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及新聞部早前針對可應付網絡傷害的互聯網行爲准則,以及社交媒體內容監管准則,展開公共咨詢和對話會,期間收集到來自家長、青少年、學者和業界組織的600份反饋。
楊莉明指出,每個人都必須盡一分力,才能確保網絡空間的安全。政府預計會在不久後提供有關修訂相關法令、實行上述兩套新准則的更多詳情。
這包括規定社媒平台必須制定社群守則、改善用戶舉報流程,並采用可過濾內容的機制等。與此同時,不少人認爲采取安全措施之外,也必須展開公共教育活動,才能確保網絡用戶懂得如何應付有害內容,並以既安全又相互尊重的方式與其他用戶交流。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星期四(9月29日)在面簿上貼文說,反饋者大致上支持政府提出的建議。
通訊及新聞部在總結報告中說,公衆普遍同意面簿、Instagram和TikTok等用戶人數較多、風險較高的社媒平台,應針對六種內容制定安全的社群守則。這六種內容是性相關、暴力、自殘、網絡霸淩、影響到公共衛生,以及鼓勵惡習和犯罪行爲。
爲了更好地保護青少年,公衆提議限制用戶的最低使用年齡,或是規定他們必須參加課程,學習如何在網絡空間自我保護。當局會同業界一同探討這些建議是否可行。
不少人認爲社交媒體平台應采用可過濾內容的機制,更好地管理青少年等會接觸到的有害內容,並認爲應加強對業者的問責。我國預計會在不久後修訂相關法令,通過兩套新准則打造更安全的網絡空間。
擬對六種內容制定安全社群守則
通訊及新聞部早前提議,業者下來每年須向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提交問責報告,當局會在網站公布這些報告。公衆支持這項提議,並認爲這是在用戶安全方面,向社媒平台問責的一個方式。
一些業者則希望政府在實行相關准則時,考慮個別業者的服務和運作模式。對此,通訊及新聞部承諾會在業者制定和采取可對付有害內容的合適方案時,提供一定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