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取得了衆多可觀的成就,推動了沿線國家間的交流與發展,提高了地區間的經濟合作水平。近日,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所長楊恕教授在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舉辦的講座上不僅分析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成就,也探討其存在的問題。
楊恕從國際反響、項目合作和貿易投資三個角度介紹了“一帶一路”建設五年來取得的成就。
首先,“一帶一路”倡議贏得了國際積極響應。已有10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118份“一帶一路”方面的合作協議,簽署範圍自亞歐大陸拓展至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地區。另外,聯合國已通過2344號決議,呼籲國際社會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意大利決定參加“一帶一路”建設,是第一個參與的七國集團成員,英國、瑞士、德國和日本的企業和政府部門都有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迹象。
第二,合作項目取得示範效應。五年來,“一帶一路”建設聚焦“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主框架,推動一批合作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巴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等建設順利推進;鐵路建設方面如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竣工通車,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建設穩步推進,雅萬高鐵部分路段已經開工建設;港口建設方面,斯裏蘭卡漢班托塔港、科倫坡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建設運行順利,阿聯酋哈利法港戰略合作建設邁出重要步伐,緬甸皎漂特區項目談判持續推進。航空合作方面,中國已與45個沿線國家實現直航,共有37個沿線國家的90家航空公司運營至我國52個城市的定期航班;中歐班列方面,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萬列,到達歐洲15個國家43個城市,已實現“去三回二”,重箱率達85%;在園區建設方面,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等成爲“一帶一路”産業合作的典範;能源合作方面,中緬原油管道投用,中俄原油管道複線正式投入使用,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按計劃推進。
第三,貿易和投資合作不斷擴大。五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年均增長7.2%,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5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9.2%。同時,我們還不斷放寬外資准入領域,營造高標准的營商環境,吸引沿線國家來華投資。自貿網絡建設不斷擴大,目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自由貿易區網絡正在形成,我國已經與巴基斯坦、新加坡等13個沿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5個貿易協定,還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經貿合作協定,與俄羅斯完成歐亞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的聯合可行性研究。
中亞國家間關系不睦使得地區合作水平低。多年來,不穩定已成爲西亞多個國家的常態,直接影響地區發展,也會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阻礙。
中亞—西亞間的經貿交流存在低谷。“除了中亞國家與土耳其聯系稍多,中亞與西亞在互聯互通、經濟貿易等方面的聯系並不緊密。這主要表現在中亞與西亞之間交通運輸線路少,交通基礎設施落後,相互之間貿易額小,産業結構單一,貿易結構相似,貿易便利化水平低等。”楊恕提到,《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指出:新疆要成爲“重要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教科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但是新疆存在發展條件欠缺的問題。楊恕說,新疆GDP僅占國內經濟總量的1.3%,新疆外貿額占我國外貿總額的0.5%,經濟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人才嚴重不足,産業結構不合理,生産技術落後,在外貿方面主要從事轉口貿易,對境外的經濟輻射能力很低,使得其優越的地緣條件難以發揮。
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楊恕給出六點建議。加強對“帶”與“路”關系的研究;加強對六大經濟走廊之間關系的研究;加強對中—吉—烏鐵路的研究;加強對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研究,目前與之相關的研究最少;深化對提高中歐班列經濟效益的研究;深化對絲綢之路的研究,提高對“一帶一路”的宣傳水平特別是國際宣傳水平,要更多關注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
楊恕總結道,“對“一帶一路”這一有著巨大合作空間的建設來說,五年只是一個開始,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規劃。任何急于求成、不實事求是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只有不回避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自信。”
來源:中國貿易報記者 林暢 實習記者 王曼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