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評論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記錄最傑出的投資人物與事件
出品 | 機構投資者評論 IIR
請尊重原創,抵制洗稿,違者必究
轉載授權、商務合作等請聯系後台
IIR防丟失備用公衆號:IIR_Backup
美東時間周日(8月7日),凱雷投資集團官網突然宣布,在任CEO Kewsong Lee五年雇傭協議于2022年底結束,但經董事會與Kewsong Lee討論確認,其即日起卸任CEO和董事會成員,將根據需要協助未來幾個月的過渡工作。
CEO臨時空缺,凱雷聯合創始人、目前的董事會非執行聯合主席(前任聯席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William Conway Jr.(威廉·康威)將擔任臨時領導人,同時爲了協助新CEO到任前的平穩過渡,凱雷成立了董事會遴選委員會(Search Committee of the Board)來推動尋找長遠的CEO繼任者(遴選委員會將包括Conway,獨立董事Lawton Fitt,Anthony Welters,Linda Filler和Derica Rice,且董事會將立即聘請一家獵頭公司來識別和評估長期首席執行官職位的候選人)。
同時,爲了協助現年已73歲的Conway開展工作並在新CEO到任前的平穩過渡,凱雷集團成立了首席執行官辦公室。由公司私募股權首席投資官兼美洲私募股權主席Peter Clare、全球信貸負責人Mark Jenkins、全球投資解決方案負責人Ruulke Bagijn、首席財務官Curtis Buser、首席運營官Christopher Finn和首席人力資源官Bruce Larson共同組成,他們將與Conway一起繼續推進凱雷的戰略。
而在Kewsong Lee突然辭職的同時,據彭博社報道及IIR查詢,另有兩位與Kewsong Lee同爲哈佛校友的凱雷投資集團高管,也相繼離職。
“大動幹戈”的凱雷
凱雷投資集團前全球消費、媒體及零售主管(consumer, media and retail)Jay W. Sammons于7月離職,據傳將創辦自己的機構;而另一位凱雷技術、媒體及電信集團組(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group)合夥人Ashley Evans,同樣已在7月離職,並確認加入總部位于舊金山的Francisco Partners; Francisco Partners剛剛募集了兩只新基金、規模近170億美金,Ashley Evans將于下月(9月)正式入職,也將成爲這家機構的第三位女性合夥人。而Francisco Partners的股東(少數股權),包括高盛及黑石的子公司。
據IIR查詢,Jay W. Sammons與Ashley Evans同在2006年加入凱雷。
Ashley Evans是個妥妥的學霸,本科擁有哈佛文理學院(Harvard College)最高榮譽(Summa Cum Laude),還是斯坦福大學MBA,劍橋大學研究型碩士(Mphil)等,2006年加入凱雷之前,她曾在摩根士丹利工作,專注于金融機構銀行業務。
在凱雷開始,Ashley Evans專注企業服務領域增長型股權,任HireVue(人力資源軟件公司)、Jagex(頁遊開發公司)、NEOGOV(人力資源軟件公司)、Saama(人工智能臨床分析公司)、TriNetX(生命科學公司)、Veritas(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和 ZoomInfo(軟件即服務公司)等公司董事會成員,也曾參與凱雷對 Kinder Morgan(北美能源基礎設施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KMI)、PQ(化學品公司,出售給 CCMP Capital)和 Veyance(科技公司,出售給 Continental,即馬牌輪胎)的投資。
而Jay W. Sammons本科畢業于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擁有哈佛商學院MBA學位,在加入凱雷之前,曾在JP摩根、阿維斯塔資本(Avista Capital Partners)等公司任職。
在加入凱雷後,Jay W. Sammons負責了 Beats Electronics(音頻設備公司)、Beautycounter(護膚品公司)、Vogue International(美發品公司,隸屬于強生集團)、Supreme(運動及服裝品牌)、Grupo Madero(人力資源公司)等公司的投資。
Kewsong Lee加入凱雷的時間最晚,他早年在韓國和新加坡生活過,父親後來去美國教書,于是也遷去美國,並于1986年從哈佛文理學院(Harvard College)獲得應用數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得哈佛MBA。
加入凱雷前,Kewsong Lee曾在麥肯錫等公司短暫任職,1992年加入華平,並在華平工作了21年。2013年加入凱雷時,Kewsong Lee任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板塊(corporate private equity)副首席投資官。
2017年,凱雷三位核心創始人退居二線,並任命Kewsong Lee與Glenn Youngkin開始共同擔任CEO。
2017年,彼時71歲的Daniel A. D’Aniello成爲名譽董事長(原爲董事長),68歲的David M. Rubenstein和William E. Conway Jr.成爲董事會聯合執行主席(此前爲聯合首席執行官);彼時,52歲的Kewsong Lee和50歲的Glenn A. Youngkin取代Rubenstein和Conway,開始擔任聯合首席執行官,Lee負責企業私募股權和全球信貸業務,Youngkin負責監督房地産、能源、基礎設施和投資解決方案業務。
同時,52歲的Peter J. Clare與Conway一起成爲聯合首席投資官。Kewsong Lee、Glenn A. Youngkin、Peter J. Clare三人一同加入凱雷投資集團董事會。
2020年,Kewsong Lee 與Glenn Youngkin的一場權力鬥爭,以Glenn Youngkin的離職而結束。自此,Kewsong Lee成爲凱雷投資集團的唯一首席執行官,而Glenn Youngkin則很快改爲“從政”,宣布競選弗吉尼亞州州長,並最終勝出,今年1月15日正式就任。
據多家媒體的報道和推測,Kewsong Lee在加入凱雷後,就曾涉及一些派系鬥爭,同時試圖爲高層補充新鮮血液,而有關他的離職原因,有報道說,是由于他與凱雷董事會對于新續簽合同無法達成一致而造成,而這其中是否另有隱情,我們不得而知。
而凱雷就此事的官方說法,更像是要做出調整,借此過渡到下一代際領導人,“尋找新首席執行官,以領導凱雷進入下一階段增長的時機”( the timing is right to initiate a search for a new CEO to lead Carlyle forward in its next phase of growth)。
畢竟,去年,KKR已經完成了代際交班,聯席CEO之一,也是韓裔美國人、哈佛畢業的裴容範(Joseph Y. Bae)。
去年10月11日,KKR正式官宣,78歲的喬治羅伯茨(George Roberts)和77歲的亨利克拉維斯(Henry Kravis)辭去聯席首席執行官一職,由前聯席總裁、聯席首席運營官約瑟夫·貝(裴容範,Joseph Y. Bae)和斯考特·納托爾(Scott C. Nuttall)接任。兩位新任首席執行官均于1996年加入KKR,並自2017年7月起,擔任KKR的聯合總裁和聯合首席運營官。Joseph Y. Bae畢業于哈佛大學,在加入KKR前,在高盛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部門工作。
爲了協助現年73歲的康威開展工作並在新CEO到任前的平穩過渡,凱雷投資集團成立了首席執行官辦公室。由公司私募股權首席投資官兼美洲私募股權主席Peter Clare、全球信貸負責人Mark Jenkins、全球投資解決方案負責人Ruulke Bagijn、首席財務官Curtis Buser、首席運營官Christopher Finn和首席人力資源官Bruce Larson共同組成,他們將與Conway一起繼續推進凱雷的戰略。
但是,在周末休息日突然發布一則這樣的高管變動公告,並列出一系列“異常”舉措,大動幹戈,實屬少見。
“大動幹戈”也不只一次
凱雷投資集團由威廉·康威(William E. Conway, Jr.)、丹尼爾·德安尼羅(Daniel A. D’Aniello)、大衛·魯賓斯坦(David M. Rubenstein)三人在1987年共同創立于華盛頓。目前,凱雷依舊主要在全球私募股權(占比44%)、全球信貸(占比38%)、全球投資解決方案(18%)三大核心業務領域部署資本。
截至2022年Q2,總資産規模3760億美元,可投資本810億美元(官網及Q2季報最新數據)。
雖然,3760億美元的AUM較上一季度已經增長16%(主要原因是增加了一個爲保險公司Fortitude Re管理480億美元資産的合作),但這個數字,還是遠低于曾經比肩、且同樣上市的黑石和KKR(三家機構曾被稱爲“Big Three”)。
黑石AUM從2017年底的4341億美元,漲至2022年Q2的9408億美元,翻了近2.2倍,而凱雷2017年底的管理規模爲1950億美元,2022年Q2則爲3760億美元,翻了1.9倍。
Kewsong Lee 執掌凱雷期間,希望“重塑”凱雷,打造現代私募股權公司,開展更加多元化的業務。如,2019年募集完成首個信貸基金,規模24億美元(截至去年年底,淨IRR爲15%),今年Q2募集到第二只信貸基金,規模46億美金(超過35億美金的目標)。但是相較于黑石和KKR的産品類別,還是相差甚遠。
8月以來,7個交易日凱雷股價累計下跌近10%,8月8日當天,收市時股價下跌6.23%。
不過,凱雷並非沒有考慮過增加産品品類,只是,此前的嘗試並不成功,且損失慘重。
2012年時,凱雷買下Vermillion(Vermillion Asset Management)55%的股份,Vermillion是一家專注于大宗商品投資的對沖基金,由Nygaard 和 Gilbert 于2005年創立。此後,凱雷又將持股提高到85%(機構也更名爲凱雷分支),但Vermillion的大宗商品對沖基金在此後,從20億美元資産縮減至不到5000萬美元,凱雷還爲此遭遇訴訟官司,兩位創始人也在2015年6月離開凱雷,凱雷此後也關閉了所有對沖基金業務。
那時,應該還是三位創始人掌舵之時。
而IIR依據查詢到的一份今年4月凱雷提交給SEC的文件,17位管理層持股的列表中,三位創始人依舊擁有相當比例的股權,三位創始人加總,持股共計26.5%(Daniel A. D’Aniello持股9.1%,William E. Conway持股8.8% ,David M. Rubenstein持股8.6%),而那時,Kewsong Lee不到1%,與他當年一同進入董事會的Peter J. Clare,持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