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官悅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歐美愈演愈烈,世衛組織數據20日公布,全球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據時代財經統計,爲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至少41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韓國、法國宣布進入“戰爭狀態”、“戰時狀態”。
而曾經被稱爲“佛系”抗疫的新加坡在初步遏制了新冠疫情的爆發後,近日出現了重大反轉:連續三天確診人數創新高,且近七成新增病例都是輸入型病例。新加坡衛生部表示,自本月11日,新加坡輸入型病例突然激增,過去七天內已出現68起。
面對境外輸入壓力,新加坡衛生部緊急下令:國人應立即延後所有出國行程;自20日晚上11點59分起,向從海外任何國家入境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證持有者,發出14天居家隔離通知。
至于是否有必要“鎖國”,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認爲,新加坡雖然不排除“鎖國”做法,但目前沒這計劃也不希望這麽做。他強調,“若新加坡把現有的防疫措施都做好,就沒必要采取這樣極端的手法。”
作爲一個人口密度極高的國家,新加坡擁有全世界第二高的人口密度,其中近200萬爲流動人口。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新加坡該如何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複發?又該如何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沖擊?
限制令引發搶購潮
作爲一個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新加坡是90%以上的糧食都依賴進口。馬來西亞是新加坡食品供應主要來源之一。據新加坡食品局(SFA)2019年的數據,馬來西亞分別占新加坡雞肉、雞蛋和魚類供應的37%、72%和15%。與此同時,新加坡去年還從馬來西亞進口了39%的水果和41%的蔬菜。
然而,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亞辛日前宣布,于18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采取爲期兩周的嚴格限制措施,禁止公民進入海外,禁止外國人進入該國大約兩周。
馬來西亞的限制令一出,對新加坡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沖擊。新加坡人民連夜上街囤貨,超市外排起了長隊。由于搶購的人數太多,口罩、糧食、蔬菜、洗手液等物資幾乎一上架就售空,一些超市還對部分産品(包括雞蛋、蔬菜和大米)實施購買限制。
Fairprice商店中顯示新購買限制的通知,包括每人只能購買30個雞蛋,一定價值的蔬菜及肉類,和一定數量廁紙、泡面等。(圖源:CNA)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新加坡物質儲備高度依賴外國,平時儲備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儲備物質是有期限的。“現在全球各地開始限航、限人入境,未來或有可能造成新加坡人民對物質短缺的恐慌。”
對于一些新加坡人擔心食物和必需品的供應問題,新加坡前官委議員鄭恩裏17日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新加坡有足夠的物資度過這場疫情。鄭恩裏稱:“雖然現在看起來像世界末日,但是新加坡已經做好了面對疫情的准備。事實上,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一直在爲災難做准備。”
前官委議員鄭恩裏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民衆不要恐慌。(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在搶購潮發生後,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部長陳振聲表示,新加坡並沒有面臨糧食或必需品短缺的直接風險,“新加坡的國家庫存量爲數月,且已經爲馬來西亞中斷供應的時間做了多年的准備。新加坡計劃通過庫存、本地生産和海外來源多元化的組合來應對馬來西亞的供應中斷。”
“如果在馬來西亞的生産線中斷的情況下,新加坡的庫存和本地生産將爲我們爭取時間來引進替代供應,”陳振聲補充表示,目前新加坡的米、面條等碳水化合物的消費量超過三個月,蛋白質和蔬菜的庫存量也超過兩個月,“至于雞蛋,我們有本地生産,當馬來西亞的供應受到幹擾時,我們還可以采取其他航空貨運的方式來替代供應。”
他呼籲,只要理性、負責任地購買需要的物品,所有新加坡人就有足夠的物資。
但即便如此,面對持續蔓延的疫情和大體量的人口密度,仍有不少人懷疑新加坡的庫存是否能夠足以支撐新加坡570萬居民的生活直至疫情完全結束。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周二(17日)亦表示,馬來西亞領導人已向他保證,盡管馬來西亞頒布了旅行限制,但兩國之間的貨物流動,包括食品供應仍將繼續。
下調經濟預期
盡管生活物資得到了一定保障,但在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看來,疫情仍是“雙重危機”,是公共衛生危機,同時也是金融危機。
受新冠疫情影響,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在2月17日下調了該國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爲0.5%,並將年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區間預期下調至-0.5%至1.5%。
該部門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因新冠肺炎的爆發,新加坡制造業和批發貿易等外向型行業,將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新加坡主要需求市場增長放緩的沖擊;旅遊業和交通運輸業受到遊客數量“急劇下降”的“嚴重影響”;隨著人們減少購物和外出就餐等活動,國內消費可能會下降。
面對來自經濟的沖擊,新加坡在公布2020年預算案的同時,還宣布了一系列重大經濟刺激計劃,將額外撥出8億新加坡元支持前線抗疫,並推出總值約56億新加坡元(約人民幣281億元)的特別經濟配套計劃。
此外,新加坡政府公務員和國會議員也采取減薪、減津貼等行動。據了解,包括總理、副總理在內,所有新加坡政府部長將減薪一個月,國會議員也將減少一個月的津貼。
除經濟沖擊外,不斷增長的人口也爲新加坡政府帶來壓力。據新加坡政府預計,到2030年人口將增加至690萬,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爲國人提供足夠的食物,並確保食物的可持續性成爲新加坡急需解決的問題。
而從新加坡市區重建局今年3月發布的總體規劃來看,新加坡政府將與當地的農業食品行業合作,以實現到2030年在新加坡實現30%食物自産的需求。
目前,全球疫情的嚴峻情況已超過所有國家預估,預期持續時間也在不斷延長。疫情蔓延之下,新加坡還將面對許多的壓力。對此,許利平認爲,面對這場二戰以來全球最嚴重危機,彈丸之地新加坡很難獨立面對,需要國際合作,聯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