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南海(圖源:東方IC)
太平洋似乎總有點不太平,因爲常有域外勢力意圖興風作浪挑撥矛盾。當中國與東盟諸國正致力于將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的時候,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似乎不僅無意樂見其成,而且釋放錯誤甚至虛假信息,真可謂是爲了阻撓破壞,不惜明槍暗箭。
不久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炒作稱,“新加坡購買F-35戰鬥機是針對中國”。不過,新加坡國防部隨即發布明確聲明,采購F-35戰鬥機只是爲了加強自己的國防力量,既不是針對任何國家,也不是與任何國家結盟,新加坡更不是“親美聯盟”的一員。顯而易見,美國媒體的“離間計”罕見地被新加坡官方戳破了真相。
衆所周知,不論是奧巴馬政府力推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還是當前特朗普政府忽悠兜售的“印太戰略”,美國亞洲戰略的核心目標其實大同小異,就是要圍堵和遏制中國崛起。不過,南海地區局勢發展並非按照域外勢力畫下的“路線圖”向前推進,美國欲合縱連橫東盟以對抗中國的“小算盤”恐怕難如意。
首先,美國心有余而力不足。衆所周知,特朗普一上台就火速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令其亞太盟友和夥伴國大失所望之余,對現實也有了新的認識。2018年,特朗普又接連缺席東盟和APEC兩大峰會,被外界質疑“美國是否已實質上放棄了在亞太地區的傳統地盤”。
根據過去一段時間的觀察,至少對于本屆美國政府而言,不少人認爲“印太戰略”將主要是話語上的,因爲特朗普力推“美國優先”聚焦內部發展,對于海外事務的投入不得不大幅縮水。對此,東盟國家心知肚明,雞蛋不能都放在美國人的“籃子”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就可以掉以輕心。
其次,東盟和中國關系已密不可分。2003年10月,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系,現已成爲最具實質性、最具活力和互利共贏的關系之一,涵蓋政治安全合作、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三大支柱穩固發展,如今正展望更美好的2030年願景。
中國—東盟自貿區早在2010年初就建成,升級議定書于2018年底全面生效。目前,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方,雙向投資總額已超2000億美元。
最後,中國理解並尊重東盟的訴求。東盟國家普遍看重三大訴求:即支持東盟的統一和中心地位;促進該地區的貿易、投資和連通性;支持以國際法和規則爲基礎的世界秩序。對此,中國皆有積極回應。
在安全秩序方面,中國已表示爭取3年內完成“南海行爲准則”(COC)的磋商進程;在自由貿易方面,中國將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談判,力爭2019年完成;在互聯互通方面,“一帶一路”倡議將更加注重項目的可持續性,並更多惠及當地民衆,力求行穩致遠。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開放的亞洲歡迎任何和平友好且富有建設性的國家前來串門作客,不過任何企圖分裂和搞亂亞洲的圖謀注定不會得逞。誠如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近來坦言:“如果被逼選邊站,我會選擇富裕的中國,而不是不可預測的美國。”
作爲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一直以來致力于推動亞洲的和平、穩定、繁榮,這是亞洲國家越來越看在眼裏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中國的這份真誠與付出,也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亞洲國家的認可和點贊。(文/孫喜)
(作者是旅居新加坡的中國籍獨立時評作家,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校友)
原題:孫喜:拉東盟國家選邊站終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