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很早就發現了溫度變化影響心髒病發作幾率,但是到目前爲止,大多數研究均在溫帶氣候中進行,溫度範圍相對廣泛。
現在,一組研究人員調查了熱帶氣候的狹窄溫度範圍如何影響新加坡特定類型心肌梗塞(心髒病發作的醫學術語)的發病率。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總體環境科學》雜志上,可能對熱帶國際大都市的人口産生健康政策影響。
“使用10年的國家收集數據,我們發現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環境溫度下降1°C會使人群中一種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增加12%。”該研究的共同作者,Marcus Ong教授如此說道。
“此外,與年輕人相比,65歲及以上的人似乎更容易受到較冷溫度的影響,”王教授補充說,他也是新加坡中央醫院(SGH)急診醫學系的高級顧問。
該研究與新加坡國家環境局 (NEA) 合作進行,分析了新加坡心肌梗塞登記處的每日患者記錄。研究人員專門尋找經曆過非 ST 段擡高心肌梗死 (NSTEMI) 的人。這是一種急性心髒病發作,發生在供養心髒的血管部分阻塞時。當醫生檢查患者的心電圖 (ECG) 結果時,他們沒有發現容易識別的 ST 段擡高,這表明另一種類型的心髒病發作 STEMI,發生在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時。自 1980 年代以來,NSTEMI 的發病率有所上升,而 STEMI 的發病率有所下降。
研究人員能夠在 2009 年至 2018 年間收集 60,643 份 NSTEMI 報告。然後,他們統計分析了這些患者的 NSTEMI 發病與從新加坡各地氣象站獲得的當地氣象數據(包括平均溫度和降雨量)的相關性。
較低的環境溫度與溫度下降後長達 10 天的 NSTEMI 風險增加獨立相關。溫度升高或降低對 NSTEMI 風險的影響沒有性別差異。降雨量的變化也與風險增加無關。
“我們的研究發現,即使在世界上相對溫暖的地區,較低的環境溫度也會增加心髒病發作的風險,”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之一、PERC 助理教授和 PERC 副顧問 Andrew Ho 博士說。 SGH的急診醫學系。 “這提高了我們的理解,即偏離習慣的溫度會導致有害的身體壓力。與我們之前的研究一致,即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包括空氣汙染在內的環境壓力因素的影響,我們發現一些證據表明這組在較冷的溫度下,個人心髒病發作的風險更大。”
“心血管疾病有幾個個體水平的風險因素,但沒有一個像天氣模式那樣廣泛經曆,”環境流行病學家、NEA 研究的共同高級作者喬爾艾克博士說,他也是兼職助理教授與 PERC。 “每天的天氣變化有可能引發高危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事件,這對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具有特別的影響。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這些發現突出了一個引起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的風險因素。”需要更長時間的進一步研究來確認結果。該團隊還建議進行有助于確定熱帶地區老年人對寒冷相關 NSTEMI 的脆弱性增加所涉及的生物學途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