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華爲前高管魏延政因“透明細胞肉瘤”在上海去世。
這個倔強而又富有才情的男人,從確診癌症到癌細胞擴散,都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直到病痛的折磨令他連站起的力氣都沒有,他便開始撰寫自己的感悟,將自己多年的演講稿和文章撰寫成書。
抗癌之路走得異常困難,無數次的放療、化療與斷食、艾灸,魏延政已經消瘦如柴,但他仍堅持工作並以文章激勵著他人。
有關注魏延政動態的網友是這樣說的:“每天都關注他的更新和情況,然而次次都是失望,就生怕看到他走的消息。然而,最終沒能等到他的更新,卻等來了他走的消息。沒了他的文章,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麽。”
在生前,魏延政曾一遍又一遍地教給兒子三句話:“智力與毅力、朋友與助力以及眼界與定力”。
魏延政不知道年僅四歲的兒子能不能理解這三句話,但看著兒子一臉純真地向他重複這三句話,他感到由衷的欣慰。
“我在華爲的半打歲月”
1975年,魏延政出生于新疆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由于條件有限,一家幾口只能擠在狹小的公租房中。那時常常停電,魏延政便借著爐火的昏暗光線讀書、做習題。
雖然條件艱苦,但魏延政倔強的天性在小時候便已經初現端倪,加之其好學的天性,北京大學的校門終是在1994年向他敞開。
四年的時間,魏延政拿下了計算機和經濟學的雙學士,畢業後又在奧德當了一年的軟件工程師。
在職期間,魏延政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于是他想起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校長與副校長。
原來,魏延政大四的時候適逢北大的百年校慶,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校長與副校長也都受邀前來。得益于流利的英語口語,魏延政成爲了二人的向導兼翻譯。
雖然這次交流時間短暫,但才思敏捷的魏延政卻得到了二人的賞識,他們邀請魏延政到新加坡留學。猶豫再三,魏延政還是拒絕了。
已經在外工作一年的他,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太多,便主動聯系上了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始出國深造。
碩士畢業,魏延政又繼續在英國攻讀博士,並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2004年至2006年期間,魏延政一直在英國電信首席技術官辦公室任高級研究員。雖然這裏的待遇優渥、工作環境一流,但魏延政卻始終未能對這種泛不起波瀾的人生産生半點好感。
直到有一次,華爲的技術人員被派往英國電信做調查,恰好遇上了魏延政。對方與他寒暄一番,便建議他可以去華爲實地考察,最好可以留在華爲任職。
從此,魏延政便與華爲結下了不解之緣。
彼時的魏延政,除了擁有一份令人豔羨的工作外,在當時的學術圈子也擁有了一定的影響力。當時他和幾家核心的學術期刊都有固定的稿件合作,其撰寫的多篇論文也盡數得到了圈內人士的認可。
即便在外人看來,魏延政根本沒有放棄當下優渥生活的理由,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從英國倫敦飛往中國北京的飛機。
2006年7月1日,魏延政落地北京。這片升騰的熱土他在夢中曾無數次踏足,而今天他終于回來了。
幾天後,魏延政便前往深圳赴職,連老家新疆都未曾回去過一趟。
這時的魏延政已經三十一歲了,但他的熱情卻無法抵擋。
面談時,魏延政與華爲的一名領導相談甚歡。
而在談及待遇問題時,對方本以爲魏延政要像其他海歸留學生一樣提一些條件乃至是坐地起價,但魏延政卻未有所猶豫直接答應。
在對方疑惑不解之際,魏延政淡淡道:“我先幹上一年,您若是覺得我幹得好,就將我留下;反之,如果我沒幹好,我就自己走人。到時如果您覺得現在給得少了,我也相信您會和公司給我補上的。”
魏延政的這份自信從容,令人爲之動容。
2006年到2013年的這7年時間裏,魏延政一直在華爲任職,並做到了無線營銷部的總裁助理,彼時年薪已逾百萬。
而這段時光,也被他稱爲“在華爲的半打歲月”。
在華爲做無線通信的市場營銷,對于魏延政來說無疑是一次挑戰。是一次跨工種、跨專業、跨行業的嘗試,但他對自己的成功深信不疑。
經過近三個月的入職培訓,魏延政終于接觸到了部門業務。當時的魏延政一點一滴都得從頭學起,在頭幾周的會議中,他甚至連同事說什麽都聽不懂。
業務不熟、跨專業的挫折,以及內心的拷問,這些都讓魏延政的前進之路變得崎岖難行,但好在這些都沒有阻止他的腳步。
魏延政曾連續飛行30多個小時去智利的聖地亞哥進行市場調研和客戶交流,又發著高燒堅持去英國電信做項目……
2009年7月,魏延政隨團隊調往上海,次年他與在新加坡一同留學過的妻子完婚。
事業得志又恰逢佳人相伴,魏延政的前途之明朗自不必多說,夫妻二人也都對今後的生活充滿希冀。
但不幸卻往往在人喜不自勝時悄然而至。
一、 魏延政:人生若幾如回憶
“朋友,你可曾想過,假如某一刻你的生命突然倏忽而去,你該給你最熱愛的人留下些什麽?人生若幾如回憶。”
這是魏延政生前發布的最後一條微博,此時的魏延政,可謂百感交集。
他經曆過數不清的輝煌璀璨,也一度跌落至人生的谷底。他本以爲自己能像以前一樣爬起來,但癌症帶來的病痛貫穿他的全身,他明白自己已經是行將就木,他開始拷問自己的內心,試圖找到答案。
不過回頭再看這條微博的配圖,或許魏延政已經找到了答案。
左側的圖是一方黑板,上面寫著幾個大字:“智力”、“毅力”那是魏延政臨終前留給兒子的諄諄教誨。
時間回到2011年2月。從西班牙巴塞羅那通信會展上回來的魏延政,腳部開始産生難以忍耐的劇痛,這種疼痛也伴隨著一種罕見癌症的到來,它叫“透明細胞肉瘤”。
透明細胞肉瘤(CCS)是軟組織肉瘤的一種,它起源于神經脊細胞,在臨床上十分罕見卻又高度惡化。
CCS約占所有軟組織肉瘤的1%,而軟組織肉瘤的發病率本就不高。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可查的CCS病例僅有400余例,足見這一疾病之稀有。
但CCS的惡性程度卻十分之高。根據現有的臨床數據來看,CCS的5年生存率爲56%,10年生存率爲41%,是不是比想象中的高了一些?但事實上,這只是針對腫瘤還未轉移、浸潤者。
CCS常見的轉移方式爲肺轉移與淋巴轉移。結合臨床數據,這兩類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別爲0和20%,5年生存率則全部爲0。
目前治療CCS的主要手段仍是手術,而照理來說,就魏延政的情況,這只腳可能是保不住了。
但在一名技藝高超卻又十分好心的醫生的幫助下,魏延政只進行了足部的大面積手術,卻保住了整只腳。
做完手術沒幾個月,魏延政就閑不住了。他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回到工作崗位上。
爲了避免年事已高的父母徒增憂愁,魏延政決定對他們二人保密,將自己罹患癌症的秘密攔截在小圈子裏。
魏延政就這樣隱瞞了一年的病情,直到癌細胞開始擴散,他才決定要和父母好好坐下談一談,因爲他知道自己已經時日無多。
癌細胞擴散後,爲了防止出現轉移,魏延政不得不選擇截肢,他的右腿就這樣沒了。
當魏延政時隔多年再次出現在二老眼前時,他們迎接的只有悲痛。
盡管魏延政一再向兩位老人展示自己是如何利用假肢行走,如何跨越障礙的,但他們還是泣不成聲,最終不得不接受這一無奈的現實。
這時魏延政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工作來,他聽公司的人說,公司可能會依法解除他的勞動合同。
2012年6月,華爲的HR和魏延政取得溝通,告知魏延政他的勞動合同將會在病假期結束後續簽。
而現在,他需要先簽訂這份臨時合同,公司將根據上海平均工資的80%向他給予病假補償(補償標准爲4000元×80%)。
2013年6月6日,華爲與他終止了勞動合同,並一次性給予他20萬的補償金。
不過,魏延政並不怨恨任何人。患上癌症之後,他也從未自暴自棄過。
他到處研究、學習相關醫學資料,積極配合治療。各種足以令人崩潰的化療、放療、手術,都被魏延政挺了過來。
爲了阻斷癌細胞的營養供給,魏延政選擇了斷食,每天僅靠飲用礦泉水度日。病痛的折磨與長期的斷食,魏延政的體重一度下降到了53kg。
之後,他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到處給企業做獨立咨詢,做宣講。
魏延政清楚自己已經時日無多,但他卻擔心自己沒有什麽能夠留給妻子與兒子。回到開頭魏延政的那條微博,我們大概能夠讀懂他內心的一些想法。
他擔心自己的生命會突然逝去,更擔心自己的妻兒無人照料。
二、 諄諄教誨,留給兒子的最後遺産
“我拉著兒子走到小黑板前,寫下四個字‘智力、毅力’,智力就是你夠不夠聰明,毅力就是一件事沒做好卻長年累月一直有決心把他做好爲止。”
“第二天兒子放學,我又教了四個字,人生做事第二得靠‘朋友和助力’。”
“第三天的四個字是‘眼界、定力’。”
以上這些,都是魏延政在回憶錄的描述,記錄了他對兒子的悉心教導。
2015年8月的這一天,一則噩耗就這樣降臨在了魏延政身上。
患癌後的定期複查對于魏延政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但這次卻查出他體內的癌細胞已經出現了肺轉移,這無異于晴天霹雳。
魏延政不願接受,卻也不得不接受。
當魏延政和妻子在房間裏相顧無言,一片愁雲慘霧的時候,4歲的兒子走了進來,他手裏拿著一張零亂的塗鴉。
“爸爸,要是你以後不在了,這就是我送給你最好的禮物。”4歲的兒子面龐稚嫩,但聲音卻無比真誠。
魏延政緊緊抱住兒子,喃喃道“謝謝寶寶,爸爸不會有事的。”
癌細胞轉移後,魏延政一直在思索有什麽是可以留給兒子的。他覺得自己的時間大概是不多了,很多道理是沒有機會一次性講清楚的。
思索多日後,魏延政將兒子叫到小黑板前,寫下了幾個大字,開始了諄諄教誨。
他一遍遍的教,兒子一遍遍的念,他不清楚兒子能不能懂,但以後遲早會懂的。
他教導兒子,想要成事光有聰明才智是不夠的,還得有持續不懈的努力;
他又告訴兒子,小孩長大後要混迹社會,自謀生路,但做人一定是先于做事的,做個好人,結交更多的朋友,這樣才能有更強大的力量;
最後,他苦于“眼界”和“定力”如何給兒子解釋,畢竟兒子年歲尚小,很多道理是不懂的。
經過思索,魏延政還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兒子解釋起了眼界與定力的真正含義,反正道理先講了,能不能懂以後再說。
他告訴兒子,一個人能力越大、做的事越多,就越能接觸到別人接觸不到的東西,這就叫眼界;
而這個眼界很大、能力很大的人,總免不了被人找上門來,向他尋求幫助,這時候一定要禁得住誘惑,這個就叫定力……
這些道理在成年人看來是如此的質樸,但其中的深意卻耐人尋味。畢竟,若是擁有了智力與毅力,又有朋友相助,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不急功近利,能夠抵擋住一切來臨的誘惑。
點評
昔人已逝,傷感無限。有數個名校光環加身,又在國外擁有優厚待遇的魏延政,卻仍然義無反顧地回到國內發光發熱,這樣的氣魄實在令人動容。
任職的數年裏,他兢兢業業,從未有過松懈,對工作有著遠超常人的熱愛。只可惜時運不濟,被病魔纏身,但他仍然抱病工作,發表著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向後來者提供參考。
“假如某一刻你的生命突然倏忽而去,你該給你最熱愛的人留下些什麽?”
回顧魏延政的這句話,料想生與死之間或許存在著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留下些什麽,來讓摯愛之人回憶。
參考文獻:
1、陳士奇,王春萌.透明細胞肉瘤的治療現狀和進展.[J].中國腫瘤臨床.2018.45(22)
2、中青報:《魏延政化療前未拖過工作後腿,解約後做咨詢付醫療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