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日本對F-15J自行展開的升級改造計劃已經實施了整整十年。但是,該計劃囊括的102架F-15J戰鬥機至今還沒有全部完成改造延壽工作,這就帶來了一個非常令人尴尬的結果:2008年時尚屬先進的改造方案在眼下已經是落後産品,到頭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主力戰機F-15J仍需進一步現代化升級……
好在有著100架F-35A戰鬥機訂單做敲門磚,美國終于又對日本敞開了先進戰鬥機技術的大門:據悉,波音公司將正式接手日本剩余F-15J戰鬥機的升級改造工作。
圖爲使用電傳飛控的F-15SA戰鬥機,F-15J改造後將接近該機的技術水准。
簡單來說,在日本于2008年啓動的第一輪升級改造中,日本的F-15J終于追上了1990年時美國空軍F-15E的裝備水准,把原裝的AN/APG-63雷達升級到V1標准,同時具備了AAM-4主動空空導彈的發射能力。
但與此同時,美國空軍已經開始將使用了有源相控陣天線的AN/APG-63V3雷達升級其自用的F-15系列戰鬥機,包括新加坡、韓國、沙特和以色列等用戶也享受到了這一待遇。
圖爲波音公司在JA2018防務展上向日本展示的F-15C-2040戰機模型。
當然,日本不用,或者說用不上美制相控陣雷達並非是什麽問題,但問題就在于日本自己有堪用的國産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首先,世界上第一架搭載有源機載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就是日本三菱的F-2A,在2010年時該機還將原本的J/APG-1有源相控陣雷達繼續升級爲功率更大更先進的J/APG-2。
但爲什麽在F-15J的升級改造問題上,美國産品就行,J/APG-2以及其它的”日本制造”子系統就不行呢?這裏頭自然有日本人從來都不願意正面提及的難言之隱。
圖爲正在投放JASSM遠程空地導彈的F-15E戰鬥機。
一言以蔽之,盡管日本也拿到了F-15J的生産授權,但照著生産指導”照貓畫虎”和對其進行如同”抽筋換骨”的升級改造不一樣,前者屬于”生産環節”,而後者屬于”設計環節”。而要想打通設計環節,要麽日本必須拿到波音-麥道的全套設計資料,從而知曉每個設計細節到底有何用意,要麽就必須從頭進行”逆向工程”,用無數的嘗試和試錯去重新”摸索”一遍設計過程。
而很顯然的是,日本通過和美方合作設計F-2摸清了F-16的部分設計思想,但距離更複雜,更精密的F-15,日本人顯然沒做多少嘗試。
圖爲日本防衛省對”下一代戰鬥機技術”的展示用PPT。
但通過歸納美俄中等國的四代機發展軌迹,我們可以發現”魔改”三代機不僅能增強戰鬥力,更是驗證四代機子系統的重要方式,二者從來都是相輔相成。
換句話說,日本完全可以通過”自改”F-15J的方式,來更快地實現下一代戰機F-3各項子系統的成熟化……但我們看到的結果,卻和”精明的日本人”以及”黑科技遍地的日本軍工企業”這兩個印象都完全不相符。
圖爲未來日本戰鬥機的”版圖”一覽,F-35已然占據半壁江山。
毫無疑問,在事實和PPT、CG動畫之間,唯有事實不可能說謊。倘若日本機載雷達、火控系統和導彈都要比美國同類産品更強更價優,那麽防衛省爲何還要把訂單對美國人拱手相讓?
而在筆者個人看來,這答案再簡單不過。未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鬥機將有至少一半是F-35系列,吹破牛皮的F-3裝備空間將十分渺茫。在這種環境下,爲什麽還要費盡心思地去鼓搗什麽複雜的下一代戰鬥機技術呢?爲什麽不順水推舟,把資金用來”減少美日逆差”呢?想必對于頭腦精明,锱铢必較的日本防衛省官僚而言,算盤怎麽打?他們心底裏比誰都明白。(利刃/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