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部新加坡又土又甜的電視劇《過江新娘》引得不少人關注,講述了越南新娘和新加坡華人假結婚,卻假戲真做,最終兩人相愛的故事。情節雖然很老套,但是劇中三觀很正,金句頻出。
因爲本劇在新加坡華語電視頻道新傳媒8頻道播放,面對的主要是華人群體,劇中人的對白基本上使用漢語。英語在劇中很少出現,也沒有出現新式英語。讓人感慨,原來新加坡年輕人還有人能說如此流利的漢語。
新加坡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雖然是唯一一個海外以華人爲主的國家,但是新加坡人的漢語流利程度遠不如隔壁占比少的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華人真正做到了以漢語爲母語。
而新加坡人則是努力擺脫漢語標簽,以說流利的英文爲傲。網上不斷流出新加坡人辱罵只會說漢語的中國勞工。
種種不愉快的事情讓人懷疑新加坡人還會說漢語嗎?新加坡現在的相對落寞的漢語環境和新加坡建國以來的語言政策息息相關。
兩種華人:
新加坡因靠近中國,華人定居時間較久,元朝時即有文字記載當地有華人居住。華人大規模定居于新加坡還是在英殖民時期。
1819年英國人到達新加坡,當時新加坡還是一個小漁港,只有150人左右,其中約30名華人。
英國開始從華人聚集的馬六甲和槟城引進中國勞工。1832年,英國爲了加強對新馬沿海的槟城、馬六甲和新加坡的管理成立了海峽殖民地,新加坡爲海峽殖民地的首府,導致大量華人湧入新加坡。
鴉片戰爭之後,大量中國人到南洋謀生,新加坡的華人比例也越來越高。到1849年,華人占新加坡總人口的一半,成爲新加坡的主體民族至今。
華人比例的增加也導致華人社會開始分化,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到達新加坡的中國人以勞工爲主,主要來自福建、廣東和海南。
這些人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對中國有明確的身份認同,認爲自己是華僑。這些被稱爲新客,新客熱愛中華文化、心系祖國。
發家之後熱衷于幫助家鄉發展,資助家鄉教育。其中以創辦廈門大學的陳嘉庚爲代表。漢語對于新加坡華僑來說是自己的母語,是聯系祖國的紐帶。
另一批較早到達南洋的華人因和英國人接觸較早,通英文,爲洋行買辦,接受英文教育,認同西方的價值觀,以到英國留學爲榮。他們被稱爲老客或海峽華人。
他們忠于英國,不認同華僑身份。海峽華人以李光耀爲代表,他自幼接受英文教育,之後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成年之前他都不會漢語,後因工作需要在30歲時才開始學習漢語。漢語對于海峽華人來說沒有文化傳承,不過是一門使用工具罷了。
新加坡原來說什麽語言?
2020年新加坡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爲人口568.58萬人,其中華人占74.1%,馬來人占13.4%、印度泰米爾人占9.2%,其他人種占3.3%。 華人占主導人口,這種人口比例和建國之初相差不大,三個人種奠定了新加坡目前的三大民族。
而占主導人口的華人來源複雜:閩南人約占40%;潮州人約占20%;廣府人占近20%;客家人占比不足10%。
在新加坡1965年建國之前,新加坡華人各自使用自己的方言。建國之後新加坡陷入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個馬來國家的包圍之中。
而在新加坡獨立4年後的1969年發生了嚴重的種族騷亂。如何保持族群平衡維持新加坡的生存是新加坡不得不考慮的嚴肅問題。
早在新加坡獨立之初,爲了維系各族群的團結,就把新加坡三大種族的語言列爲官方語言,而爲了安撫馬來人和周圍國家,新加坡特意把馬來語列爲國語。
講華語運動成功了嗎?
而來源複雜的華人講著不同的方言,沒有一種方言能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在獨立之初,大量華人對祖籍國有深厚的感情,受中國影響很大。
爲了讓華人對新加坡有國家認同,1979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開展講華語運動,華語就是普通話。該運動只在華人中進行,所以漢語至今沒有成爲新加坡族際交流語言。
在講華語運動開展之後很長一階段,在學校禁止使用方言教學。公衆場合鼓勵使用華語,另一方面電視節目必須使用華語播放,讓當時的成年人難以適應。
而新加坡推廣華語運動並沒有提高新加坡人的漢語水平,新加坡華人的漢語水平反而在下降。
左:馬來西亞數學課本 右:新加坡數學課本
主要原因是新加坡英語至上的政策所致,新加坡華人學生雖然在學校學習漢語,但也僅限于漢語語文這一科,其他科目均用英文教學。
這和馬來西亞的華人學校完全相反,馬來西亞的華人學校除了英語和馬來語,其他科目用漢語教學。這也導致了新加坡華人的漢語水平遠低于馬來西亞華人。
新加坡華人的漢語水平也僅限于聽說,正式場合和書面文字基本上完全使用英語。這在新加坡現代劇也有體現,劇中人閱讀的書籍基本上都是英文,很少見到中文書。
根據2020年統計數據,英語現在已經超過漢語成爲新加坡人家中最常用的語言。新加坡目前48.3%的人在家中說英語,而在2010年,在家中使用英語的僅占總人口的32.3%。此消彼長,在家裏說漢語的僅占29.9%,而在2010年,這個比例是35.6%。
新加坡人還會講漢語嗎?
大部分新加坡華人還是會說漢語的,但比起散裝漢語,他們更樂于說英語。聽新加坡年輕一代華人講漢語的時候好像在做填空題,一個句子裏面夾雜了一個又一個他們不會表達的漢語單詞。
漢語在新加坡會消失嗎?
新加坡的漢語衰落不可避免,複興之路任重而道遠,但消失不至于。新加坡的語言政策指導原則就是實用主義,新加坡不可能放棄中國龐大的市場,這也是爲什麽新加坡政府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鼓勵講英語的華人學習普通話。
另一方面,新加坡兩大移民來源國中國和馬來西亞,源源不斷地爲新加坡提供講漢語的新鮮血液。開頭講的《過江新娘》的男主角就是來自中國,所以劇中男主角沒有任何新加坡口音。
結語:
2019年在菲律賓菲華博物館參觀,當時華校組織學生參觀,可是這些菲律賓華人學生都在講英語。心中不免有些淒涼,新加坡人也是類似,在學校學習漢語。可是漢語已經不是大多數華人的母語。期待有一天漢語真正能成爲海外唯一華人國家的母語。