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銀行企業安全主管法蘭西斯科透露,過去三年,個人或企業客戶在華僑銀行進行提款機、網絡和電話銀行的交易,每一筆都被實時監控,一旦發現交易出現任何異常,系統就會提醒分析員處理。
陳可揚 報道
本地今年首三個月一共發生94起商業電郵詐騙案,數目雖與去年同期的88起相差不遠,但涉及騙款多達1580萬元,和去年同比多出四成。
警方去年總共處理378起商業電郵詐騙案,被騙款項達5790萬元,這類案件的數量和金額過去三年都持續增加。
商業事務局昨天(4月12日)在一場表彰大會上透露以上數字,獲頒公衆精神獎(Public Spiritedness Award)的是及時制止一起騙案的華僑銀行。
上月25日,一家貿易公司誤信騙子發來的電郵,將20萬5000美元(約27萬8000新元)轉入一個馬來西亞的銀行戶頭。
華僑銀行的欺詐監控系統發現這筆交易有蹊跷,分析員進一步調查之後發現是騙子所爲,最後成功追回彙款,被騙的貿易公司沒有蒙受任何損失。
根據商業事務局提供的資料,被騙的貿易公司下達的指令不符合通常的交易模式,接收款項的戶頭又是一個新賬號。銀行于是聯系客戶,了解對方改變付款方式的原因,初步調查揭露,貿易公司接到的電郵是騙子僞造的。
華僑銀行企業安全主管法蘭西斯科透露,過去三年,個人或企業客戶在華僑銀行進行提款機、網絡和電話銀行的交易,每一筆都被實時監控,一旦發現交易出現任何異常,系統就會提醒分析員處理。
他說:“現在有更多客戶以數字方式交易,欺詐檢測工作也變得更有挑戰性,因此我們對欺詐監控系統進行了投資。”
商業事務局局長周祥泰對華僑銀行處理這起交易時展現的警覺性和警惕性表示贊賞,並說金融機構對發現和阻止欺詐交易的堅定承諾,是和商業電郵騙子鬥爭時的重要武器。
他也強調:“商家要盡自己的力量,避免成爲這類騙局的受害者。”
警方建議商家,彙款的方式或者銀行賬戶如果有改變,一定要通過可信的、較早前就知曉的電話號碼,向對方進行二度確認。
商家也要確保負責轉賬的職員熟悉類似騙局,並使用不容易猜到的、經常更換的密碼,及盡可能啓用雙重認證密碼,和安裝電郵防護軟件、防毒軟件、反間諜軟件及防火牆。這些軟件和電腦操作系統也應該經常更新。
警方也提醒商家,如果遭遇類似騙局,應該盡快通知銀行,以召回資金。
警方指出,商業電郵詐騙案往往涉及進行跨國交易的商家,並以電郵爲主要聯系方式。警方相信,在多起案件中,騙子有可能入侵受害商家或者他們商業夥伴的電郵系統,並暗中留意雙方的交易細節。
騙子隨後會冒充供貨方發出電郵,指示商家改將資金彙入由自己控制的銀行賬號,而這些電郵和供貨方的郵箱極爲相似,因此不易察覺。
內政部長尚穆根本月初在國會書面答複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楊益財的詢問時透露,警方會向法院申請將追回的資金還給合法所有人,但是行騙的多爲海外犯罪集團,追回資金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