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響,萬物長。”2021年3月5日,農曆辛醜年驚蟄節氣,時逢第58個學習雷鋒紀念日。當天,著名阮樂教育家林吉良教授與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龍族長安阮樂團全體成員,在唐代皇家寺院薦福寺遺址西安博物院,齊奏演唱了紅色經典名曲《學習雷鋒好榜樣》。
穿越時空的共産主義精神頌歌
本場演奏,由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院長、“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長安古樂代表性傳承人李铠博士親自司鼓伴奏。在演奏開始前,李铠博士表示,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發表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由此掀起了全國各行業學雷鋒活動的熱潮。58年過去了,雷鋒精神卻曆久彌新。雷鋒生前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他的形象承載著激情燃燒的歲月記憶。一個普通人,可以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無私奉獻的共産主義精神相結合,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共産主義理想信念,這就是雷鋒精神的永恒價值。今天,在“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地薦福寺小雁塔腳下,我們就用古老的民族樂器阮再次奏響雷鋒精神的頌歌。
隨後,在李铠博士的擂鼓指揮下,50名非遺音樂家們精神飽滿地齊奏並合唱了《學習雷鋒好榜樣》。
阮樂古韻演繹紅色經典主旋律
此前,在西安博物院常態化舉辦的“長安古樂絲路非遺文旅音樂會”演出中,觀衆們逐漸認識了民族樂器組合的阮。古老的中國民族樂器不僅可以演奏傳統曲目,也可以演奏現代樂曲,這是衆所周知的文化常識。然而,一個50人的阮樂團齊奏紅色經典名曲,則堪稱中國音樂文化的新時代創舉。
3月5日,也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誕辰日。爲了歌頌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傳承革命文化紅色基因,阮樂團藝術家們又齊奏了陝甘甯革命根據地時期的經典名曲《繡金匾》。
阮樂教育家林吉良教授親臨西安共襄盛舉
當天,林吉良教授親自參加了這場演奏活動。中國民族音樂界都知道,林吉良教授是著名作曲家、阮教育家,是阮樂界公認的當代宗師。他1942年2月26日出生于遼甯大連,1960年入大連歌舞團從事演奏工作,獲授美國西南國際聯合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沈陽音樂學院客座教授、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阮專業委員會榮譽會長、遼甯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
李铠博士長期研究和傳承阮樂曆史文化,身兼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阮專業委員會文化顧問。因此,與林吉良教授交誼深厚。
這次,就是應李铠博士的邀請,林吉良教授專程從遼甯大連市到達古都西安。在當天的演奏活動現場,李铠博士以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院長名義,與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龍族長安阮樂團團長孫曉奇一起,主持了莊重的證書頒發儀式,聘任林吉良教授爲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龍族長安阮樂團“永遠名譽團長”。林吉良教授愉快地接受了聘書,並且勉勵大家爲傳承和弘揚阮樂文化繼續奮鬥。
當天演奏活動結束後,年近80歲的林吉良教授不顧長途勞頓,又對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龍族長安阮樂團全體成員進行了現場傳藝指導。
爭做中國民族音樂界學雷鋒的時代先鋒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個人的能力也有限。然而,只要有無私奉獻的集體主義精神自覺性,普通人也能夠成就非凡的人生。今年已經年屆七旬的李铠博士,就一直用雷鋒精神激勵自己。他自覺傳承和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不懈努力,本身就譜寫著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時代新曲。
沒有學術平台,就自己創造平台。沒有國家下達的科研計劃,就自主創新確定科研課題。沒有政府撥款的工作經費,就“自帶幹糧”搞文化建設。李铠艱難曲折的文化長征,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不願意讓學術做市場和資本的奴隸,就是自覺爲國家和社會做貢獻。一切爲了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一切爲了中國文化生態修複與再造,這便是李铠的人生追求和夢想。
幾十年以來,李铠博士已經在文化學術領域連續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他先後領導策劃和主辦了“中國首屆風俗畫大獎賽”,首開“中國風俗畫派”;首創“中國青少年自我保護學”;首創中國非遺音樂保護傳承“長安古樂學”;首創中國非遺音樂保護傳承“長安佛樂學”;首創“龍族心理康複音樂治療學”;首創中國民族樂器龍族之聲“五阮”系列研制技術專利。他筆耕不辍,著作等身。已經出版和正在編寫的數十部著作,總計達兩千多萬字。其中,搜集整理和翻譯長安古樂古譜達2500多首,教練和傳授演奏長安古樂的弟子逾百名,堪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長安古樂的當代宗師。
在日常生活中,李铠博士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本色,一直對自己要求很苛刻,但對文化公益事業卻很慷慨。他把平生積蓄和祖遺財産用于購置曆史圖書文獻和民俗文物收藏,至今累計投入已經超過800萬元。其中,用于長安古樂和長安佛樂保護傳承的支出超過600萬元,用于青少年自我保護研究的支出超過30萬元,用于文化扶貧和文化惠民的支出超過30萬元,用于陝西省女子監獄服刑犯人教育改造的支出超過10萬元,用于“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和陝甘甯革命根據地曆史文化研究的支出超過50萬元。
不追求個人名利,只求對社會多做貢獻,這就是李铠忘我無私的“草根學者”本色。他不是大富豪,對文化公益事業的投入和捐助金額也有限。然而,他所創造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效益,卻留下了一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無形財富。
奏響文化學雷鋒進行曲
學習雷鋒好榜樣,祖孫三代齊上陣。在阮樂齊奏《學習雷鋒好榜樣》活動當天,李铠博士96歲的老母親汪瑩女士坐著輪椅在現場助威。汪瑩女士是“辛亥革命”先賢汪晴江的長女,是中國近代首批企業管理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她現在還擔任著“辛亥革命”後裔陝西聯誼會顧問、楊虎城將軍社會福利基金會顧問和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顧問等職務。在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和70周年時,她先後爲紀念展覽活動捐資逾萬元。爲了支持陝西省女子監獄服刑犯人參加音樂學習社會水平考級,她一次就慷慨捐助了6000元。
李铠博士的女兒、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郭曼,不僅給陝西省女子監獄服刑犯人義務擔任音樂教師,也爲學員考級捐助了6000元。郭曼的兒子吳浩潼今年才7歲,爲了支持陝西省女子監獄服刑犯人音樂學習考級,他把自己的5000元壓歲錢也捐獻了。
汪瑩女士的言傳身教,帶出了克己奉公的好家風,也帶動形成了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無私奉獻的好院風。最近三年來,該院爲爲陝西省女子監獄捐助了十幾萬元的樂器教學用具。給服刑犯人義務擔任音樂教師的志願者,有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的劉戈兵、劉同敬和段宏瑞等20多名非遺音樂家,還有在該院擔任學術指導職務的陝西民族管弦樂學會秘書長李绛英和埙、陶笛、葫蘆絲專業委員會會長相隋柱等民樂界名家。
近年來,該院與西安博物院聯合組建了文化扶貧工作隊,在西安市周至縣竹峪鎮丹陽聯村定點支持鄉村振興和新農村建設,常態化地開展了文化學雷鋒活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積極組織舉辦線上音樂學習和公益演出,全院非遺音樂家定期輪流參加。同時,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李豫成教授、“龍族心理康複音樂治療法”創研團隊首席專家李铠博士、陝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會長肖剛教授和西安文理學院藝術學院學院黨總支書記李曉煜等人組成後援團隊,隨時給社會大衆提供網絡在線心理康複音樂療愈咨詢服務。此外,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還安排專人長期進行“五音康療”學術研究,利用網絡持續向社會義務傳播《黃帝內經》國醫養生文化。
向雷鋒同志學習做文化志願先行者,已經成爲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的優良傳統和自覺行動。
繼續彰顯華夏正聲長安古樂的文化魅力
長安古樂(亦稱西安鼓樂),是以成套樂器再現古代中國音樂“八音和鳴”的經典模式,也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的古典交響樂,被世界音樂界、曆史考古界和文化旅遊界譽爲“世界音樂活化石”、“陝西千年活文物”和“漢唐遺音原生態”。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遺項目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被聯合國世界文化自然遺産委員會批准爲“世界文化自然遺産”。該項中國區22處遺址中陝西段7處組成之一的唐薦福寺,包含有唐寺唐塔唐傳長安古樂“三唐文化”。其中,唐傳長安古樂是唯一被組合列入該項世界文化自然遺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現任西安市長安古樂保護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委員主任的李铠博士,正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長安佛樂”、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西安鼓樂”和“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長安古樂等3項“非遺”文化代表性傳承人。
西安博物院的文旅演出小劇場,讓李铠博士走上了世界大舞台。自2019年7月31日開始,這裏常態化舉辦的“長安古樂絲路非遺文旅音樂會”,既是面向中外遊客觀衆傳播“華夏正聲”的社會教育大學校,也是向觀衆普及音樂康療知識的大課堂。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月23日晚上,西安博物院發布閉館公告。遵照相關安排,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隨之發布了《關于“長安古樂絲路非遺文旅音樂會”暫停演出的公告》。
常態化演出暫停了,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的發展卻未停步。一年多來,他們不但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扶貧、文化擁軍和“龍族心理康複音樂療愈”公益講座活動,還進一步提升發展了長安古樂團、長安民樂團、中華古琴研究傳習所和龍族長安阮樂團。藝術練兵沒有停頓,《黃帝內經》養生文化和“五音康療”學術研究也沒有停頓。冬季蟄伏,只待新春一元複始又生發。
李铠博士告訴大家,陝西古代音樂文化研究院已經接到通知,西安博物院從2021年4月1日起恢複開放,“長安古樂絲路非遺文旅音樂會”常態化演出也將同步恢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爲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衆的精神文化需求,“長安古樂絲路非遺文旅音樂會”常態化演出內容將會更加豐富多彩。同時,還將給遊客觀衆奉獻出各種形式的古琴、阮樂和“龍族心理康複音樂療愈”講座專場活動。
作者: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