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部翻新的《小娘惹》電視劇吸引不少人的目光,而劇中的娘惹菜更是讓人垂涎。
十五世紀初期,從中國到南洋一帶(馬六甲、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定居的華人與當地人通婚,他們的後裔,男性被稱爲Baba “峇峇”,女性則是Nyonya“娘惹”。
這些華人,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所以據說最初娘惹也是從閩南話裏演變而來的。
峇峇娘惹文化,是中華與南洋兩種文明相融的産物。在保留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前提下,又融入了當地文化。在習俗上,峇峇娘惹仍會在過春節時貼春聯,結婚典禮上也都會以“囍”字作爲裝飾。家居陳設上,也能看到不少中式家具。
而在語言上,峇峇娘惹所使用的“峇峇語”就是一種閩南語爲主,並混合當地方言的混合語言。而到了近代,隨著英國人到南洋地區,峇峇娘惹也開始接受了西方文明,英語在其中日益普遍。因而現代的峇峇娘惹文化,其實是中、西、巫三種文化融合的産物。
在宗教信仰上,峇峇娘惹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儒釋道的信仰。他們強調孝道,也崇拜從福建帶過去的媽祖、觀音、大聖公(孫悟空)等等神佛。即使近代以後,隨著西風東漸,不少峇峇娘惹接受了西方文明,信仰基督宗教,但其中華文化的根子仍然保留下來,並延續至今。
除了語言與宗教之外,飲食文化可謂是整體“峇峇娘惹”文化的代表與縮影。娘惹菜征服了不少吃貨,是在馬六甲地區必體驗的美食。
娘惹菜是由中國、泰國和馬來口味融合而成的馬六甲菜系,口味濃重,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將中國及馬來西亞的香料完美融合,所以要做好娘惹菜是很費功夫的。
而且娘惹菜做法是絕對的母權,傳女不傳男,每個家族只把自己獨到的菜譜、做法、秘方,通過口頭的方式一代代傳給媳婦、女兒等 。
娘惹世代擅于烹肴制馔,這種傳統,經過南洋餐飲市場的傳播,形成社會影響,故而贏得了“娘惹菜”、“娘惹糕”的聲名,頗值得一記。
娘惹廚藝源于閩南、嶺南、潮州、客家、海南一帶的鄉土食習。明朝初葉,馬六甲海港的繁榮,讓移居到這裏的華人數量急劇增加,烹饪技法隨之進入南洋。不分軒轾的馬來菜、印尼菜中的中國烹饪法,醬油、豆腐、豆芽、面條、米粉、粉絲的運用,在水田中養殖淡水魚等技術,主要是通過娘惹廚藝引入的。
而因南洋曾經受到印度人建立的室利佛逝王朝的長期統治,又有伊斯蘭教自阿拉伯傳入的曆史,使得印度的咖喱菜、馬來的沙爹菜、印尼的巴厘菜,甚至菲律賓和泰國的沙律菜,伴隨華人在這些地區的“入鄉隨俗”和商貿、交誼等活動,逐漸被娘惹廚藝吸收。
新加坡與馬來半島、加裏曼丹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等地屬于同一地理和文化風俗圈。1819年初,當英國殖民者萊佛士在新加坡河登陸後,周邊地區和來自中國南方沿海一帶的大量華人被招募或者移居到這裏,河西南稱爲“大坡”、“小坡”的地方被規定爲華人聚居區,已有幾百年曆史的娘惹廚藝在此落地開花——伴隨商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這裏有了唐人街,俗稱“牛車水”,一些專營福建海鮮、廣東野味、潮州特食的華僑,將娘惹廚藝通過食肆的渠道推向餐飲市場。
英國統治新加坡一百四十年,在新加坡留下了一些西餐館,用以點綴這個高度城市化的熱帶島國;而在其社會深處,當初從貧窮、凋敝的閩粵農村潛入南洋的“土坷垃”食習,在殖民地滄桑曆史中演繹、繁衍起來的娘惹菜、娘惹糕,漸而成爲這個富裕、優雅國度裏不可或缺的“國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
雖然有些極端的民族主義認爲,峇峇娘惹接受了太多的外來文化,在精神上已經不是真正的中國人,甚至用“數典忘祖”這樣的詞彙論斷他們。但這是一種極端的,不合事實的論斷。
正如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政黨)的創始人陳祯祿所說:“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指當地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爲無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豬牛雞鴨這些畜生禽獸是無所謂祖籍的,所以,華人不愛護華人文化,便是畜生禽獸。”
可見,峇峇娘惹盡管在海外繁衍了幾百年,但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心還是向著中華大地的。比如華人領袖林文慶就主張“海峽華人改革運動”,推崇儒家思想,強調仁愛、孝義等傳統價值觀。
林文慶與妻子殷碧霞
林文慶後來更是回到中國,擔任廈門大學的校長,他在廈大任職長達16年。爲支持學校發展,他將爲人診病所得、全年薪金以及夫人的私房錢獻給學校。
峇峇娘惹對于當地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像陳笃生、章芳林、陳若錦、佘連城、林文慶、宋旺相等。到了現代新加坡,林有福、李光耀、杜進才、吳慶瑞、林金山、黃金輝、陳慶炎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來源:閩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