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生余安之(11歲)說,父母讓他決定戴或不戴口罩,但也提醒他,在人多的場合還是應繼續戴著。“今早升旗禮,多數同學戴著口罩,我就照舊戴。進入課室,看到有同學不戴,我就更有信心除下口罩。班上大約四分之一的同學選擇不戴口罩。老師過去戴口罩教課,發音聽起來有點模糊,如今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現在學生能清楚聽到我說話,而他們如今朗讀時,如果不戴口罩,我也能更好地糾正他們的發音和咬字。”
“之前每個人都得戴口罩,我們最關注的是,孩子看不見教師和同學的臉部表情,社交和情緒發展會否受影響。此外,幼童上語文課時看不見教師的嘴型,較難學習拼讀法。我們早前是靠播放視頻,讓孩童看到人們拼讀字句時的正確口型。”
時隔兩年多,在課堂上課時終于可以不戴上口罩,但多數學生依然保持謹慎,爲保護自己和他人,繼續戴著口罩上課。
小二生莊樂心(8歲)說,她已完成疫苗接種,但由于自己未曾感染冠病,加上姐姐即將參加小學離校考試,她決定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姐姐。
華文幼兒教師姚茹(26歲)也同意,不戴口罩教課,教學效果比較好。“學生戴著口罩時,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有跟著我朗讀,一些孩子較害羞,更是聽不到他們說話。現在我能較好地觀察學生是否參與課堂活動。如果有哪個孩童情緒不好,我也能更快察覺。”
記者走訪培青學校時發現,不同班級中,不戴口罩的學生介于20%至50%。
至于到何時才會放心除下口罩,受訪學生說,估計要等到疫情完全消失或病毒不再具風險,他們才會安心摘下口罩。選擇不戴口罩的學生認爲,現在與同學和教師溝通,看到彼此的表情,感覺較輕松自然。
政府上周宣布,星期一(8月29日)起進一步放寬口罩措施,在室內可選擇不戴口罩。據《聯合早報》記者觀察,星期一早上,無論校車或學府內,戴口罩的學生仍占多數。
校長任莉萍說,有不少家長叮囑幼童繼續戴好口罩,尤其家中有年長者的家庭;至于年齡較大的K2孩童,有的家長讓孩子自己決定是否戴口罩。
教師:口罩擋發聲與嘴型 教學成效難免受影響
口罩措施昨天起再放寬,在室內可選擇不戴口罩。依然在校車和校園內戴口罩的學生說,估計要等到疫情完全消失或病毒不再具風險,他們才會安心摘下口罩。
看見表情有益社交發展 孩童情緒也更易察覺
華文教師余佩玲說,校方上周向學生講解,星期一起可選擇是否要在校內戴口罩,同時提醒他們要繼續勤洗手和保持良好衛生。她說,對教師來說,最關鍵是教學的成效,口罩或塑料面罩多少會影響發聲和發音,學生也看不到她發音時的嘴型。透明面罩對她來說不大實用,所以她之前戴口罩教課時會通過麥克風和擴音器,盡量讓聲音更清晰。
另一方面,淡濱尼中1路的小小學庭(The Little Skool-House)星期一上課時,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孩童各占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