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對于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來說,海洋經濟也未必是一個熟悉的名詞。
它最初特指傳統捕撈業,是一種比較單一的第一産業形態。但現在的海洋經濟,包含漁業、油氣業、鹽業、化工業、生物醫藥、電力、海水利用、船舶工業、工程建築、交通運輸、濱海旅遊等十多個子行業,是一個龐大的産業體系。
沿海城市受益于優勢的自然資源與貿易條件,是海洋經濟最先起步的地方,也是近年産業創新的前沿陣地。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與合合信息旗下啓信寶合作,應用大數據手段從啓信寶的新興産業數據庫中提取了中國約2.3萬家工商信息存續的海洋經濟企業,其中74%的企業位于53個沿海城市中。
《2020年中國海洋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海洋經濟的生産總值爲80010億元—在過去20年中,這個數值增長了近20倍。
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知識點是,包含了遼甯、河北、天津和山東三省一市的環渤海地區曾占據超過40%的全國海洋經濟總産值,長期領先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但從2016年開始,環渤海地區的占比開始出現下降,與之相對應的,珠三角地區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這種“南北換位”現象所指向的,是各城市海洋經濟發展路徑的不同。
通過聚類方式分析中國所有沿海城市的海洋經濟二級行業,這些城市可以被分爲四種類型:深圳、上海以交通運輸業爲主,天津的海洋油氣業特色突出,青島、煙台在海洋裝備、生物醫藥産業上擁有優勢,其余大多數城市依然以傳統漁業爲重。
更具體的,沿著中國的海岸線由北向南:北部沿海城市普遍擁有極高的漁業企業占比;東部的浙江、江蘇開始在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等領域發力;南部各省份中,除了福建依然以漁業爲主,其余省份都開始傾向發展服務業。
濱海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洋漁業一直以來都被認爲是中國海洋經濟的三大支柱産業。但是,漁業作爲海洋經濟中爲數不多的第一産業,當前面臨附加值低、受限于環境約束的困境,發展潛力已十分有限。
整個行業的增長與創新更多湧現在第二、第三産業。
截至2021年3月,天津共擁有海洋油氣企業164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0家,發明授權專利843項—這三項數據在所有沿海城市中均大幅領先。
這是一個勘探、開采、輸送、加工海洋原油與天然氣的行業,在中國正處于快速成長期。天津緊鄰的渤海灣盆地是中國4個最重要的海洋油氣勘探區之一,石油地質儲量約有10億噸。
依托于港口的地緣優勢和機械制造、化工産業的基底,天津在海洋油氣領域聚集了一批龍頭企業:中海油管道、海油工程、中海國際等企業,實現了油氣核心裝備部件、工程承包和投資服務的全産業鏈覆蓋。
這也印證了,沿海城市僅憑區位優勢獲取海洋資源的時代已經過去。依靠創新技術,不斷完善産業鏈條、提升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附加值,是推動這個行業持續發展的真正驅動力。
在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大學等一系列高等院校的輻射下,青島在海洋科研、海洋專業人才領域擁有很強的儲備。它的做法是:以海洋技術爲特色,將港口、海洋生物資源等傳統優勢,轉化爲在海洋服務、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的拓展。
經過多年的培育,海洋生物醫藥已成爲青島的一大優勢産業。啓信寶新興産業數據庫的統計顯示,青島目前在這個行業共擁有企業468家,發明授權專利578項。産品落地層面也有了一定的成績:全世界15種海洋藥物中,有3種誕生于青島,並在國內成功上市。
2019年,青島市政府爲了加速科研與企業生産的融合,牽頭實施了一個名叫“藍色藥庫”的計劃:從項目支持、研發資助、平台建設、基金設立、人才培育5個角度支持海洋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
事實上這種融合在城市空間上也早已有所體現。
青島中心城區擁有國家海洋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海洋塗料重點實驗室和中國海洋大學等一批國內頂尖的海洋科研機構,周邊也有大量海洋經濟企業聚集—這些企業多屬于技術密集型的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信息服務、海洋技術服務行業。
另一處科研院所與企業高密度集聚的區域在青島“藍谷”。和中心城區自發形成的格局不同,這是一片借鑒了硅谷模式的新開發區域—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爲中心,在周邊定向引進與專業特色相匹配的行業要素。
這種經規劃形成的“園區模式”彙集了企業所需的技術、資本和人才資源,再加上創新基金聯盟、産業協會等組織加強了行業間的聯系,使園區逐漸成爲一個從海洋研發到成果孵化、再到技術交易的海洋創新生態圈。
山東半島的其他城市也有著與青島相似的海洋經濟結構。據啓信寶的數據統計,威海、煙台在海洋生物醫藥領域分別擁有334家、188家企業,在所有沿海城市中僅次于青島;而在海洋裝備制造領域,煙台和青島也是中國最強的兩座城市。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城市共同面臨著産業升級的壓力。
盡管每年都有大量漁業企業注銷,威海、煙台、青島三地的企業在這個行業的占比至今依然高達75.72%、65.43%和46.78%。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深圳的這個數值已降至5.23%。
在海洋經濟領域,深圳是最快、最全面地轉型進入中高端産業的城市之一。在2019年深圳的海洋生産總值構成中,海洋高端裝備産業、海洋金融服務業、海洋信息服務業和海洋技術服務業的增加值占全市海洋生産總值的比重已超過20%。
這種增長的勢頭與城市自身的優勢産業密切相關。
在深圳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名單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新材料、生物醫藥,都是深圳當地具有較高産值且技術領先優勢明顯的産業類型。
當海洋經濟與這些優勢産業交叉,産生了大量新興、垂直的“海洋+”行業後,它們也成爲深圳海洋經濟體系中創新濃度最高、創新産品最爲豐富的領域。
其中,海洋裝備制造是先進制造業在海洋經濟中的集中展現。深圳“中集集團”研發的自升式鑽井平台,提供了適用于全球主流鑽井包系統供應商産品的平台接口,能大幅提升油氣開采的效率。彙川科技的工業機器人、招商重工的海洋多功能平台等都是深圳在遠洋自動化作業領域的創新。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則爲海底探測、深海傳感、無人和載人深潛等新領域奠定了技術基礎:研祥智能的海洋船舶導航測控、雲洲創新的無人船艦等産品,均是知名技術公司在海洋經濟中延伸出的新應用場景。
華爲海洋全球銷售部總裁許劍濤在2020年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表示,對比全球公認最具有競爭力的“海洋中心城市”新加坡,深圳目前在國際海纜布局、深海通信等領域還有一定差距。
但兩座城市的共性也很突出:都以電子産業爲支柱,都重視智慧港口的建設,並以設立海洋基金的方式支持海洋技術的創新。
在對深圳海洋經濟發明授權專利的統計中,一些深圳本地的龍頭企業頻繁被提及。
其中,集裝箱頭部企業中集集團擁有近900項授權專利,多數與港口集裝箱的標准化、智能化相關;能源公司中廣核累計獲得發明授權專利1578項,核心技術開始從核電向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拓展。
過去,遠洋航行和氣候觀測依賴于經驗豐富的水手,如今在大數據手段的支撐下,海洋地理信息平台已成爲了主流應用。憑借在衛星導航、大數據存儲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深圳中興通訊研發的海洋大數據應用支撐平台ZTE OaS,可智能掌握海濱環境監控、台風災害預警、水質指標監測等實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