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這些設施更靠近、集中在一處,我們可以在生産建築部件方面取得更高的效率。例如,水泥、沙和花崗石等原料可利用機械化輸送系統運到預拌混凝土配料設備,而無須出動大批車輛在全島載送,可省下時間和金錢。”
這是更新版的建築環境業産業轉型藍圖包含的計劃之一。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星期二(9月6日)在國際建築環境周開幕式上,公布藍圖細節。
綜合建築區會把集料終端站、預拌混凝土配料設備,以及綜合建築與預制廠等集中在同個地點,這是更新版建築環境業産業轉型藍圖包含的計劃之一。首個綜合建築區坐落在裕廊海港,今年12月投入運作。
由于目前許多業者仍依賴以人工爲主的預制方式,當局因此擬通過綜合建築區,推動在預制工序中采用更多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
轉型第一個重點是綜合規劃設計。在規劃階段,業界可采用“協作合約模式”,鼓勵相關方更公平分擔風險,例如在合約中列明,一旦發現潛在問題必須及早溝通解決,避免演變成糾紛。
建築業轉型的第二個重點是在施工階段,推廣先進制造與裝配程序。政府會繼續鼓勵業者,采用面向制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例如俗稱“樂高”建築法的預制體積建設(PPVC)技術。
從建築規劃到運作維修 轉型藍圖涵蓋三大重點
當局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出一站式平台CORENET X,簡化業者分別向不同監管機構尋求批准的程序,也要求業者采用符合通用標准的建築信息模型。
首個綜合建築區坐落在裕廊海港(Jurong Port),今年12月投入運作。
委員會由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陳傑豪,以及華業集團(UOL)總裁粘爲信聯合領導。
建築環境業産業轉型藍圖由未來經濟理事會屬下負責城市系統的委員會牽頭擬定,自去年以來征詢了超過2500個合作夥伴與業界人士的意見。
李智陞說,綜合建築區會把集料終端站、預拌混凝土配料設備,以及綜合建築與預制廠等集中在同個地點。
進入設計階段後,咨詢團隊可利用三維數碼技術建立建築信息模型,讓承包商和設施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同一平台了解建築與維修的相關信息。
未來更多建築業工作會從露天工地,轉移到操作自動化的預制工廠。全國各處將設立綜合建築區,把預制建築部件的設施及建材儲存場等集中在一處,提升物流效率以節省時間和成本,也便于業者采用更具生産力的先進技術。
粘爲信受訪時說,建築環境業的業者規模不一,但它們都可參與價值鏈的轉型,使發展商、承包商和咨詢公司之間形成長期協作關系,從而改進建築方式,把易維護和可持續程度考慮在內。“對于較小型公司而言,我認爲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它們的能力和生産力。”
建築環境業産業轉型藍圖涵蓋三大轉型重點,貫徹建築周期從規劃到運作的各個階段。新藍圖是在2017年和2018年先後推出的建築業和設施管理業轉型藍圖的基礎上,進一步集中資源以應對建築環境業仍存在的不足和挑戰。
轉型的第三個重點是運作與維修階段,目標是發展可持續城市系統。李智陞說,采用智能設施管理有助應對建築和勞動力老齡化的挑戰。“例如,智能設施管理感應器可監測並優化能源和水等資源的使用,也能爲設施管理人員提供即時且詳盡的狀況信息,讓他們可以及時應對。”
李智陞說,一些公共部門已試用這個合約模式,例如裕廊集團的榜鵝數碼園區,下來有九個即將開展的公共項目也會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