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老生活不能自理
喪失行爲能力的時候
如何才能有一個放心的監護人呢?
“意定監護”的監護方式,你聽過麽?
老人可以事先指定一個人作爲監護人,到時行使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該監護人既可以是子女中的某一人,也可以是鄰居、朋友等無血緣關系的人,甚至來自居委會、民政局等組織。
廈門已經有人這麽做了!
下面我們來聽聽陳老太的故事
春節剛過,70多歲的陳老太(化名)就來到福建秋生律師事務所,她有多個子女,有房産,有租金收入養老,對目前的生活狀態還算滿意。但她仍想通過法律途徑爲晚年生活增加一道保障,減少一點糾紛。最終,她聽從律師的建議,選擇了“意定監護”。
老人自述
不想等到哪天動不了的時候
子女因照護和財産發生矛盾
陳老太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
子女方面]
陳老太有4個子女,老伴早年離世,她獨自撫養子女,照顧子女們一個個長大成家。陳老太說,四個子女中,兩個兒子這些年來幾乎沒有來往了,兩個女兒比較孝順,經常來探望、照料。
[
經濟方面
]
陳老太在本市有兩套房子,她將一套房子出租,租金作爲自己的養老錢。此前,陳老太還爲了房子歸屬打過官司。案件以陳老太勝訴告終,近期終于把産權證辦了下來。房子産權明晰了,陳老太覺得是時候安排一下今後的生活了。
于是,她來到律所,咨詢解決的方案。陳老太告訴律師:“我不希望等到哪天動不了的時候,子女因爲誰來照顧我、財産怎麽分發生矛盾。”她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妥善安排晚年生活,減少後顧之憂。
律師推薦
可用“意定監護”指定監護人
管理今後的醫療護理和財産
在全面了解了陳老太的家庭情況和需求之後,律所家事團隊的葉麗蝦、羅和新兩位律師爲陳老太介紹了“意定監護”。
葉麗蝦律師告訴記者,老人擔憂如果喪失行爲能力,自己的生活、醫療、財産管理等會出現問題,依據法律的規定,老人可根據意願選定監護人。一旦喪失行爲能力,就可以由自己指定的子女作爲監護人,決定自己的醫療、生活護理和財産管理,避免子女之間發生爭執。
雖然是第一次聽說“意定監護”,但陳老太思維清晰,加上律師細致解釋,她馬上就表示同意。律師還建議陳老太可以訂立遺囑,對自己的財産主要是房産做提前安排,這樣能進一步避免老人去世後,子女之間産生糾紛。
三方見面
意定監護協議+遺囑公證
更能保證二者的法律效力
陳老太同意之後,律師又約了陳老太的兩個女兒見面,向她們陳述了老人的意願,解釋了“意定監護”的法律規定。
兩個女兒很支持母親對自己的生活做好規劃,當場也表示同意。就這樣,“意定監護公證+遺囑公證”的方案最終確定下來,秋生家事團隊律師協助老人以及她的兩個女兒擬定了意定監護協議,並聯系公證機構,順利完成意定監護協議公證手續。同時,老人也根據自己的意願,完成了遺囑的訂立。
葉麗蝦律師表示,雖然辦理公證並不是必定程序,但是經過公證處的公證,更能夠保證意定監護協議以及遺囑的效力。
“意定監護”雖然聽著陌生
但在上海,已有相關案例了
▼
據報道,上海的蔣大爺78歲,由于早年離異,雖然有個親生兒子,但從不聯系,唯一的親姐也早已斷絕來往。由于年事已高,蔣大爺身體一直不太好,經常生病住院,只能靠居委會和鄰居李阿姨來照顧。
2018年年初,蔣大爺發現一個人在家已經難以正常生活,決定住進養老院,但養老院要求老人一定要有監護人才能收,這讓他下定決心做意定監護公證,並想把房子賣了用于後半生的養老費用。經過公證員與居委會多方協調與對意定監護各項條款仔細推敲,最後,蔣大爺確定鄰居李阿姨爲其意定監護人,居委會工作人員張先生爲監督人。
此外,在日本、新加坡等老齡化國家,已經出現行政機構專門管理公共監護人的辦公室,以及職業社會監護人。
如日本的“後見人”制度。在委托人失能失智後,“後見人”可以代理私人事務、管理財産,“後見人”可以是機構,也可以是地方家庭裁判所登記在冊的個人。
那麽,“意定監護”
是否有法律依據?
▼
《民法總則》第33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爲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6條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爲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爲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最後,我們聽聽律師的相關說法
▼
記者:什麽是意定監護?
律師:意定監護也稱委托監護,指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的成年人,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委托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爲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照顧委托人的生活,管理委托人的財産,維護委托人的權利。
記者:老年人選擇意定監護有哪些好處?
律師:主要有三種好處:
-
首先,老年人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信任的、有能力的人在自己喪失行爲能力後作爲自己的監護人,管理、照顧自己的生活和財産,可以相對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
-
其次,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往往不只一個人,那麽當老年人喪失行爲能力時,由誰來擔任監護人可能會發生爭議。針對老人的日常生活、疾病治療、財産管理等問題,各法定監護人也很可能意見不一致,甚至爭執扯皮,事先指定意定監護人可以避免。
-
第三,一些孤寡老人如果沒有提前指定監護人,失智後養老、就醫都可能遇到困難。
記者:監護人的職責主要包括哪些?
律師:生活照管,醫療救治,財産監管,權益維護。
記者:哪些個人和組織可擔任意定監護?
律師::有意願的自然人,包括親屬以及鄰居、朋友等其他沒有血緣關系的自然人都可成爲意定監護人。除此之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組織可成爲公民的意定監護人。
記者:哪些人適合意定監護?
律師:無配偶,無子女的“孤寡老人”;跟配偶、子女關系惡化,無人養老送終的老人;有多個子女,跟其中一個子女同住,與其他子女關系疏遠的老人;子女在國外或定居在外地,不在身邊的老人。
記者:指定監護人之後,不作爲監護人的子女還需要承擔贍養義務嗎?
律師:意定監護設定完後,監護人的權利、地位、順位均高于其他法定監護人,但不代表免去了有贍養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應當盡的義務。當有贍養義務的子女拒不履行贍養義務時,意定監護人可以作爲監護人,代表老人要求有贍養義務的人履行贍養義務。
記者:被監護人失智時,意定監護人如何實現監護權?
律師: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被監護人爲無民事行爲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爲能力人,並確認意定監護人的監護資格。或向公證機關申請辦理監護人資格公證。然後根據意定監護協議,履行監護責任。
記者:如何保障意定的監護人做好日常照料、財産管理等,保障老人的權益?
律師:在選定意定監護時,還可以設立意定監護監督人,由監督人負責對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進行監督,保證意定監護協議的履行。一旦情況有變化,老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撤銷意定監護或者更改意定監護人。這些都可以在意定監護協議中進行詳細的規定
關于“意定監護人”
你們覺得如何呢?
▼
標星+置頂廈門晚報
一秒找到晚報君▼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彭菲 編輯:林聿晶 值班主編:林燕貞
廈門晚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