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5日,Grab發布第二季業績,營收大增,但淨虧仍較分析師估計的要大。
或許得等到Grab實現盈利,它的股價才會有起色,疫後春天才會到來。
Grab另一值得關注的業務是金融服務業務。在第二季,它的這個業務營收上揚94%至1300萬美元,不過虧損卻擴大37%,報1億1500萬美元。這主要歸因于Grab繼續投資在數碼銀行業務。
他說:“東南亞市場重新開放後,Grab出行業務GMV強勁回彈。此外,它的送貨業務也側重高質量增長。我們相信,如今競爭格局緩和,Grab能加快實現盈利的步伐。”
他指出,Grab減少給予用戶獎勵和食品通貨膨脹這兩個因素,會對送餐需求産生影響,削弱送貨業務前景,因此對Grab持賣出評級,並認爲目標價2.83美元似乎有些高估。
他說:“Grab估計全年營收爲12億5000萬美元至13億美元,我們的估計卻爲13億9000萬美元。因此,我們繼續維持‘持有’評級,目標價繼續爲2.85美元。”
銀河—聯昌證券分析師王康權看好Grab前景,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從3.06美元提高到4.10美元。
就GMV而言,Grab第二季GMV同比揚升30%至50億5500萬美元,動力來自私召車業務複蘇,以及送餐與送雜貨業務繼續增長。可是送貨業務的GMV僅達25億美元,比Grab之前預測的26億5000萬元低。這主要是因爲疫情限制放寬後,消費者在網上訂外賣和雜貨的交易減少。
可是對美國上市的本地科技公司Grab來說,疫情減緩或許是喜憂參半的事。一方面更多人恢複疫情前的活動,更常外出,意味著私召車業務會改善;但另一方面,堂食趨勢卻造成它的送餐業務放緩。
它的私召車業務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但東方不亮西方亮,爲應對私召車業務下行,Grab擴大送貨業務,進行了大量投資,特別是外賣送餐服務。
送餐送貨需求趨軟
Grab上月25日發布第二季業績,營收大增,但淨虧仍較分析師估計的要大。業績發布後,它的股價走低,分析師對Grab的前景也持不同看法,說明它的業務發展還存在不確定性。
星展集團(DBS)分析師米特爾(Sachin Mittal)說,Grab業績其實大致符合預期,私召車和送貨業務的盈虧表現都比預估的要好,卻因金融服務業務虧損增加而有所抵消。
疫情已逐步趨緩,許多行業都期待疫情後的春天,但Grab的嚴峻時刻似乎還未過去,許多投資者注意力依然集中在它不斷擴大的虧損上。
由Grab和新電信(Singtel)合資經營的GXS數碼銀行已登場,首個儲蓄戶頭今天(9月5日)正式推出,率先開放給GXS、Grab和新電信的指定員工,以及未充分獲得銀行服務(underbanked)的客戶。
他說:“區域重新開放帶動需求,使Grab今年第二季的出行成交金額(Gross Merchandising Value,簡稱GMV)超越我們預期。但也因重新開放和Grab爲提高利潤采取舉措的關系,它的送貨GMV沒有達到我們的預估。”
馬來亞銀行證券研究分析師陳興泰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指出,Grab核心業務如私召車、送餐和電子錢包等在區域占有領導地位,但它的商業模式仍具挑戰性。
金融服務拖累整體業績表現
Grab曾是東南亞最熱門的起步公司之一,但自去年12月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並方式在美國上市以來,它的股價表現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從上市時的9美元,跌至上星期五(9月2日)的2.96美元,跌幅逾六成。
Grab聯合創辦人及總裁陳炳耀說,他預計公司送餐需求趨軟,所以調低全年GMV預測,從之前的增加30%至35%,調低至21%至25%。
Grab今年第二季營收同比大增79%至3億2100萬美元(4億4570萬新元),優于市場預期。它在第二季的淨虧則改善29%,從去年同季的8億零100萬美元,縮小到5億4700萬美元,但仍比彭博社彙編所得分析師的3億3350萬美元預測虧損額高出許多。
但他強調,Grab下來會側重高消費用戶,送貨業務有望在明年第二季度取得收支平衡,比估計提前了六個月。
現在,隨著送餐需求放緩,Grab表示,它下來將關閉在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的“幕後店”(dark store,指專爲在線購物顧客配貨的店面),以削減成本及精簡送貨業務。
冠病疫情過去兩年沖擊許多行業,隨著疫情限制措施放寬,不少行業走出了陰霾。
業績發布後,它的股價走低,分析師對Grab的前景也持不同看法,說明它的業務發展還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