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號稱“五考”定高下,這五大考試分別是小四分流、小學離校考試、中二分流、O水准考試,以及A水准考試。在新加坡孩子在接受完六年的小學教育之後,就要經曆一次“分流”!
與國內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加坡小學分快慢班。老師們會對不同的班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授課,授課內容和評定標准都會有所不同。在快班的孩子,如果成績掉隊會被降到慢班去。同時,如果慢班的孩子一學年結束後成績優秀,也會被調整到更好的班級。
這項規定的目的在于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但是也因此引來了很多爭議,認爲分流教育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
分流制度大改革
2019年3月5日,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宣布了如下消息:
取代中學分流制:
2024年起,新加坡中學實施學科分級全面計劃(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下文均簡稱SBB),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
統一全國考試:
2027年起,目前的N水准和O水准會考將整合成統一的全國考試。
先期試行:
從2020年起,新加坡25所中學將試驗推行學科分級(SBB)全面計劃,並在五年以內把計劃擴大到所有中學,協助學生發掘潛能、減少源流所帶來的歧視和標簽。
爲了配合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爲了減少小學生的壓力,新加坡教育部也修改了小六會考(PSLE)積分制度。從2021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將取消總積分制度(T-score),改用積分等級(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
新加坡小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涵蓋了英文、數學和母語。學生也修讀其他科目,如美術、公民與道德教育、音樂、社會科學與體育。學生將從小三開始學習科學。
學校將在小五至小六年級的階段提供基礎或普通水平的英文、數學、母語和科學課程。
每一名小六學生都必須參加小六會考。這個考試將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便讓他們進入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能力的中學。除了PSLE的成績,學生也可以根據其他方面的成就和才華,通過直接招生計劃進入他們理想的中學。
從2021年起,小六會考以“八級”的積分等級(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制,來評估學生自身學習表現,不再采用與同屆考生成績相比較後計算的總積分(T-score)。這麽做是爲淡化過度看重成績的心態,減少不必要的競爭,並讓學生有更大靈活度與空間去發展各自的強項與興趣。
新積分等級制落實後,考生每科考獲的積分等級介于AL1至AL8,AL1是表現最優秀的等級。因此,學生在小六會考四科總成績介于4至32分。
新加坡教育部讓學生和家長熟悉新制
從2020年的小五生開始,學校發給小五和小六生的學校考試成績單將列出學生各科的積分等級和總成績,讓學生和家長熟悉新制。
各小學每年年底根據小四生年終考試成績,建議他們升上小五時按各自學習進度,選擇普通(Standard)或難度較低的基礎(Foundation)水平的科目,以及評估他們是否適合選修高級母語。
目前,基礎科目的成績分五個等級(一、二、三、四和U等)。積分等級制落實後,基礎科目的成績等級減至三個,即A、B和C。由于基礎科目難度較低,學生考取一等成績,並不等同于普通水平科目的AL1。
在分配中學學額時,新加坡教育部將把基礎科目三個成績等級,轉換成積分等級制下的AL6至AL8,以計算總成績。也就是說,學生的基礎科目若考獲最佳的A,等同于積分等級制中的AL6。每年的小六考生中,修讀至少一門基礎科目的考生平均占約一成。
新加坡教育部強調,修讀基礎科目的人數不多,無須過度細分學生的成績,而該科目成績轉成積分等級制,是爲反映基礎與普通科目的程度差異。
基礎科目讓學生以較和緩的進度學習,考試要求、學習範圍也比普通水平科目少得多,因此積分等級的標准須反映兩者差異,這個做法與現有制度是相似的。現有制度下,在轉換爲總積分制的時候,類似考量也已經存在。
新加坡教育部鼓勵家長在引導孩子選修普通或基礎科目時,以興趣和能力爲考量。不能適應普通科目的學生,或會失去學習動力,如果他們較適合基礎科目的進度,反而能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信,打下良好基礎,升上中學後能更順利地修讀中學課程。
而在中學科目編班計劃下,學生即使某一科在小學時以基礎水平修讀,只要成績優秀,升中學後仍有機會以更高的水平修讀該科目。學生升上中學後的發展,不會受限于他們小學時科目的選擇。
高級母語選修條件
新加坡教育部也宣布中學高級母語選修條件,供考慮要不要在小五修讀高級母語的小四生和家長參考。在積分等級制下,選修中學高級母語的條件,是小六會考四個科目總成績須不超過8分;或總成績介于9至14分,但當中在母語科考取AL1或AL2等級,或高級母語科考取特優或優。
新加坡教育部將在2021年上半年,提供各所中學以積分等級計算的截分點,幫助家長和學生選中學時做知情選擇。這些截分點將按2020年中學分配活動結果來推算。
選校排序將更爲重要
改革後的中學分配制度更注重學生的選校排序,與目前制度相比,未來不切實際填寫中學志願的學生,可能會錯過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
等級積分制度,難免會出現比較多等級積分相同的學生。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學額將按照以下情況分配。
1、身份:新加坡公民優先;
2、選學校的順序:身份相同的話,按照選擇學校的順序來定。誰把這所學校排在第一選擇裏誰優先;
3、運氣:如果選擇順序也相同,那就靠運氣了。教育部推測會有不足一成的學生,進入電腦抽簽階段;
4、高級母語:如果你選的學校是特選學校,那麽高華等級(分及格、優異、特優三個等級)將成爲超越身份的優先因素。
立思辰留學提示,此次改革,小六會考的高級母語等級,也與中學高級母語選修條件有關。學生符合以下條件,中學可以繼續讀高級母語:
小六會考四個科目總成績須不超過8分;
總成績介于9至14分,但當中在母語科考取AL1或AL2等級,或高級母語科考取特優或優;
學校特定。
以兩名總成績同爲八分的學生爲例,考生若是新加坡公民,則優先考慮錄取,其次是永久居民,最後才考慮國際學生。如果學生身份相同,選校排序將起決定性作用。例如,公民學生A把甲中學列爲第一志願,公民學生B把甲中學列爲第二志願,學生A會優先分配到學額。
Q:基礎水平科目最佳的成績等級A,等同于積分等級制中的AL6。考生如果選修一兩門或四科都選修基礎科目,是否會處于劣勢,是否還能進入快捷或普通學術源流?
A:考生即使選修一門或更多基礎水平科目,只要總成績符合條件,仍有機會被分配到快捷或普通學術源流課程。選擇普通或基礎科目時,應以自身學習能力爲考量。
此外,學生進入中學後仍可通過科目編班計劃,按各自的能力修讀適合自己程度水平的科目。
Q:基礎水平科目的成績等級,如何轉換爲積分等級制的AL等級?
A:小六會考積分改革落實後,爲減少對成績過度細分,基礎科目的成績等級從五個減至A、B和C三個等級,分別與積分等級制的AL6、AL7和AL8等級對應。這樣的轉換是爲了反映基礎與普通水平科目的程度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