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華興新經濟基金創始合夥人兼首席投資官包凡接受第一財經專訪,就未來全球化走向何處,新興市場的商機何在等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作爲2022上海全球招商合作夥伴,深耕上海多年的華興始終致力于助力上海成爲中國對外的主要口岸,在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的連接上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在此,我們整理了采訪的精華內容,希望爲大家帶來新的視野。
筆者:聽說您剛從海外回來,走訪了一些地區,走訪了一些項目,可以和我們講講嗎?
包凡:中國香港、新加坡、中東、美國都逛了一圈,差不多前後(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
筆者:爲什麽把東南亞和中東放在裏面?
包凡:對中國來說這兩個都是新興市場,對投資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領域。東南亞不用說了,市場大,離中國近,有相當大數量的年輕人口,文化上與中國有天然的聯系。中東也是“一帶一路”上特別重要的地區。雖然中東本身人口未必那麽多,但是相當富足。另外中東覆蓋到非洲市場,尤其是北非市場。所以當我們看中東的時候,有一個詞MENA,“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來概括整體市場,從戰略角度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區域。
筆者:東南亞和中東,包括北非,你覺得首先從錢的角度來說,對中國的項目,他們的胃口怎麽樣?從另外一個角度,項目的角度來說,有沒有哪些有趣的項目?
包凡:恰恰這兩點都是讓我比較興奮、看到巨大的商機的。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我這次聊下來覺得中東對中國的投資明顯是低配了。有幾個重要的事實:第一,因爲有石油,有資源,他們本身是一個特別大的資本輸出國。中東的幾個主權基金也是全世界上最大的主權基金之一,在對外投資的曆史上,整個中東都是相當重要的資本輸出國。
但是他們整體的資本配置主要還是在歐美市場,我覺得這和如今市場現狀遠遠脫節了。其實中國自2009年開始已經成爲MENA市場最大的貿易夥伴。根據我們的調查,在中東除以色列之外的幾乎每一個國家,從09年開始(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爲當地最大的貿易夥伴。反之據我們了解,整個中東地區,尤其是主權基金,對中國的投資大多數低于5%的配置。這是不成比例的。第二,中國資本在中東市場整個指數裏面的占比,我覺得也是低配的。
第三,我覺得新興市場總體來說與中國的經濟是高度互補的。新興市場裏有大量的自然資源和年輕的勞動力。中國的經濟發展當中有很多好的我們走過的路,很多沉澱下來的一些模式,是對新興市場有高度可借鑒的學習意義的。他們學美國是學不會的,但是學中國大概率應該可以學得會。與此同時,從中國企業出海的角度來說,新興市場應該是首選。所以拿中東市場來舉例,我覺得整個新興市場總體來說在中國是低配的,值得未來有更多的資本投資到中國來。
筆者:您說服了他們嗎?
包凡:其實坦誠地說,不需要說服。我覺得大多數和我聊的朋友們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現在比較大的障礙就是,總體來說他們對中國的投資環境和投資路徑不是特別熟悉,缺乏一個真正基于信任的橋梁。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以往他們對中國的很多投資是通過歐美的管理人來投資的。到了如今,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現在我們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政府之間的合作是相當通暢的。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民間交流溝通,尤其是投資方面的溝通,完全可以進入快車道,沒有必要繞那麽大的一個圈。
筆者:可以說說看到的一些中國和中東、中國和東南亞之間有趣的項目嗎?
包凡:中國過去20年經曆的路,從經濟發展的模式來說,尤其是從數字經濟建設的角度來說,很大程度上走在他們的前面。我無論是在東南亞還是中東看項目,都感覺自己坐了一個時光穿梭機。
反之,我有理由相信,中國這些企業,尤其是數字經濟、創新經濟的很多企業,在對外發展過程當中應該是有很多優勢的,畢竟已經經曆過類似事情。我想我們能夠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新興市場的資本投入到中國來,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出海,尤其是數字經濟裏優秀的企業,幫助他們開拓海外市場,發掘新的商機。
筆者:幫助他們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指的是新興市場?
包凡:對,我覺得任何海外發展和拓展都需要有一個大環境的支持。現在總體來說,我們國家與新興市場是保持良好的(合作)態勢和溝通的。這個我覺得是民營企業發展,或者說中國企業發展最主要的大前提,沒有這個大前提,其他是不存在的。
筆者:剛才談到對于新興市場和新機會的理解,對于華興未來的戰略來說,意味著什麽?
包凡:我希望未來在中國與新興市場之間的鏈接,尤其是資本市場的鏈接中,華興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是能引進更多新興市場的資本投資中國。
第二,他們在中國的投資,其實不光是財務投資,更多的是戰略投資,中國有很多他們可以借鑒學習的地方。最終這些國家不是靠投資來發展經濟的,他們本質上還是要發展本土經濟。而且很大程度上,他們今天靠的是自然資源,未來一定要擺脫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發展真正自給自足的經濟,而這條路恰恰是中國走過的路。那爲什麽不在當中把這個橋梁給建立起來?如果我們有幸參與這個橋梁建設的一部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找到相對應的新的商機。
筆者:最近有一種聲音認爲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您怎麽看?未來您認爲的好機會是什麽?
包凡:時間是留不住的,世界永遠在發展,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機會,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周期。我覺得過去十年裏,毋庸置疑,最大的創新是在數字經濟領域,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這個領域。一大批堪稱世界一流的企業在短短20年裏成長起來的。然而,我們沒有自己的英特爾,沒有自己的微軟。可能正因爲在國際化的進程中,相對來說我們更多的是拿來用。現在大環境在發生變化,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建立起這些能力,能在新的領域裏,通過彎道超車的方式重構創新能力。比如新能源汽車就是很好的例子。
筆者:除了電動車以外,還有哪些具體的領域?
包凡:底層說得再細一點。我覺得有幾個前提條件,或者大的創新方向。第一,我們覺得智能化技術、智能經濟的時代一定會到來。過去十年裏,更多是數字經濟的時代,産生海量的數據。但是我覺得在接下來的十年,由于很多智能技術的推廣,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很多事可能通過機器就可以做了,很多決策甚至說通過算法都可以做了,這大大提高整個經濟實體的效率。
第二,剛剛提到過的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的重構。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以後世界上最大的終端市場在中國和以中國爲代表的新興市場,那爲什麽我們上遊的核心技術必須在發達國家手裏?沒有道理。當年最大市場在他們那,他們以某種角度制定了整個行業的規則,但是未來既然最大的市場會是新興市場,資源也在新興市場,人才也在新興市場,那爲什麽還要繞一大圈?
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整個新興市場的崛起不可能以少數人的意志爲轉移。如果這是大方向的話,我們就應該擁抱大趨勢。
筆者:伴隨著中國整個經濟的變化可能會産生新的投資機會的話,上海在新的投資機會裏可以擔任什麽角色?我們知道華興資本不久以前成爲2022年上海全球招商合作夥伴。
包凡:在這個新的大變局裏,新興市場的經濟越來越一體化。大家一直在說逆全球化,其實不是的,只是全球化的模式在發生變化。我可以看到新興市場未來在經濟上會越來越一體化,而這裏面有太多互補的機會了。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華興能不能幫助上海作爲中國對外最主要的一個口岸,在資本市場中擔任連接的角色,在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的連接上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件由華興資本集團(連同其關聯公司,統稱“華興資本”)制作,目的僅爲向接收方提供參考,不應被視爲在任何地區對任何證券的研究報告或任何基金募集文件或對基金投資人的任何信息披露文件。接收方應根據自身的投資審查及評估行事。
華興資本不就本文件的內容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或提供任何其他擔保。本文件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反映于最初發布此文件日期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而毋須另行通知。華興資本不承擔因本文件的使用、不當使用、依賴、分發或占有而産生的,應由接收方承擔風險的任何責任。未經華興資本的事先書面同意,本文件或其任何內容不得被披露或用作其他任何目的。
本文源自中國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