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對馬面魚愛搭不理,今年的馬面魚我們高攀不起!
馬面魚,學名綠鳍馬面鲀(file fish),別名一大堆,什麽耗兒魚、橡皮魚、剝皮魚;什麽面包魚、燒燒魚、豬魚……全都是馬面魚。
在一衆昂貴的海鮮中,馬面魚其實算特別親民的一種,魚肉緊實少刺,受到各地消費者的青睐,川渝地區尤其喜歡用其下火鍋。除了直接消費之外,國內工廠用馬面魚加工制作的魚片,也是一個出口暢銷的品類,主要出口至日本,出口口岸爲福建、浙江、江蘇、山東、遼甯、上海、廣東等。
一般來說,30-50、50-100、100-200和200-300規格的馬面魚最暢銷。
我國海域遼闊,捕撈馬面魚也不在話下,但因需求量大,進口馬面魚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國海關允許從25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馬面魚,其中,東南亞的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是我國進口馬面魚的重要來源國。
曾經,因爲頭大身小長得醜,外皮粗糙如砂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捕撈到的馬面魚曾被送到魚品廠做餵家禽養殖的魚粉、被埋在土裏用作果樹肥料,就是沒怎麽用來吃,可謂是“以貌取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漁民都沒有發現其價值,對其“愛搭不理”。
但是在性價比極高的三去馬面魚(去皮、去頭、去內髒)被用于餐飲行業之後,情況就有所改變了,尤其是近兩年,馬面魚身價飙漲,已經快要“高攀不起”了!
去年這個時候,馬面魚報價已經連漲三月,甚至到了去年10月,漲價仍在持續。就拿規格爲50g-100g的三去馬面魚(去皮、去頭、去內髒)來說,半年之內,價格從往年的75000-80000元/噸,一路飙漲至92000-95000元/噸。
今年的馬面魚也是漲得非常厲害,更讓人焦躁的是,現在就算手裏有錢都買不到貨!爲啥呢?因爲天氣!
今年馬面魚貨源奇缺,主要還是因爲主要捕撈區受氣候異常的影響,捕撈量驟降,“從中國的東海海域,到菲律賓,再到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等,沿途都捕不到魚。”
氣候對食品價格的影響有多大?
農業生産的效益受氣候變化的直接影響。早在2007年就有研究發現,農作物産量的年際波動中,約有30%是由氣候變化造成的,如氣溫升高、水資源短缺、幹旱、洪水等因素。
美國媒體Vox網站26日發文指出,在俄烏沖突之前,由于燃料和能源價格高企、氣候幹旱以及疫情的沖擊,食品價格已經處于曆史最高水平。
今年2月,印度還對其國內小麥産量創紀錄充滿信心,但3月份就開始遭遇122年來的極端高溫天氣,報告指出印度今年小麥收成受高溫影響預計將減産6%。5月份,印度宣布禁止小麥出口。
法國氣象局表示,自4月11日以來,法國已創下連續37天破紀錄的高溫。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估計,從6月到8月,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的氣溫有超70%的可能性將遠高于往年平均水平,這將給歐洲地區農作物的種植與收獲帶來顯著風險。
美國小麥生産也遭遇同樣的問題。由于南部平原的幹旱,美國農業部在其5月份發布的“世界農産品供需預測”(WASDE)報告中估計,盡管播種面積略有增加,但2022年冬小麥收成將同比下降8%。
因國內雞肉短缺、物價高漲,于近日宣布停止活雞出口的馬來西亞,在過去的兩個月,因天氣不佳導致漁産量銳減70%,魚的出口量減少,魚價也水漲船高。馬來西亞從事海産銷售的商家反映,目前魚類和海鮮的供應量比起之前少了一半。而供應量減少的具體原因是氣候異常、運輸成本增加。
新加坡媒體稱,馬來西亞的水産品出口量減少,間接導致新加坡魚價上揚近30%。
菲律賓馬面魚出口商表示,今年高溫天氣,3-6月份的海洋捕撈活動都受到影響,海洋魚類資源也大大減少,馬面魚幾乎“不見蹤影”,面對買家的詢問卻無法報價,該廠的馬面魚直接斷供。
天氣炎熱本身就會影響海洋捕撈和養殖收成,再加上如今國際市場上通貨膨脹、運費高企、貿易壁壘(多國發布限制食品出口的禁令)等因素,馬面魚漲價也是在意料之中。目前,有現貨才是王道啊!
文章來源:新凍派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