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新加坡當日新增1457起新冠病例,成爲新加坡疫情爆發以來確診病例最多的一天。自9月初決定采取“與新冠病毒共存”並將其視爲等同于“流感”的地方傳染病以來,新加坡新冠單日確診病例每日飙升,13天內新增病例破萬起。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雖然承認低估德爾塔毒株的傳播力,但強調與病毒共存有一定的方法,如果因爲恐懼而(再次)封鎖起來,就等于被病毒“打敗”。
相比病毒傳播産生的恐慌和不安,新加坡當局明顯滯後的運作效率更加激起民衆的失望和不滿。不少確診患者及患者家人抱怨無法與衛生部取得聯系以獲得及時指導,或是在檢測爲陽性後需等待很長時間才被安排送到隔離地點,民衆最終自發在Telegram上組建“新加坡隔離支援小組”(SG Quarantine OrderSupport Group)進行信息共享。
據報道,有患者在9月13日新冠檢測爲陽性後收到衛生部官員電話,要求打包好7天換洗衣物和日用品並將被送至社區隔離點,往後再無音訊而只能一直待在家中;同時,該患者此後多次抗原快速檢測皆爲陰性,由于被衛生部告知須等待後續指示而不知道能否回歸正常生活,“合力追蹤”軟件(類似國內的健康碼)顯示他的健康狀況爲“未知”,導致其無法進行堂食——理論上,新加坡衛生部的居家康複計劃應爲每名患者配備一名醫生進行遠程醫療以及一名工作人員提供指導和協助。
如果說已經接種兩針疫苗的青壯年能夠依靠自身能力居家自愈,高齡獨居老人承擔的風險就高得多了。報道稱,有高齡患者出現症狀後遲遲等不到新冠檢測,家人多次聯系衛生部才在4日後爲老人安排上門PCR檢測——在檢測結果出來前的這段時間,老人仿佛“陷入孤島”:無法出門、不能前往醫院、缺乏相關指導,家人更不能前去探望。
對此,新加坡總理李顯龍9月21日親自到訪衛生部的新冠病例管理工作小組(COVID-19 Case Management Task Group)指揮中心了解工作情況,他在帖文中表示收到許多信件批評政府工作混亂、效率低下,但目前工作小組的任務艱巨,必須在這快速變化的形勢中全天候運作;病例數目還在增加,當局會盡力提升運作效率,確保所有病患獲得妥善照顧。新加坡政府現在鼓勵完成疫苗接種的病患應盡可能留在家中,這樣不僅能減少對他們的幹擾,也可以緩解對醫院病床的需求,讓重症者獲得所需的治療。
實際上,民衆對病例激增的擔憂和不滿一直未能平息,民間對“與冠病共存”策略的態度也兩極分化。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把對抗德爾塔比喻爲一場戰爭,前線人員都抱著作戰的心態,而“有時政府做的東西,你(民衆)不大明白或有點迷惑,爲什麽這邊這樣做,那邊那樣做;請大家諒解,這都有原因,只是在‘打仗’時沒有什麽時間好好地解釋。”
當前,新加坡當局“與新冠共存”策略正面臨關鍵考驗,民衆的擔憂、當局的效率、病例的起伏以及病房數量都是影響成敗的重要因素。只是,當局目前在策略執行上顯得有些猶豫不決,工作效率低下、人手短缺,信息指導和傳播明顯不足,而擁有充足時間准備的新加坡政府明顯應該做得遠比現在更好。
撰文:本刊特約記者 賈雯雯
責編:張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