態。
第二階段:反複中開始上升,雙邊合作以經貿領域爲主。
進入20世紀70年代,隨著中美關系的緩和及建交,中國—東盟關系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75年中國正式承認東盟。1978年11月,鄧小平訪問新、馬、泰,強調中國願意與東盟國家建立經貿和科技交往關系。20世紀80年代,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不斷擴大,但此時南海爭端開始顯現,中國政府隨後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倡議。此後直到冷戰結束前夕,中國分別與印尼、文萊、新加坡建交。
第三階段:冷戰後進入發展快車道,雙邊關系全面提升。
1991年冷戰結束後,中國—東盟關系進入了快車道。1996年,中國成爲東盟全面對話夥伴。1997年,中國—東盟舉行首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同時宣布建立“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系”。2002年11月,雙方簽署了《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確立了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目標。2003年,中國作爲非東盟國家率先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同時將雙邊關系提升到“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系”。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2015年11月雙方正式簽署《關于修訂〈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項下部分協議的議定書》,2019年10月《議定書》全面生效,這標志著雙邊升級版自貿區建設正式啓動。
《領導文萃》:2021年恰好是這一重要事件30周年。在過去30年裏,中國—東盟關系在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呈現出什麽樣的特點?
吳士存:隨著1991年美蘇兩極對抗體系的結束,國際環境發生積極變化,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迎來新一輪浪潮,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濟、人文旅遊等各個領域的合作都邁向了新的台階,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
在經濟領域,雙方貿易規模以令世界驚訝的速度持續擴大。雙方貿易額從1991年的79.6億美元,擴大到2020年的6852.8億美元,30年間增長了85倍。2010年起中國超越日本和歐盟成爲東盟持續至今的最大貿易夥伴。2020年東盟又取代歐盟成爲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同樣,在投資領域,東盟已經成爲中國最主要對外投資目的地和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截至2021年6月底,中國和東盟國家相互累計投資總額超過3100億美元。
在人文旅遊領域,中國與東盟互爲主要旅遊客源國和目的地,2019年雙方人員往來突破6500萬人次大關,每周往來航班已近4500架次。此外,雙方互派留學生人數超過20萬。
總的來講,30年裏中國—東盟關系呈現三方面特點:
- 一是經貿領域合作突飛猛進,形成了雙邊關系持續發展的引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速度及水平在全球範圍內的區域合作案例中屬于佼佼者。
- 二是人文旅遊交流是雙邊關系中的最大亮點,爲彼此夯實互信基礎創造了條件。
- 三是軍事安全領域的合作仍顯不足,雖取得一定的成就,但進展相對緩慢,不僅滯後于雙方經貿領域合作,也落後于東盟與其他域外國家的合作水平。
本文節選自《補齊“安全合作短板”是新時代提升中國—東盟關系的不二法門——專訪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吳士存教授》,見《領導文萃》2022年1月(上)“高端訪談”欄目。
本文作者 | 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吳士存教授
特約記者| 陳相秒
責任編輯 | 箋遲
微信編輯 | 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