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就得上有政策,下有行動”
鄉裏有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蔣菡 羅筱曉 陳昌雲
雲南省福貢縣鹿馬登鄉阿路底安置點的傈僳族非遺工坊裏,有張桌子上放了塊“黨員先鋒崗”的牌子,39歲的余李妹和4個工人正在縫制傈僳族傳統服裝,穿針引線非常熟練。
“我是殘疾人,13歲時得了肌肉萎縮症,沒有了力氣。”9月16日, 余李妹告訴《工人日報》記者,2010年他去廣東打工兩年,在一家制包場縫拉鏈,後來身體越來越弱,就回到了家鄉。剛開始他擺了個補鞋攤,去年8月這個非遺工坊挂牌後,他來到這裏,擔任技術員。“我是黨員,我要跟黨走,依靠共産黨,還要帶著大家一起好好幹!”
這個40多人的扶貧車間裏,帶頭人此路恒也是一位殘疾人。拄著單拐的他,硬是憑著毅力與努力,帶著村民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被評爲雲南省殘疾人自強模範。
他告訴記者,他從2007年開始種草果,2012年收入6萬多元,“2013年,我是全縣最早脫貧的人之一”。
此路恒還想著帶更多人一起脫貧,琢磨如何讓村民們有自己的技能和産業。他所在的赤恒底村是傳統的傈僳族村寨,家家都有紡線織布、服飾加工的手藝,他的妻子娜麗沙便是一把好手。此路恒覺察到了商機——手工織出來的麻布賣布匹利潤少,但成品卻能在市面上賣到好價。
2013年,此路恒發動身邊會紡織的村民,組建福貢群發民族服飾加工專業合作社。“我是殘疾人,剛開始別人懷疑我,我就跟他們交朋友,只要肯來,幹一個小時也給錢,冬天還送衣服給他們。我還帶著他們唱歌,我們傈僳族人愛唱愛跳,慢慢就把他們吸引過來了。”他說,村民們大多都沒摸過縫紉機,腳一踩,機器“嗚”地轉起來,還把人嚇一跳,“我就手把手地教他們,慢慢踩”。
當年合作社就實現了戶均收入2萬元,後來還建起了自己的品牌“紗蘭顔”。現在,合作社每年的生産能力達到了4萬套,産品除在怒江州本地銷售,還遠銷緬甸、新加坡、泰國、日本等地。
進一步推進文化扶貧工作,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以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爲重點,在少數民族地區國家級貧困縣,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2018年,這個合作社也變成群發民族服飾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2019年,工坊實現總收入460余萬元,脫貧218戶412人,其中殘疾人66人。2020年上半年,脫貧人數110戶200人,其中殘疾人30人。
“傳統服裝做起來難,穿在身上也不舒服,但我們要把這項傳統傳承下去,要讓下一代還能穿上我們的傳統服裝,不能讓民族文化丟了。”此路恒說。
最近,此路恒忙著打理線上銷售平台——中國民族服飾商城。“看得更遠些,想得更多些,才能發展得好。”他信心滿滿地說,“脫貧就得上有政策,下有行動,才能有效果。”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