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老師’不知道誰會在他們身上解剖,但爲了幫助我們更好地學醫就捐出自己的身體,所以我要更用功從他們的身上學到知識,未來才能幫助更多人。”
國大也會爲“無語良師”安排遺體火化,然後將骨灰海葬,並承擔所有費用,學生們都會特別前去送行。15歲就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劉雪萍(35歲,家庭主婦),去年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書。她坦言沒有忌諱,更希望自己死後能爲醫學做出貢獻。
今年以來,醫學院接收到的遺體捐獻有所增加,單是首八個月就有16具,接近前兩年的總和。
楊潞齡醫學院解剖學系主任葉偉祥副教授受訪時說,遺體得來不易,校方非常感激捐獻者。“所以每個學期開課前,學生都會站在每個‘無語良師’的身旁默哀、宣誓。學期結束時,會舉辦感恩儀式。”
楊潞齡醫學院每年需要16至25具完整遺體開辦解剖課程和工作坊,但過去兩年人體解剖工作坊因爲冠病疫情停辦。今年5月隨著疫情趨緩,楊潞齡醫學院複辦了爲期四至六個星期的人體解剖工作坊,讓2020年和2021年入學的醫學生選修,但名額僅七八十個,明顯比疫情前可達300名學生的盛況少。
延伸閱讀無聲勝有聲 大體捐獻者——“無語良師”無聲·潤物 向大體老師致敬
NOTU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公布相關數據。根據當時的統計,1973年至2018年的遺體捐獻簽署者,達4000人。
衛生部全國器官移植組(National Organ Transplant Unit,簡稱NOTU)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最新數據顯示,1973至2021年,超過5700人在醫藥(治療、教育及研究)法令下,簽署遺體捐獻協議書,同意死後捐出遺體,以用于移植、治療、教育或研究等用途。其中,2012年至2021年,就有4800多人。
本地同意死後捐獻遺體的人數近年增加,2019年至2021年,每年平均有500多人,比2012年至2018年的每年平均400多人,增加近三成。
楊潞齡醫學院二年級生蔡佩臻(19歲)是其中一名有機會參加人體解剖工作坊的幸運兒。她坦承,十分欽佩捐獻者的精神,所以告訴自己要用心學習。
由于早年的遺體捐獻者有限,需要大體來開辦解剖課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一般只能使用醫院裏無人認領的遺體。碰上遺體數量不足,便得由專業解剖師進行解剖,醫學生從旁觀察學習。
換句話說,1973年至2012年,同意捐出遺體的人僅900多人。醫藥(治療、教育及研究)法令于1972年生效。
“糖尿病讓我連捐血都辦不到,聽到遺體捐獻讓我很高興,終于能爲醫學付出一點。”
爲提高國人對遺體捐獻的意識,楊潞齡醫學院在2012年推出“無語良師”計劃(Silent Mentor Programme)。這項計劃今年邁入第10年,截至8月23日,共接收到174具遺體,當中106個男性,68個女性,年齡介于38歲至98歲。這些遺體捐獻者都是生前向NOTU注冊,死後由家屬送交國大醫學院作爲教學用途,因此被稱爲“無語良師”。
由于早年的遺體捐獻者有限,需要大體來開辦解剖課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一般只能使用醫院裏無人認領的遺體。碰上遺體數量不足,便得由專業解剖師進行解剖,醫學生從旁觀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