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全世界現代國企的發源地,英國在二戰前嘗試以國資主導那些命脈部門。尤其是涉及軍事安全的軍工企業,更是國有化並購的重要陣地。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宇航系統公司,就是最爲顯著的代表。
噴火式戰鬥機這類精品 往往誕生于“小作坊企業”
盡管英國在曆史上曾研發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但原廠大都是規模有限的“作坊型企業”。通過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憑借工匠精神與科學素養傳承,嘗試開發1-2種非常成功的産品。如果不能在競標中獲勝,則通過政府的分配獲得一些生産線訂單,維持最基本的運營開銷。當然,這個機制的根本就在于本國政府采購多寡。因爲無論哪個廠商都因規模問題,不可能獨立完成外銷訂單。
英國的軍工企業 在二戰中就已不堪重負
在殘酷而規模巨大的二戰開始後,英國人的這些作坊型軍功企業就受到嚴重考驗。長期依靠本國政府訂單的廠商,只有小批量的尖端産品輸出能力,而不能迅速實現大批量生産。結果,大批20年代技術的武器被用于前線戰場,讓英聯邦軍隊無法獲得與其數量相匹配的高級戰力。作爲補償機制,倫敦的參謀部就只能向産能過剩的美國求助,並得以在對方轉入戰時體制前就維持遠征能力。在整個世界大戰期間,來自大西洋對岸的武器和零部件,都是支撐英軍在三大洲作戰的關鍵性因素。
勝利者轟炸與掠奪者攻擊機
引進自美國的F-4鬼怪戰鬥機
二戰結束後,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立局面生成,又讓英國不能立刻馬放南山。但戰爭創傷造成的國民經濟困難,卻嚴重限制著國防預算支出。于是,英軍大量兜售剩余物資並迅速從印度次大陸等殖民地撤退,以便集中資源維持核心區域。然而,美國工廠的巨大産能卻讓武器在當時非常“廉價”。這就讓國內的軍工企業很難通過兜售存貨,聚攏研發高新武器所必須的投資。于是,在冷戰初期還能繼續發展噴氣式轟炸機、新式航母、中程彈道導彈與核武器的英國,很快就在50年代末宣布“繳械投降”。
慘遭取消的 哈維蘭中程彈道導彈
進入1960年代,美蘇兩國引領的軍備競賽持續升溫,英國軍工業卻已經很難全面跟隨。他們很快就放棄了中程導彈與獨立航天工業,接著又開始在航空界露出疲態。只是依靠大戰後期存留的軍事資産,才勉強撐起一個縮小版的帝國體系。等到工黨政府在65年決定從新加坡、東非和亞丁灣撤軍,這樣的體面也顯得有些多余。例如皇家海軍的潛射導彈飛彈,就需要從美國引進。部署在航母甲板上的重型戰機,也將由海雌狐變成F-4鬼怪。至于國內的衆多軍功企業,則完全陷入了蕭條狀態。除了對三軍部隊産生影響,也在波及就業率與國民經濟數據。
成立于1977年的 英國航空航天公司
終于,英國政府在1977年開展大刀闊斧的國有化並購策略。先前獨立的英國飛機公司、豪客西德利集團和蘇格蘭航空公司被統一收購,重組爲全新的英國航空航天公司(BAE)。接著,類似的策略逐步向其他傳統軍功企業蔓延,將不下10家的大小企業收入囊中。國家始終占據著大部分股權,並吸引私人財團參與入股。但日常經營依然要由雇傭來的職業經理人負責,避免出現外行對內行指手畫腳的不愉快場面。
第一種噴氣式客機 彗星
第一種具備真正實戰能力的鹞式垂直起降飛機
我們不需要知道那些被並購企業的名稱,但他們確實研發過全球首款噴氣式客機–彗星、全球首款超音速客機–協和,以及第一種真正具備戰鬥力的鹞式垂直起降飛機。他們都將成爲BAE營收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除了考慮采購,也會幫忙在國際市場上幫助推銷,從而以防務巨頭維持就業率和經濟指數。
位于英國範堡羅的BAE公司辦公區
冷戰結束,這種模式就顯得更爲必要。國防需求的縮減與軍事現代化發展的矛盾,讓英國政府繼續堅持將麾下國企做大做強。1999年,英國航天航空公司出資收購著名的馬可尼電子系統公司,從而有了今天的英國宇航系統公司。馬可尼本身就是全球知名的軍用雷達和通訊技術研發企業,也徹底將BAE帶入了新的電子系統領域。加上英國人此前已完成收購的德國航空企業,一個非常國際化的龐大集團已孕育而生。
薩博的JAS-39戰鬥機 就是BAE旗下産品
M2/3步兵戰車 目前也屬于BAE所有
M777先進榴彈炮 也屬于BAE旗下
此後,BAE的國際化並購道路就一發不可收拾。他們不僅入股瑞典的重要軍工企業–薩博,還利用語言文化優勢進入美國市場。我們同樣不需要記住每個大小不等的公司名稱,但卻可以驚訝的發現,許多英軍自身完全沒有裝備的武器也是其收益來源。例如瑞典研發的JAS-39鷹獅輕型戰鬥機,主要在一些中等國家的空軍服役。但BAE卻是其開拓海外市場的主力,並爲戰機提供了大量電子系統和零部件。至于美國陸軍大量使用的M2步兵戰車、M3裝甲偵察車和M777先進榴彈炮,也因工廠並購而成爲一種“英國武器”。就連堪稱經典款的M113裝甲運兵車,也基于同樣原因而歸屬BAE旗下。
皇家海軍的機敏級核攻擊潛艇
皇家海軍的45型驅逐艦
正起飛F35戰鬥機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當然,BAE也不會放棄英國自身的國防領域市場。由于旗下擁有多家子公司和工廠,他們幾乎承擔了英國三軍的大部分武器制造工作。皇家空軍的主力戰機EF2000,就是BAE占大頭而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拼湊殘余部分的産物。英國宇航也通過收購股份等措施,確保自身對項目的主導權。飛行員在正式分配到這些中隊前,還必須在BAE生産的鷹式高級教練機上完成大量訓練。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45級驅逐艦、26級護衛艦和機敏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也都由BAE旗下的船廠建造。陸軍部隊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也必須在屬于集團的戰車工廠進行維護。
英國陸軍的挑戰者II坦克與勇士步兵戰車
近年來,F-35閃電II戰鬥機工程,無疑是BAE最重要的項目。雖然這是由美國牽頭且主導的國際項目,但英國人卻通過BAE提供的發動機等部件施加影響力。最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被迫妥協,讓BAE擁有了近乎完整的F-35獨立自持能力。而服役不久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同樣使用其提供的英國發動機與155mm電磁炮。
沒有BAE F35戰鬥機的生産就會立刻停工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發動機和電磁炮也來自BAE
截止目前,英國已依靠BAE的國際化並購策略,成爲美國每年的最大武器進口方。2012年,某國黑客入侵公司電腦以竊取F-35戰鬥機的技術資料。集團也就成立了專業子公司,開始涉足網絡安全與黑客領域。
EF2000台風 是BAE的重要戰機産品
BAE的鷹是高級教練機 至今都很有競爭力
在其他海外市場,BAE通過並購策略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發揮著巨大影響力。兩國海軍紛紛加入26型護衛艦計劃,使得方案最終獲得英國議會批准。而類似EF2000、JAS-39戰機和鷹式教練機的出口,也讓其在南非、印度和沙特占有巨大市場份額。集團的營收雖有起伏,但始終維持在全球同類企業中的第三位置。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參與的26型護衛艦
不過,國際化並購擴張的結局也並不是完全美好。由于英國自身的國防預算被用于有限高端項目,致使不少中檔産品的訂單被壓制在最低層面。大量改進型四代機與新式五代機都湧入國際市場,造成EF2000戰機出現滯銷。這迫使BAE逐步削減了國內工廠規模,進而與維持就業水平的初衷背道而馳。當某個國外控股廠商的産品不再具有高淨值,BAE也會毫不猶豫的將其股份出售。
第六代戰鬥機方案 風暴
將與風暴伴飛的 雷神無人機
作爲補救措施,集團被迫推出了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六代戰機方案。其中既有有人駕駛的暴風雨隱身戰機,也有負責集團伴飛的雷神無人機系統。這也是F35進入量産階段後,BAE公司與英國國防工業的重點攻關方向,甚至還引起意大利、瑞典和印度空軍的注意。
英國的脫歐決心 從國防層面也非常明顯
最後,英國宇航系統的最大威脅或許就來自其結構本身。由于其濃厚的國企背景,讓公司的許多發展方向都被綁定于國家戰略。因此,來自更大層面的風吹草動,勢必影響集團的未來走勢。海外並購會帶來收益與超級供應鏈便利,也會讓BAE成爲他國影響英國人自己的渠道。
這或許也是英國堅持脫歐的原因之一。他們正嘗試抛售自己在歐陸幾個主要控股公司的份額,並將注意力轉向傳統英聯邦兄弟國家。其結果將會對未來的世界格局,産生長時間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