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假裝不在意印度和越南的制造業飛速發展,因爲它們一個有著糟糕的營商環境,數年間有超過2700家外企被迫跑路,一個雖然人工便宜但原料和能源先天受限,更多承接著我們的外溢産能與産業下遊。但新加坡,卻實實在在地與我們在高端制造業與金融科技領域不動聲色地貼身肉搏,並在疫情、香港、地緣競爭等因素影響下迅速吞下了更多的資源。
“資本密集型+自動化産業技術密集型”的新加坡是全球産業發展的理想狀態。
2021年,新加坡GDP增長7.6%,是全球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之一,制造業貢獻了其中22%的份額,電子業、生物醫藥制造業、交通工程業和精密工程業的産值同比均增加了10%以上。新加坡順勢鞏固了自己全球第四大高科技産品出口國的地位,仍位列美國之前,繼續縮小與前面中國、德國和韓國的距離。
這是一份還在增長的閃耀的産出名單:美國通用電氣在新加坡用3D打印機修理噴氣式發動機葉片;德國半導體晶片制造商Siltronic AG和台灣的聯合微電子公司正加大在新加坡的廠區投資;挪威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REC集團在新加坡使用激光器分割光伏電池。英國羅爾斯羅伊斯的新加坡工廠每年生産4800個钛寬弦風扇葉片;德國疫苗制造商BioNTech SE的新加坡工廠每年生産數億Covid-19疫苗;世界十大制藥公司都在新加坡的啓奧生物醫藥研究園區和大士生物醫藥園區有分支機構……
幾乎不可複制的優越區域優勢使新加坡可以輕松地以低成本獲得原材料並運出成品,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網絡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可以在新加坡制造任何産品——只要符合新加坡的法律規定。
雄厚的人才基礎更是新加坡繼續贏下去的底氣,2021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上,新加坡得分僅次于瑞士,遠超日韓和中國。新加坡的初創企業2021年籌到了84.68億美元的資金,可見其創新實力強勁。它甚至對虛擬貨幣予以極大的開放,一些在美國都是禁忌的業務,在新加坡並無限制。
在歐美國家掀起制造業回流、重搭産業鏈爲人工而煩惱時,新加坡完全沒有此類問題,它的工廠崗位與經濟數據已經脫鈎,制造業工人數量增減無關緊要,本地低到2%的失業率多來自服務業。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表明,新加坡的人均工廠機器人數量位居全球首位,僅次于韓國,硬生生地把制造業升格成了白領職業,這一點,傳統的歐美制造強國也沒做到。
別看最新的全球金融科技綜合競爭力榜單上,新加坡才位列第十三位,在中國的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和廣州五城之下,實際上更受全球資本青睐的是新加坡,多達1400多家金融科技企業支撐著其作爲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外彙交易市場、第六大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超過一半的全球500強企業將亞洲總部設在新加坡,香港不過37%,技術類跨國企業方面更是達到了59%對18%的碾壓。今年3月,新加坡所擁有的外資銀行數量首次超過了香港。近年來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從香港流出的金融業務,特別是資産管理業務,基本被新加坡所吞食。“到新加坡去”,不止是企業的選擇,也是全球富豪們的選擇,這裏是世界上稅率最低的國家,中國企業界一連串的顯赫名字已經悄然換上了新加坡國籍。
有人說中國香港可以和新加坡在金融市場攜手而爲,取長補短,互助前行——逐利而行的資本可沒有這麽懂得人情世故。同理,發力邁向高端的中國制造業和新加坡的競爭也不可避免,競合關系,首要于“競”而不是“合”。
國際競爭沒有脈脈溫情,不分大小,無關族群,各憑本事與謀略。需要認清的事實是,冰冷的産業與金融競爭之外,新加坡與我國某省的關系遠超我國,常年在某省駐訓軍隊並提供裝備存留,它並不像其領導人所說的那樣“左右逢源”“不偏不倚”,而是直接押注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