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城會:港口城市典型案例研究-新加坡
(1)城市概況
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連同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關鍵水道,由于繁忙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被稱爲“海上十字路口”。新加坡處于亞、非、澳、歐國家來往重要的海上通道上,關系到各國石油、礦石、糧食等戰略物質的運輸,是戰略物質的主要運輸通道,也是中國服裝、紡織等加工産品的出口通道。
新加坡區位圖
新加坡從1959年自治到現在僅有50多年曆史,但它已從昔日的一個小漁村、貿易站和海軍基地發展成爲一個繁榮的城市國家,現已成爲世界第一大貨運碼頭、第二大電子中心、第三大煉油中心和第三大外彙交易市場。2011年新加坡國內生産總值達2919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59936美元,超過日本人均水平。
(2)發展曆程
新加坡最早僅依靠轉口貿易維持生計,逐漸發展成爲新興的發達國家,新加坡的經濟轉型經曆了轉口貿易——進口替代——出口導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型服務業的産業轉型升級過程,制造業從下遊加工生産向上遊的設計、創新等提升。與此同時,港口從單一的轉口貿易向石化、物流等臨港工業發展,港口的功能得到了不斷的擴展和提升。
新加坡發展曆程
第一階段:以出口貿易轉型升級爲重點的階段(1959-1967年)
在長期的殖民統治下,新加坡一直從事東南亞的轉口貿易,經濟落後、結構單一、比例不協調,1959年新加坡獲得自治後,制造業占國內生産總值的8.63%,而轉口貿易以及相關的經濟部分所占國民經濟比重高達80%。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于其他東南亞國家紛紛開展進出口貿易對新加坡産生了很大的競爭,導致其出口貿易額急劇下降,經濟蕭條,失業率上升。在這種局面下,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從轉口貿易向進口替代的工業化經濟結構,改變依賴轉口貿易的畸形産業結構。該時期發展了食品、印刷、紡織、服裝、木材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産業。
從轉口貿易到進口替代時期,新加坡的發展依靠港口發展而興盛,港口的發展帶動整個國家的發展,港城關系初步建立。此時城市的發展對于港口的依賴性大。
轉口貿易向進口替代的轉變,不僅改變了新加坡當前的不利局面同時也扭轉了經濟形勢,從1960年到1967年新加坡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63%,制造業占國民生産總值的比例從1959年的8.63%上升到1967年的16.27%,而貿易業比重則從81.7%下降到32.28%。
第二階段:以産業結構多樣化爲重點的階段(1967-1979年)
在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的幾年中,新加坡失去了馬來西亞這塊腹地,導致新加坡失業率高達10%。1968—1979年,政府調整了經濟戰略計劃,發展出口導向戰略,同時吸引外資投資新加坡的制造業和金融業。爲了解決大量的失業問題,增加就業人口,新加坡采取了發展面向出口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計劃。爲了吸引外資,提升經濟實力,新加坡政府頒布了《經濟擴展法案》爲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服務、實施稅收優惠、改善基礎設施等;同時成立了裕廊管理局等部門負責工業區的規劃管理。之後,帶來了新加坡經濟的快速增長、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和民衆的充分就業,與此同時也形成了通脹壓力。基于當時情況,新加坡政府重視發展資本密集型的出口加工業來應對通貨膨脹等經濟挑戰。該時期重點發展了煉油業,到20世紀70年代末,新加坡已經有了四座煉油廠,此時,煉油業産值占制造業産值超過了30%,新加坡成爲全球三大煉油中心之一。同時也形成了以船舶制造業、電器制造業和精密制造業等面向出口的制造業爲核心,以金融、旅遊、貿易等服務業爲支柱的多元化産業結構。
該階段,新加坡的經濟戰略是出口導向型,勢必要依托港口發展。尤其是煉油、石化等臨港産業的發展,港口陸域成爲了臨港産業的發展基地,臨港産業的發展爲新加坡城市提供了經濟動力,與港口有關的産業部門成爲了新加坡主要的經濟生産部門之一。新加坡依靠臨港産業獲得發展,國外企業的引進促進了基礎設施的完善,該階段新加坡城市發展處于港城相互聯系階段。
該階段新加坡經濟年均增長10.1%,産業結構多元化,制造業在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不斷上升,由1967年的16.27%上升到70年代末的23.59%,金融與商業等服務業的占比從13.08%上升到15.47%。由此,新加坡邁向了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發展道路。
第三階段:以發展技術密集型産業爲重點的階段(1980-1985年)
經過多年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新加坡出現了勞動力緊缺、勞動力成本上升、經濟結構不協調等問題。新加坡從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向高附加值和技術密集型的出口工業發展,爲促進産業結構的升級,新加坡政府從三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深化技術教育,通過各類培訓和教育的開發,擴大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提出了“自動化、機械化、電腦化”的方針政策;第二,采取優惠的財稅政策,吸引國際著名的電腦企業和石化企業以及技術密集型企業投資落戶新加坡;第三,發展高附加值的商業和金融等服務業,打造“金融超市”。該時期新加坡還重點發展了會計、房地産、法律、廣告等與區域金融中心有關的産業和基礎設施。
該時期,新加坡依靠自身優越的投資環境形成了向心力,吸引外國的人力、資本向該國流動。該階段的新加坡形成的集聚效應是港城集聚效應。
雖然該時期年均增長由上一時期的10.1%下降到7.3%,但是1979—1985年制造業工人的名義附加值從18300美元上升到了26900美元。
第四階段:以服務業和知識密集型産業快速發展爲重點的階段(1986年至今)
1985—1986年新加坡進入了嚴重的經濟衰退期,因此政府提出了優先發展有增長潛力的服務業,將産業發展重心放在了服務業和本地企業上。爲應對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崛起,新加坡提出了“知識型産業樞紐”,制造業向上遊産業提升,重點發展上遊的産品設計和研發。同時倡導以知識爲主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科技和創意産業,不斷擴大經濟腹地。
在發展知識型服務業時,新加坡提出了“知識型産業樞紐”,形成以新加坡爲一個節點,具有一定服務範圍,特別是國際服務業的發展,加強了新加坡的集聚效應,同時港口成爲新加坡對外交流平台。這個時期也可認爲是港城集聚效應階段。
該階段,新加坡以8.6%速度增長,金融和商業服務業産值占國內生産總值從1986年的21%上升到1997年的27%。
新加坡産業發展路徑
(3)成功經驗總結
新加坡的成功經驗主要體現在對區位優勢的利用、對港口功能轉變、對政府職能加強三個方面。
新加坡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