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固廢網訊: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國土面積不大,人口比較密集。隨著城市進程不斷推進,城市垃圾與日俱增,但新加坡是一個非常注重環境保護的國家,以整潔、優美的環境聞名于世,被譽爲“花園城市”。在聯合國人居署發布的《世界城市狀況報告》中對新加坡在汙染控制、交通管理和水處理領域等方面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垃圾分類方面,新加坡以“零垃圾國家”爲目標,從源頭開始控制垃圾的産生,並努力實現垃圾的重複利用和回收,給予垃圾第二次生命。據統計,新加坡有560多萬人口,每人每天産生近1千克垃圾,這些垃圾的56%被回收循環利用。
采取減量化控制原則。新加坡采取了嚴格的垃圾處理辦法,以“3R”原則(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爲核心,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産生,並通過資源化處理盡量對垃圾進行循環利用。爲了減少垃圾量,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制定了三個重要策略:一是減少垃圾的總體數量。爲了從源頭上管控垃圾的快速增長,新加坡通過采取減少制造産品所需要的材料和包裝的方式來實現。從2007年起,通過政府、工商界和非政府組織聯合發起簽署“自願包裝協議”。按照協議,簽訂協議的公司包括産品生産商、零售商、批發商等,要主動制定減少包裝數量的標准。由于産品包裝垃圾大約占新加坡日常生活垃圾重量的1/3,所以簽署“自願包裝協議”的目的是通過重新設計包裝和再循環,達到減少包裝垃圾的效果。根據推算,自2007年簽署第一份協議到2019年,已減少包裝生活垃圾上萬噸,政府從中節約了數億元新幣的經費支出。二是用焚化減少垃圾體積。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新加坡國家環境局開始啓用焚化廠。每天垃圾收集商從新加坡各地收集垃圾後,將可燃燒垃圾運送至新加坡的4個焚化廠,通過焚化可減少90%的垃圾體積。三是推動垃圾循環利用。新加坡政府借助資源再利用、焚燒和循環使用等途徑,有效降低了垃圾填埋的數量。新加坡每日産生的垃圾中只有3%不可回收或不可焚燒的垃圾直接填埋處理。新加坡政府明確規定,垃圾收集商運送垃圾的時候需要附上運單,上面標明垃圾類型及垃圾源頭。焚燒處理生活垃圾時産生的熱能還將用于發電,而焚化後所産生的諸如建築廢料、工業殘渣等灰燼和不可燃燒垃圾,會先利用磁鐵分離器吸取其中含有的廢鐵,然後將剩余垃圾集中到大士南海運轉換站,再由推式拖船與平底船于傍晚出發運至離岸的實馬高垃圾埋置場填埋。如今實馬高垃圾埋置場已成可供休閑娛樂的場所。除使用焚化技術使90%被燒掉的垃圾轉換成了電力外,新加坡政府還利用混凝土再生材料,使建築垃圾再循環率達98%;利用電子垃圾的回收拆解,發展城市垃圾處理的新産業;積極開發潔淨能源,從而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固廢處理的法律法規及質量標准,包括《環境保護和管理法》《環境公共健康(有毒工業廢棄物)管理條例》《環境公共健康(一般廢棄物收集)管理條例》等。這些法律法規對新加坡垃圾的收集及處理作了詳盡的說明與規定,並且具有可執行性,同時也有助于實現垃圾處理規範化、科學化與可持續發展。新加坡政府對亂扔垃圾的行爲采取教育與嚴懲雙管齊下的措施,增強了監督處罰力度。在公共場所,若被執法者發現違反新加坡環境公共衛生法令,就將面臨高額的罰款。例如,即使向馬路上扔根橡皮筋,一旦發現就要被罰款300新幣(相當于1500多元人民幣)。但是,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在2018年還是發出約3.9萬張亂丟垃圾的罰單,創9年來新高。因此,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此問題,于2019年采取人力和科技相結合的方式加強監管。在人力方面,國家環境局執法人員會到隨意亂丟垃圾的熱點地區巡邏執法;在科技應用方面,增設了高空電子眼,采用攝像機和視頻分析等高科技手段,加強執法能力與效率。
充分發揮垃圾回收企業主力軍作用。新加坡的垃圾分類制度與日本、比利時相比不算複雜,大體上分爲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大類。可回收垃圾投放于藍色垃圾桶內,不可回收垃圾投放于綠色垃圾桶內。放置可回收垃圾的藍色垃圾桶內又分爲塑料品、紙制品、玻璃制品、金屬用品四類,並分別用藍色、綠色、紅色和黃色四種醒目顔色作爲標識。大件可回收物品需另行處理。在新加坡,垃圾回收企業是垃圾分類的主力軍。因爲普通居民的生活垃圾與工商業的垃圾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相應的垃圾回收企業也分爲兩類。針對于居民生活垃圾,政府部門將整個新加坡分爲七大區域,采用統一招標方式,由有資質的垃圾收集商參與投標。目前,新加坡共有4個垃圾收集商擁有許可證,爲相應區域提供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利用垃圾的收集服務,居民把可回收垃圾投入桶中後,就會由持有執照的收集公司收集並加工處理,實現廢棄資源再循環使用,爲此居民也要繳納相應的垃圾回收費用。針對工商業垃圾,目前新加坡有300多家注冊的工商業垃圾收集商,可由企業自行選擇。自2001年起,新加坡的垃圾收集開始實行全面私有化,垃圾收集商自負盈虧,其運營收入主要來自垃圾處置費及發電收入。垃圾處置費是由企業、商戶、居民用戶繳納,政府對居民按照住宅的性質(公屋或私有住宅)及其面積征收不同標准的垃圾處理費,對商店按照每日垃圾産生量確定收費標准。垃圾填埋場、焚燒廠等終端處理是由政府管理的,運營費用由國家撥款。同時新加坡大多數垃圾回收公司,都可以提供清潔和綠化服務,政府或商家一般也會向其購買相應服務。另一方面,政府也對垃圾回收公司進行嚴格的監管,例如國家環境局明確規定收集垃圾的時間和頻率,生活垃圾要求每天收集,並且在白天進行,工商業垃圾則需要在晚間進行。爲了確保能最大限度對收集的垃圾分類回收,還明確規定對于回收企業送往焚化廠的垃圾數量和種類等。
重視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對環保意識的教育注重從娃娃抓起。新加坡教育部規定從小學就要設置垃圾分類相關課程,學習並遵從3R原則,減少垃圾的産生,一些學校還將垃圾分類作爲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垃圾回收企業也會按照政府要求,在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中,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例如通過印制發放環保宣傳單和一些環保用品的方式向民衆宣傳垃圾分類,爲所在社區、學校開展環保教育、學生上門回收舊報紙等活動提供經費。他們還會積極參加大型的社區活動,現場直接收購居民送來的報紙、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品,並支付現金或禮品。爲了提高社區和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垃圾回收企業還會在所在轄區開展評選活動,對可回收率排名前15名的社區進行獎勵,減免其一個月的垃圾回收費。此外,留學生來新加坡的第一堂課也是“垃圾的分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系電話:010-6536782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