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北京代表處、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等多家機構在北京共同發起“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人工智能原則”倡議。原則提出,人工智能的發展應避免對生物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專家表示,人工智能應該用于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延續,促進生物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保證生物在其所處的生態系統中具有完整的生態功能。
人工智能應貢獻于替代方案的研發和推廣
據介紹,爲促進科學技術與生態的和諧發展,特別是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充分考慮和遵循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倫理原則宣言》等相關國際共識的前提下,專家針對與人工智能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發展與應用,提出了《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人工智能原則》(以下簡稱《原則》)。
《原則》共九項,具體包括促進生態繁榮、人道可持續開發、避免傷害、監管與保護、安全與可控、負責任、遵守法律、教育與培訓、合作。
《原則》倡議,人工智能應用于探索生命、理解生命和保護生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監管,包括生物監測、狀況評估、科學幹預、教育普及,促進動物保護。在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應用中,應遵守倫理、道德和公序良俗,避免對生物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其中,“避免傷害”原則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與使用應避免對生物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包括但不限于:避免破壞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避免因爲過度消耗能源而加劇氣候變化,從而影響環境的穩定性與生物多樣性;避免相關産業産生的廢棄物對生物多樣性帶來危害。人工智能給生物多樣性帶來的負面影響應被認真評估並如實公布。人工智能應避免被誤用、濫用于直接或間接傷害其他生物。
“未來科技賦能的社會要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從人類中心論走向生態中心論,人類和其他生物都是這個星球上的普通居民,更是緊密關聯的生命共同體。這是我們倡導人工智能賦能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初衷和目的。”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說。
“人道可持續開發”這一原則強調,人工智能應貢獻于替代方案的研發和推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二級巡視員王小平博士表示,以敏銳的眼光和負責任的專業精神發起有關人工智能在應用于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倫理倡議,對人們共創、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原則》將《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擴展到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
《原則》提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應確保足夠的安全性,應遵循謹慎性和預防性原則,必須經過充分測試,確保准確、穩健且在人爲控制之下。應避免由于人工智能安全隱患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負面影響。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趙中華認爲,生物多樣性事關人類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續,讓人工智能服務于生物多樣性保護而不是造成新的風險是一個舉世矚目的話題。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他表示:“AI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好地幫我們了解生態系統,發現動植物生存的困境,以便更好地指導我們參與保護行動。”
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項目專員Tee Wee Ang在報告中指出,《原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的精神和實質內容非常一致。特別是與《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中提出的促進環境和生態系統蓬勃發展,生活在和平、公正和相互關聯的社會中等價值觀、原則、政策密切關聯。
2021年11月24日,《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大會第41屆會議上通過。該建議書的序言中提到,作爲以國際法爲依據、采用全球方法制定且注重人的尊嚴和人權以及性別平等、社會和經濟正義與發展、身心健康、多樣性、互聯性、包容性、環境和生態系統保護的准則性文書,可以引導人工智能技術向著負責任的方向發展。
Tee Wee Ang稱,本次提出的《原則》的重要貢獻在于:將《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擴展到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並促進了《人工智能倫理建議書》的落實。
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清華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非洲人工智能中心等機構的中外專家分享了人工智能應用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精彩案例,相關企業也介紹了數字技術在海南長臂猿、雪豹、亞洲象等旗艦物種保護項目中的探索與實踐。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陳靜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