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
世界
侗族
古老歌謠
寨子隱于青山中,一條小溪穿寨而過,鼓樓巍然挺立。這是黔東南州黎平三龍侗寨的一個尋常夜,鼓樓裏生著火和漫天星光相輝映,勞作了一天的侗族姑娘們滿含著內心溫婉的情感,化作一曲曲大歌,在鼓樓的中心繞梁,而後散發在侗鄉的夜空裏。
♣
侗族大歌並不是一種學術上的音樂流派,而是侗族人生活的衍生産物。如果時光回溯,在沒有文字的侗族社區裏,天生一副好嗓子的侗族人相互搭檔配合,少則三人,多則上百人,用歌聲記錄曆史,創造了這種多聲部、無伴奏的和聲。但是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侗族大歌並不被外人所知。
侗
da
ge
族
侗族
大歌
據貴州民間文化學者余未人介紹,上世紀50年代,貴州的兩位音樂家蕭家駒、郭可诹被派往黎平縣協助當地進行土地改革時,意外地發現了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傳唱的多聲部大歌。此後,經過多年的考察和研究,隨著蕭家駒主持修著的第一本侗族大歌樂譜集問世,藏在山間的古老歌謠,才終于被外界知曉。將侗族大歌帶出中國的則是在貴州出生的法籍華人謝景蘭。上世紀80年代,在繪畫、音樂和舞蹈等領域均已有不小成就的謝景蘭,一直心系著貴州的民族文化藝術。在她的牽線搭橋之下,1986年侗族大歌登上了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的舞台。第一次亮相,便技驚四座,法國的多家媒體熱烈地報道了這次演出。自此,侗族大歌牆內開花牆外香,被認爲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大歌,侗語稱爲“噶老”,“嘎”即歌,“老”具有宏大、古老和人多聲多之意,“嘎老”是一種由衆多人參與的歌隊集體演唱的古老歌種,故譯爲大歌。侗族大歌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侗族沒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師)口頭教唱,世代相傳,至今流傳于貴州黎平、從江、榕江等侗族聚居區和廣西三江地區。大歌曲目衆多,內容極爲豐富,歌詞押韻,多采用比興手法,意蘊深刻,旋律優美動聽, 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演唱人員通常由同村甚至同姓氏成員組成,從小接受嚴格的訓練,因此有著高度的默契,演唱一氣呵成,情緒天然。絕大多數歌曲無需樂器伴奏,也沒有指揮,有著一曲多詞、一詞一曲等歌曲形式,歌詞簡練,曲調動人,曲式結構複雜,聲部多,被譽爲“最美的天籁之音”。
隨著侗族大歌登上世界舞台,越來越多的旅行者來到侗寨,傾聽侗族大歌。2003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簽署了協議,共同開展侗族大歌申報第三批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工作。期間,從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到青歌賽,從世界合唱大賽到全國群星獎,從意大利到匈牙利、奧地利,從新加坡到日本,從俄羅斯到挪威,從比利時到美國,侗族大歌走向世界的步伐越來越快,影響力越來越大,並成功入選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經過8年的努力,2009年9月30日,從正在阿聯酋阿布紮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由貴州省文化廳、黎平縣政府共同承擔申報工作的“貴州侗族大歌”正式被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評委認爲,侗族大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
侗族大歌
申遺的成功,無疑給古老的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在侗族大歌成功“申遺”5年之後,一項旨在推動侗族大歌傳承、保護和發展的“多彩貴州·侗族大歌傳承保護行動計劃”出爐,通過校園傳承、社會傳承等方式,讓更多人傳唱侗族大歌。今年77歲的吳品仙,是侗族大歌的國家級傳承人。63年前,十三四歲的吳品仙代表黎平歌舞團,遠赴北京,入職中央民族歌舞團。如今,早已回到家鄉的吳品仙,已經帶出了2000多個徒弟。除了繼續在歌堂教歌,吳品仙也會定期參與黎平縣舉辦的“民族文化走進課堂”教育項目,並堅持教授孩子們最傳統的侗族大歌曲目。在她看來,現在互聯網科技太發達,大家的娛樂消遣方式選擇更多,的確會影響到年輕人學習侗族大歌的興趣。同時爲迎合旅遊市場,也會更加注重表演形式。
♣
但是由吳品仙帶出去表演的歌隊,還是會唱傳統歌曲,並且什麽年齡就唱什麽歌,比如小孩子唱童謠,年輕男女唱表達愛情的曲目,上了年紀的人唱教育、倫理類。她說:“貴州侗族大歌,能夠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我一定要將侗族大歌傳承下去,唱得更響亮。”山一程,水一程,鼓樓的煙火最晚熄滅。一代又一代侗族人,高山流水下,互述衷腸。2018年,央視春晚貴州分會場落戶黎平肇興,侗族大歌再次唱響全世界。
文中音樂高山歌 Song of High Mountain來自瑞鳴音樂專輯《中國音樂地圖之聽見廣西》。一句婉轉優美的女聲歌唱,喚起衆人的合唱,在一片寬厚低沉的聲音中,這婉轉的嗓音總是秀麗出衆,而這多人的合唱又讓音樂更加豐富,充滿層次感。雖然這是一首名叫高山的歌,但三江地區的山並不算特別高峻,低山丘陵延綿起伏,缥缈的雲霧籠罩著濃得化不開的綠意,仿佛歌聲裏那些濃得化不開的思緒和愛意。這首大歌在“月也”時經常唱起——“月也”是侗族村寨之間的集體出訪活動,當地漢族人給它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吃相思”,倒是十分貼切。姑娘小夥在“月也”時在鼓樓裏圍著火塘對歌,用歌聲尋找心上人,歌聲熱切又委婉,情意綿綿又帶著哀思,心中盼著堅定不移的山盟海誓。
《中國音樂地圖》
之
聽見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