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志施行手術中。 |
6年來,張銘志(左二)14次進藏開展培訓。 |
張銘志(左)于今年初獲“亞太眼科學會學術成就獎”。 |
張銘志率隊參加援非“布隆迪”光明行。 |
4月7日至13日,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常務副院長張銘志再赴西藏支援。這是6年來,張銘志第14次進藏。
這兩個數字,正是這位眼科教授醫者生涯的一個小小的縮影——38年來,她傾盡芳華,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到中國眼科醫療事業中。作爲我國眼科界最早開展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和最早開展白內障屈光手術的醫生,張銘志至今成功施行各類白內障、青光眼和准分子激光矯治近視手術3萬多例。
在擔任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常務副院長一職的14年來,她更是在處理好日常行政事務的同時,堅持臨床診療、科研和教學,並帶領團隊不斷創新、拓展,實現了多項造福眼疾患者的善舉。
爲什麽這麽拼?面對這個問題,這位年近花甲的眼科教授答得質樸:“當醫生、當老師是我的特長,如果我不做手術、不帶學生,不就浪費了一身好手藝嗎?”
憑借這一身“好手藝”,她爲許許多多人帶去了光明的希望,也以她的理念和實踐,爲汕頭眼科醫療事業帶來了喜人的變化。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宋芾 通訊員 鄧丹丹 梅一帆
“人才引進”和“自我培養”並舉
上世紀90年代末,國際眼科技術設備飛速發展,新技術需要領頭人。1998年,張銘志受新加坡著名眼科專家林少明教授的邀請,到新加坡眼科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在此期間,她孜孜不倦地學習鑽研,吸納國際最前沿的眼科技術,積累大量新加坡的高端臨床經驗,還多次出席世界各大國際性眼科學術會議,並代表中國眼科界作主題演講。
在國外嶄露頭角的張銘志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世界眼外科醫師學會更是委以重任,讓其負責中國區的白內障防盲工作,爲此,她收獲了“新加坡眼科研究貢獻獎”。
可以說,這段曾經的經曆,爲張銘志日後在中國眼科醫院的建設和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國際經驗。
2005年,張銘志教授作爲專業人才被引進到汕頭國際眼科中心,正式接過常務副院長的接力棒。作爲新任“掌門人”,她心中早已暗下決心:要在自己這一任上,讓這家年輕的眼科醫院跻身國內領先行列。
張銘志敏銳地意識到,早期醫院引進的人才流動性過大,勢必造成人才隊伍建設後繼乏力,不利長遠發展。她深知,人才是關鍵,想改變現狀,就必須另辟新徑。于是,一個因地制宜的人才興院戰略就這樣提上了議事日程。
考慮到醫院地處省尾國角,張銘志首先提出“人才引進”和“自我培養”並舉的發展思路。她認爲,唯有自己培養出能夠根植于汕頭這片熱土的醫生,才能長久地服務于當地百姓。于是,她親自擔任白內障專科和青光眼專科的學科帶頭人,走上講台授課傳技。
沒過幾年,隨著各大專科的發展,好消息接踵而來:醫院先後被教育部定爲眼科學博士授予單位;中國白內障培訓學校;全國ICO(國際眼科醫師)考點;廣東省眼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廣東省白內障區域性防盲培訓基地……
14年來,張銘志教授及其團隊業已培養出本科生2959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164名,他們中有不少人已成爲院內人才隊伍的中堅力量。
人才興則院興,人才強則院強。短短幾年內,一方面引進人才,一方面自主培養,該院已逐步打造出一支業務素質過硬、創新拓展能力較強的“明星專家”團隊,既解決了人才隊伍建設難題,也爲醫院帶來一派生機勃勃新氣象。
親自爲科研人才“跑”課題
張銘志上任後主抓的第二項工作是科研。
第一年,張銘志教授就帶頭讓醫院實現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立項課題“零的突破”。在她的帶動下,醫院的科研學術氛圍日益濃厚。醫院打破等級觀念,推行“One Doctor,One Project”理念,鼓勵年青醫生積極開展臨床研究,探索新技術、新項目。她常常身體力行,爲渴望做科研的人才“跑”課題,創造條件支持年青醫生參加各類國內國際學術交流。
就這樣,“人才”和“科研”猶如強勁有力的兩翼,助推著汕頭國際眼科中心飛速發展。
此外,視野、思維開闊的張銘志教授通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破除積弊,不斷創新,率先實行從上而下的全員聘用制,使汕頭國際眼科中心成爲全國公立醫院醫療改革創新和科學管理的一面旗幟。她大膽借鑒國際標准,在醫院運營上建立SOP模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並采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環管理方法,做到凡事言必行、行必果。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張銘志教授敏銳地察覺到汕港眼科學合作將會迎來更廣闊的空間,她及時調整發展策略,力促汕頭國際眼科中心與香港中文大學雙方團隊在醫療、科研、教學、培訓等多領域的深度合作,取長補短,資源共享,並以香港爲紐帶開展國際間的多方合作。
醫院先後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成立眼科學聯合實驗室,並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魯·沙利教授合作,開展眼科學多項研究;同時,與冰島、瑞典、英國、澳大利亞、美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及研究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時時捕捉眼科學研究國際最前沿的信息,爲未來建立粵港聯合眼科實驗室和聯合臨床研究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爲基層留下“不走”的醫療人才
2017年3月3日,在世界最大的區域性學術組織——亞太眼科學會(APAO)年會頒獎現場,當張銘志從學會主席手中接過個人榮獲的“2017年度亞太地區眼科學會防盲傑出貢獻獎”的證書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據悉,亞太地區眼科學會防盲傑出貢獻獎設立于2001年,旨在表彰亞太地區爲防盲扶貧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各國眼科醫生。2019年,張銘志教授再獲“亞太眼科學會(APAO)學術成就獎”,兩次殊榮可謂實至名歸。
14年來,她去過偏僻貧窮的基層鄉村,也到過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她帶領的醫院團隊承擔了“關心是潮流”、“中華健康快車”、“援藏光明行”等八大防盲培訓項目的醫療工作,防盲扶貧足迹遍及全國22省、5個自治區、3個直轄市、119個地區,開展扶貧白內障手術累計達21.7萬例,居全國首位。
張銘志始終認爲,防盲治盲的根本在于提升基層醫院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在沒有任何可借鑒經驗的情況下,張院長創建了一套新型的以“授人以漁、助人自助”爲核心的三級精准醫療防盲扶持模式,創新基層醫生白內障顯微手術培訓體系,將研究生、住院醫師、基層醫生全部納入培訓體系,並開通了覆蓋全國21省49個點的遠程醫學教育網絡,使汕頭國際眼科中心一躍成爲中國基層眼科醫師重要的培訓基地之一。
“如果以我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患者,我可能只能幫助1000名患者,但是如果有十個人和我一起去幫助患者,就能幫助1萬名患者。”張銘志說。
2008年,海南省政府啓動打造無白內障省的規劃,但按照該省當時的醫療技術和醫生力量並沒法做好該項工作。
當時,相關部門通過公益慈善組織輾轉找到張銘志教授,提出援助請求。張銘志隨即調集了最強的專家團隊趕赴海南,在當地建立了3個醫療點,在做好全省白內障患者摸查的基礎上,施行了近3萬例白內障複明手術,同時,還爲海南省各市培訓出多名能夠獨立開展手術的基層醫療骨幹,留下一支“不走”的眼專科技術隊伍,助推海南無白內障規劃全面實施,既獲得海南省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又造福一方百姓。
最讓她欣慰的是,許多經過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培訓的學員回到當地醫院後,都成爲技術骨幹。而且,這些經過培訓的學員並沒有把技術壟斷,而是繼續幫扶下級醫生,帶動基層醫院整體發展,將技術傳承、播撒到更多地方生根、開花、結果。
■關注
6年來14次
進藏培訓
2013年,張銘志教授偶然從一個國際NGO組織的西藏視覺項目辦公室主任貢嘎紮西處得知,西藏的眼科醫生竟然要遠赴尼泊爾和印度培訓,而內地醫生援藏幫扶多以一次性手術爲主,無法解決當地眼專科醫療技術匮乏的現狀。
面對這一情況,張銘志教授不顧自己年近花甲,毅然踏上“世界屋脊”,爲西藏培養出多位可以獨立開展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醫生。在她的感召下,全國越來越多的眼科界同行響應張教授的提議,紛紛加入扶持西藏志願者行列。
六年來,張銘志親自帶隊,先後14次進藏,爲西藏培養出一批又一批能獨立開展眼科手術的藏族醫生,並搭建起可遠程會診和培訓的網絡平台,使西藏這個因高原導致白內障多發的地區徹底改變了眼專科技術匮乏的問題。
■鏈接
防盲扶貧足迹
走出國門
2017年11月和2018年6月,張銘志的“防盲扶貧地圖”再添新迹,她率隊走出國門先後參加“巴基斯坦光明行”和“非洲布隆迪光明行”醫療援外任務。其中“援巴光明行”是“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開通以來第一次有國際眼科醫療隊走到巴基斯坦,張銘志教授則是第一位在那裏實施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的中國醫生。
援巴期間,來自中國的眼科專家團隊診療當地眼疾患者300多人次,並完成了125例眼科手術。最後一個手術日,原本預約了32台手術,一直加到40台,醫生們在操作時盡量節省耗材,以便在當地有限的條件下,幫助盡量多的患者。
當時,最後一台手術是爲一名16歲患有先天性雙眼白內障的巴基斯坦女孩而加。女孩是個孤兒,從小就失去了雙親,16年來一直活在黑暗中,生活無法自理。出于醫生的天職,張銘志決定幫一幫這個女孩。
張銘志坦言,當時答應給那個小女孩做手術,其風險只能由她個人承擔,“如果出現感染,對于整個團隊都是有影響的。此外,小女孩本就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如果她的眼底也有問題,我們即便做了手術,她還是看不見的。”術後,小女孩用微弱的聲音說“看見了”的時候,整個醫療隊都如釋重負,激動不已。
防盲扶貧之路任重而道遠,張銘志說,只要她還在任一天,就會堅定地將扶貧扶技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